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鑫琳
成長便箋:
自卑是產生于比較之中的,人其實應該特別珍視自己本來的面目,而且接受這些不可改變的部分,自信來源于對自我的接納和肯定,來源于對這個世界的勇氣。
初中以后,我開始注重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
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這句話用在我身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單眼皮不太高的鼻子時不時還會冒出痘痘的臉——有一段時間因為同學的玩笑我自卑到極點,剪了又厚又長的劉海兒,幾乎遮擋住我的半張臉,性格孤僻不愛說話,我的整個初中生涯基本上沒什么朋友。
高二的時候我做了雙眼皮手術,可并沒有變美。
我討厭我的皮膚不夠光滑細膩,討厭我的腿不夠直,還有小腿上因為長期跑步出現的腱子肉。
課間操的時候有幾個男生嘲笑我的腿是彎的,從那以后我就再沒穿過短褲和短裙。
美貌沒有天花板,自卑卻是無底的深淵。有的時候我會因為別人的一個動作或是一句話而陷入自我懷疑。
是不是我不夠瘦?是不是我不夠聰明?是不是我不夠漂亮?是不是我不值得被愛?
當我陷入自我懷疑的時候,我的自卑、敏感、脆弱在心里不斷地放大滋長。
其實人都有缺點,過分的苛責自己是不會快樂的。
真正釋懷是因為一檔節目,里面有個男孩從節目開始就背負了很多質疑的聲音。
節目的最后他說了一句話:“稀物孤獨,野生傲嬌。”這句話成了我的救贖。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管什么樣都是限量版。漂亮沒有定義,我本就與眾不同,無需自卑。學會從自己的身上發現閃光點,就會快樂不少。
眼睛雖然不大,但我知道那是我媽媽給我的;身上的肉肉是爸爸努力工作辛辛苦苦賺錢換來的;只要我是健康的,其他人的話都只是參考意見,不愛聽就把耳朵閉起來不參考就好了。我的長相和身材沒有傷害任何人,這樣就夠了。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管我們怎樣行動,總會有不同的說法。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只會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活在別人的世界里,最苦的那個人一定是自己。
畢淑敏老師有一段話說得很好:自卑是產生于比較之中的,人其實應該特別珍視自己本來的面目,而且接受這些不可改變的部分,比如說因為覺得自己的容貌不夠美麗而去動刀子,但是動了刀子之后我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自信。自信來源于對自我的接納和肯定,來源于對這個世界的勇氣。
少年的光,不應掩于自卑之下。生活是有光的,哪怕微弱,也要會點點滴滴地灑進。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如果要比是永遠都比不完的。我們要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發現自己的美。向往美好想要靠近光是對的,但別忘了成為光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長相不是我們能決定的,美麗的人是上天的恩賜,相貌平平也是。如果沒有好看的皮囊,我們就要修練好內在,通過穿衣搭配來提升自己的衣品,通過讀書來拓寬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容顏易老,相由心生,若有才華藏于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如果沒有那么漂亮,我們就努力讓自己變漂亮——拒絕自卑的第一步就是勇敢地接受自己。
記住,你本就光芒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