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錦年
作為一枚標準的文科童鞋,常年和李白魯迅馬克思打交道。數學于我如山中之虎, 但所幸在語文閱讀方面略有所得,經過多次“血與淚”的實戰經驗后,我越挫越勇,終于摸索出像探案一樣做閱讀理解的獨家方法。
1.找線索
“找線索”即找“題眼”,任何題目都有“題眼”,“題眼”一般為名詞或者重復出現的詞語。
一些同學做閱讀理解可能看一道題目看一遍文章,用這個方法在看完文章后就不知道“馬什么梅”了。做閱讀理解可以看三遍,第一遍先看文本,大概了解故事情節,嘗試去提煉文章的中心思想。因為看文章思維需要連貫,如果先看題目再一遍遍找答案,很容易破壞閱讀邏輯和節奏,影響對文本的把握能力。第二遍把所有題目都看一遍,圈劃題眼,根據題眼找到文本位置,聯系上下文以及標題去理解。
2.析案件
在找完線索后,我們就要開始分析案件。分析案件除了一些基礎的判斷(文本知識)外,最重要的是積累辦案的經驗(積累答題經驗),每次辦案(做閱讀理解)如同做數學題一樣,將題目按照題型歸類,整理每一種題型的萬能答題模板,答題時按照模板和要點來回答。具體可以選擇一本考試真題按照模塊來做,也可以將考過的閱讀題分門別類進行整理。
文學類文本閱讀理解最重要的元素有人物、情節、語言、主題、藝術效果,出題者大概率會從這五個方面出題,如果答題沒有思路往這五個方面靠總是沒錯的。
3.抓兇手
分析完案件后,最后我們就要揪出“背后真兇”了。這里我們以2022年全國卷II的《到橘子林去》為例。第六題的題目為:“我”和小岫最終放棄去橘子林,本文卻仍以“到橘子林去”為題,請簡要談談你的理解。一般的題型有情節類型題、人物賞析題、環境分析題、語言賞析題、綜合探究題,這道題屬于綜合探究題的標題效果類型?!暗介僮恿秩ァ睆谋韺由献屪x者對橘子林充滿期待;從線索上是全文線索,記述橘林途中所見所聞;從人物形象上突出小岫隨性的性格;從結構情節上營造出人意料的結果。
當然經驗也不是萬能的,所有的案件(題目)都不能僅僅依靠經驗來判斷,還是要根據案發現場(具體題目)的各種情況進行分析,反復推理驗證總結。
有時找不到答案可以看第三遍。在再次通覽全文的基礎上,努力揣摩作者思想情感和出題者目的。比如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歌頌什么贊揚什么,出題者出這道題是為了讓我們掌握什么知識點。如果答題沒有思路可以從人物、情節、語言、主題、藝術效果五個方面回答,后面看答案時根據答案再總結題型,分析答題沒有思路的原因是什么,把模板整理到錯題本上,臨考前復習即可。
其實閱讀理解并不可怕,掌握如探案般做閱讀理解的方法,相信你就是下一個福爾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