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歷史讀本《顯微鏡下的大明》六案中的“絲絹案”,共14集,講述算術天才帥家默意外發現仁華縣承擔了周圍七縣此前百余年的絲絹稅賦,由此開啟從縣衙到府衙乃至更高行政單位的“撥亂反正”之路。整體節奏明快,情節緊湊,劇情環環相扣。
《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圍繞明代民間的人丁絲絹案,見微知著,以小人物視角和市井化敘事,以抽絲剝繭、冷靜克制的敘事表達,呈現出樸實的百姓訴求、狡黠的民間智慧、微妙的官場均衡之術三者之間的一場場博弈,展現了一幅真實鮮活的明朝底層平民政治生態圖景。
用14集講歷史故事,放在以前很難想象。很長一段時間里觀眾似乎習慣了將歷史劇和“大視野、長篇幅、砸重本”畫等號,但隨著大眾文化價值取向的重心轉移,歷史劇的視角、調性與形式,在不斷被重新定義。每一種故事都有合適的容器,《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的播出,是用短劇講述小人物的一次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