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渺音 Augenstern
說起“千古第一才女”這個名號,你會想到誰?給你3秒鐘,沒錯,她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但是呢,除去詩詞的才華,她還愛喝酒,寫文懟了一大半文人……這在宋代可是第一位!后來她改嫁給張汝舟,受不了他的家暴,為了離婚還告上朝廷。這樣的反差萌,你們愛了嗎?
1.李家有女初長成
她的父親李格非是大名鼎鼎的蘇軾的學生,她的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李清照就是在這樣的書香門第中長大,這可是名副其實的蕙質蘭心,小小年紀就寫得一手好詞,才氣遠近聞名。因為少年時代隨父親生活于汴京,優渥的生活環境,特別是京都的繁華景象,激發了她的創作熱情,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頭角,她曾寫了《如夢令》。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 ·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詞寫的是她在一次郊游歸途中匆忙間“誤入藕花深處”的事。去野外風景絕妙處“溪亭”游玩得歡快,但沒想到的是歡快得喝酒喝過頭了。因為醉酒后沉沉睡去,直到已經金烏西沉時才醒來匆忙駕船回家賞看到的滿灘鷗鷺從蕩中齊飛出的壯觀場面。
還有另一首《如夢令》,也寫得非常好,這兩首都是喝酒之后有了靈感。
在少女時代,李清照喝酒寫詞,生活得不亦樂乎。
2.古代“奇葩說”選手
這位小姐姐不但喝酒是海量,懟起人來也不含糊。歷史文人千千萬她一個女人就懟了一大半,一篇《詞論》罵遍詞壇。
她批評柳永的詞庸俗,雖然詞唱得好聽但是內容卻粗俗不堪,還說淫詞艷曲終究難登大雅之堂;批評晏殊、歐陽修、蘇軾,說:“你們仨寫的那根本就不能算是詞,根本就沒有音律之美,唱出來太難聽!”批評王安石、曾鞏說:“太low了,沒法讀。雖然柳永的粗俗,蘇軾的詞沒有音律之美,但是人家的至少都有可取之處,但你們兩個人寫的詞簡直是看不下去,根本就沒法讀。”用她的原話來說就是: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讀不茸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邪?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且如近世所謂《聲聲慢》《雨中花》《喜遷鶯》,既押平聲韻,又押入聲韻;《玉樓春》本押平聲韻,有押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
不僅如此,人家還是北宋第一女賭神,打馬球的終極玩家幾乎逢賭必贏,那可是經常贏錢贏到手抽筋。而且清照姐姐還為了帶領大家一起贏錢,專門寫了一篇打馬球的攻略《打馬圖序》:慧即通,通即無所不達;專即精,精即無所不妙。故皰丁之解牛,郢人之運斤,師曠之聽,離婁之視,大至于堯、舜之仁,桀、紂之惡,小至于擲豆起蠅,巾角拂棋,皆臻至理者何?妙而已。
3.佳人才子相伴半生
除了才氣,李清照長得也美艷動人。說起她的婚姻生活呀,你們可能以為她和趙明誠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實則不然,他們是自由戀愛。第一次見到趙明誠的時候,李清照看到這樣的一個大帥哥,不僅沒害羞地躲開,而是時不時地盯著他看。后來寫的詞可以證明: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在18歲嫁給了21歲的趙明誠,兩人琴瑟和鳴,浪漫高雅,志趣相投,感情融洽,互相鼓勵,說說笑笑,無比浪漫,李清照在與趙明誠甜蜜期間,創造了不少經典之作。
但是呀,趙明誠這個人用在工作上的時間比陪李清照的時間多得多。
正逢重陽節,丈夫外出。李清照實在是忍受不了相思之苦。寫了一首《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本意是希望丈夫看到“人比黃花瘦”,可以回來看看自己。
有趣的是,丈夫沒有體會到她的思念,而是覺得是一個挑戰,于是他閉門30日寫了50首詩,結果友人還是覺得李清照寫得最好。
后來,1129年當時趙明誠在江寧擔任知府。誰知道有官員叛變,在城中混亂之際,身為知府的趙明誠不僅沒有主持大局,平定叛亂,反而棄城逃跑了。后來趙明誠因此被革職處分,而李清照聽聞丈夫的所作所為后,也感到十分的失望和羞愧。
在一次逃亡中,到了烏江,也就是霸王項羽和虞姬葬身的地方。李清照便吟詩一首:
夏日絕句
宋 ·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趙明誠聽后深深自責,后悔難當,兩人也相對無言。不久趙明誠病死在他鄉。
4.亂世遇渣男
丈夫死后,李清照的詩變得凄涼、孤獨、愁苦。最經典的便是《聲聲慢》。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 ·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詞風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詞作的開朗明快。
當時正是戰爭年代,百姓流離失所,李清照顛沛流離,所收藏的寶貴物件丟了很多。在那個時代,人就像風中的落葉一樣飄零,李清照見證了歷史的變遷,詞風開始轉變。
后來她再婚,遇到了張汝舟,這個男人在婚前對李清照十分關照,她慢慢敞開了心扉。后來渣男本性暴露,娶李清照,不過是覺得她是才女,加上還有前夫留下的遺物。當結婚后,張汝舟開始家暴李清照。
這她怎么能忍?馬上做出了決定——將張汝舟告上朝廷。
當時有一個規定是,妻子如果狀告丈夫必須蹲大牢,但李清照彪悍的人生怎么會屈服?還是告了。最后,張汝舟也識趣地同意了“離婚”。
后來李清照就投入了整理《金石錄》的忙碌生活中。
紹興十三年前后,李清照整理完畢,表進于朝。過了十余年,李清照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在極度孤苦、凄涼中,悄然辭世,享年73歲。
雖然沒有安享晚年,但是李清照的一生轟轟烈烈,精彩萬分。
李清照的一生,讓人不能不贊嘆:彪悍的人生不需要太多的注解。
在那個年代,敢為人先、有才又有個性的女詞人,誰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