趙 力,劉 健,寇趙龍,王少斐
(新疆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60 歲以上人口升至2.2 億,已占總人口的16.1%,人口老齡化是當前與今后很長時期內中國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中老年人比例越來越高,老舊小區老年人“出行難”問題尤為突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改造不僅是對城市末梢單元的治理把控,也是構建智慧社區,利用智能化方式實現宏觀治理目標的途徑。
據統計,近年來新疆老年人口數量增長較快,根據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烏魯木齊市60 周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13.25%,人口老齡化速度較快。
為了搭建更好的養老服務體系,烏魯木齊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從2019 年開始,重點是在現有多層住宅建筑中計劃安裝500 部電梯。截至2019 年3 月,539 部已經實際啟動,501 部已經完成。根據相應政策,對市區范圍內5 層及以上的非單一產權既有多層住宅(市屬國資單一產權住宅除外)加裝電梯,政府給予30 萬元/部的補助。
以烏魯木齊市某老舊住宅小區為例,該小區建于2006 年,為6 層住宅單元,每棟住宅樓間距為23.8 m,原建筑具備加裝電梯條件。下文將以該小區第12 棟住宅樓為例,對加裝電梯方案進行設計與分析。
第12 棟住宅樓戶型圖如圖1 所示,該住宅樓為6層磚混結構,西南朝向,建筑高度為16.3 m,一梯兩戶式戶型,3 個單元共36 戶。其中二、三單元房屋戶型相同且與一單元有部分差異,因此分別論述一單元和二、三單元加裝電梯的方案(單元從左至右依次排序)。

圖1 第12 棟住宅樓戶型圖
對于一單元,共有如圖2 所示的3 種加裝電梯方案。

圖2 一單元加裝電梯方案圖
方案一為由單元入口處加裝電梯通過樓梯休息平臺上下半層入戶,方案二為由單元入口處加裝電梯通過陽臺平層入戶,方案三為犧牲2 間臥室,將原有窗戶改為門洞并加設門斗,加裝電梯平層入戶。
3 種方案中,從成本、工程量及便捷性來看,方案一需要將樓道原有的窗戶改為門洞來進入樓體,乘坐電梯后,用戶通過新建造的走廊還需要向上或向下半層到達所在的樓層。該方案加建面積小、對相鄰樓宇影響低、工程量少、建設成本低,而且大多數既有建筑都會采用這種加裝電梯的方式。但是這種方案的問題在于,對于真正行動不便的老人依舊難走,與“無障礙電梯”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二、三方案采用平層入戶的方式,對于老人來說就徹底解決了上下樓困難的問題,但是采用平層入戶就需要從第二層開始加建,就相當于從本體樓房外面伸出一幢樓體,勢必要增加支撐柱和各種結構,必然會增加加裝電梯的成本。而且平層入戶顯然要比半層入戶所耗費材料、設計、人工等費用更多,廊道的建設和后期的維護保養費用都要考慮進去,綜合計算下來,比如半層入戶電梯可能只需要45 萬~55 萬,而平層入戶則要65 萬元左右起步了,這種價格差距,大部分老年住戶考慮再三后,都是會趨向于選擇半層入戶方案。
從采光的角度來看,由于建筑的朝向問題,方案一、二都會對客廳的采光造成一定影響,樓梯間左右兩側的住戶分別會被影響到上午、下午2 個階段的采光,影響程度相對來說還是較小的,不會造成“黑房間”的現象。對于方案三,加裝電梯位置處的臥室本身就因戶型及朝向問題采光較差,加裝電梯后就會導致房間的采光面大部分被遮擋,同時還會影響到旁邊廚房的采光。所以單從采光的角度來看,方案三是最不理想的。
從對住宅房間使用面積的影響來看,方案一對于原有住宅的改造是最小的,僅需將樓梯休息平臺處窗戶改為門洞,通過廊道進入建筑即可,并不會對原有的房間造成任何影響。方案二需要犧牲陽臺的部分使用面積,對于住戶陽臺晾曬衣物、養護盆栽、堆放雜物等功能的使用勢必會造成一定影響。方案三對于房間使用面積的影響是最大的,需要犧牲一間臥室入戶。從圖2 中可以看出,為了隱私性和安全性,還需在原臥室中加設一道門斗,如此以來,原臥室便被分為2個小房間,靠電梯一側的房間可設置為衣帽間或放置鞋柜作為日常主要出入口,另一間可作為儲物間使用。方案三對于方案一和方案二,雖然具有更好的隱私性和安全性,但是對房間使用面積的犧牲還是較大,還需結合住戶的意愿進行選擇。
綜上所述,對于一單元,方案二為最優方案。方案二雖然成本較高于方案一,但是該方案不需要加裝廊道以連接電梯及陽臺,僅需由陽臺側面開設門洞就可入戶,相較與一般平層入戶的方案還是能節約一定成本的。雖會犧牲陽臺部分使用面積,對但較于方案三,對于房間使用面積的影響還是較小的。因此方案二為最優方案。
對于二、三單元,有如圖3 所示的3 種加裝電梯方案。

圖3 二、三單元加裝電梯方案圖
方案一為由單元入口處加裝電梯通過樓梯休息平臺上下半層入戶,方案二為由樓梯入口處加裝電梯通過廊道連接臥室平層入戶,方案三為犧牲2 間書房,將原有窗戶改為門洞并加設門斗,加裝電梯平層入戶。
從便捷性來看,方案二、三無疑是優于方案一的。但是方案二、三的工程量都要遠大于方案一,因此加裝電梯的工期和成本都會較高于方案一。
從對采光的影響來看,3 種方案對于建筑采光的影響與一單元的3 種方案類似。但方案二由于加建廊道,還會對臥室的采光造成較大的遮擋。方案三同樣會對書房、廁所及廚房的采光造成一定影響,但由于該方案加裝電梯的位置并不位于建筑的向陽面,還是較優于方案二。因此方案二從采光角度來看是最不理想的。
從對住宅房間使用面積的影響來看,方案一并不會影響到原有房間的使用面積。方案二需要犧牲2 個臥室,但對原有房間的使用面積影響還是較小的。加裝電梯后原臥室可以改為書房或儲物間,原書房則可作為臥室繼續使用。方案三設計方法依舊與第一單元方案三類似,但由于戶型的差異,二、三單元較一單元多了一間書房,因此將書房用于電梯入戶,對原有住宅的使用并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綜上,對于第二、三單元,個人認為最優方案為方案一,該方案雖然為半層入戶,便捷性不及方案二、三,但方案一成本低,工程量較小,對住宅采光影響較小,不會影響住宅使用面積,多方面考慮為最優。
簡化申請流程,政府起到領導作用。對于老舊小區的改造工程,政府應當起到帶領作用,與居委會、電梯公司形成合力,簡化申請流程與手續,加快對加裝電梯申請的審批。同時也可以通過加大宣傳力度、普及政策、成立專門的咨詢窗口來加快對這一改善民生工程的推廣[1]。
形成加裝電梯工程造價統一標準。目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工程造價還未制定統一標準,因此對成本的參考性較差。通過對造價標準的制定,可以使得項目各項費用數額更加明確,使居民對項目費用更加了解,有利于對加裝電梯工程的推廣。
選擇合理的加裝結構設計。因地制宜確定加裝井道的基礎形式、結構類型,確定井道結構與主體結構的關系,評估主體與井道結構之間的相互影響,選擇適當的連接方式以及相應的施工方案[2]。根據現有實踐看來,電梯與既有住宅之間采取弱連接的方式較優,各項規范均能滿足同時可減少造價[3]。
創新加裝后運營模式,持續跟蹤,促進良性發展。電梯加裝后,使用單位、使用責任主體的明確至關重要,之后配備安全管理員、存檔安全技術檔案、設置緊急報警裝置等來保證運營和管理的安全。使用單位與安全管理員應具有擔當精神、履行其職責,為業主提供全面、安全的服務[4]。
既有建筑加裝電梯既是如今社會熱點問題,也是應對中國人口老齡化、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措施。目前加裝電梯仍然處于推廣實施的重要階段,需要政府、社區、建設單位多方面的努力。要不斷完善相關政策、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政府資金補貼,讓更多群眾去了解到加裝電梯的優點,為加裝電梯的推廣裝上“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