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
爸媽眼中的你是什么樣子的?
雅麗:過年回家幫忙洗個碗都會被夸:“長大了,懂事了。”
綠巨人的麻咪:永遠長不大,想要獨自做什么都會被擔心。
小鹿:我媽媽眼中的我啥也不會,因為我爸住院,我一直來回跑,我媽生怕我被餓得暈過去。我每次都說:“我都這么大了,怎么可能不會做飯呢?”但是她還是會在跟我開視頻的時候紅了眼眶——我媽媽真是個愛哭鬼。
塔塔:拖拖拉拉,不會照顧自己,好吃懶做。
普通的聲優:應該是那句:“你這樣子,以后哪有人要你!”
南有嘉魚:明明人家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小才女,可偏偏因為喜歡烹飪、會做菜,硬生生變成了爸媽心中的“家庭煮女”。
無殤:我又懶又饞,干啥啥不會,整天玩兒手機。
W姑娘的長安:只知道睡覺……
和爸媽溝通有多難?
綠巨人的麻咪:只是想讓她知道我在學校一點兒都不閑。結果她第一反應是教育我好好學習……
塔塔:最近太忙了,沒時間,都吃外賣,我媽讓我自己煮飯,但是我太懶了……
談一談爸媽給的偽自由。
上學就會死bot:擺出一副好好溝通的樣子好像你真的能說自己的內心想法但實際上他們只愿意接受他們愿意聽到的話。
Puddin.:爸媽:隨便你怎么樣。我:巴拉巴拉巴拉。爸媽:我們不同意。我:(ー△ー;)
夏南年:小時候我媽經常問我要不要出去玩兒,我說“去”,她就說:“你還是在家寫作業吧,有什么好玩兒的?”
翊:“你咋不跟誰誰誰一樣天天出去跟朋友玩兒?”玩兒了一次后——“老師,他放假后天天找朋友玩兒,管都管不住!”
普通的聲優:我覺得就是說給你玩兒什么,然后只能玩兒一個小時那種!我初中的時候,我媽媽跟我說我期末考得好,放假有手機玩兒,結果一天10分鐘都算多的。就真的是看起來好像很自由。還有就是過年收紅包的時候說這些錢都給我自己買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后我想買啥都不能買……
當你和爸媽有矛盾后,
爸媽是如何破冰的
聲聲忘:吃飯了!
夏南年:特意買一點兒我并不喜歡吃的東西,讓我左右為難之后不了了之。
小鹿:小時候爸媽沒道歉過,長大后就會說:“我錯了!下次不這樣了!”感覺應該是我的家庭地位穩步提高。
從來:吃不吃?不吃擱臉上了。
閑置落日:睡一覺大家就相安無事,淡忘于江湖。
塔塔:喊我吃飯,岔開話題問我一些事情,假裝無事發生。
山河星辰皆于你:專門做一桌我喜歡吃的菜,然后假裝出去玩兒(實際上是給我買喜歡吃的小零食去了),晚上快睡覺前假意戳戳我:“還生氣呢?”每次都是這樣,同樣的套路他們用了20年。
翊:持續性冷戰,我妹是工具人(中間傳話的)。
無殤:反正他們是拉不下臉來和我道歉的,我也不是肯退一步的人,于是,只能靜候矛盾被時間消解。
當你表達你的真實需求
和訴求時,爸媽的反應是……
塔塔:一般我表達需求的時候都代表我真的很需要這么做,所以我爸媽都會很尊重我,哈哈哈。
南有嘉魚:總的來說都很民主,媽媽一般會表現得很直接,只要我決定好了基本舉雙手贊成。爸爸比較理性,會耐心地詢問我對某事的看法,了解我的態度和決心以及后續計劃和執行力,如果他認為可行會用行動表示支持,如果想法和訴求有一點點稚嫩,他會給予我中肯的建議,最后把決定權交給我。
小櫻:我爸會說服我聽他的,同意我現在的想法,但讓我先按照他想的走,然后再做我想做的事,栓Q了。
無殤:我爸會靜靜地聽我說,我媽則開始以她的人生經驗對我進行思想教育。
親子溝通測試卷
本期我們找到了一份親子溝通試卷,如果你的爸爸媽媽在身邊,希望你能和他們一起認真作答,找到通往彼此內心的路。
男生篇
單項選擇題
情境一
面對活潑好動的男生,你可以:
A. 訓練他們時刻保持安靜的能力。
B. 帶他去運動,在體育場上盡情呼喊和發散精力。
C. 要求他們向同齡的乖巧女孩學習。
解讀:B。激素水平的差異決定了男生很難像同齡的女孩一樣安靜,但這并不是個性問題,隨著他長大會有所改善。
情境二
如果青春期的男生不愛跟父母說話,你的想法是:
A. 這是正常的心理變化。
B. 他肯定有不好的事情瞞著大人。
C. 討好他,讓他覺得你是和他一頭的。
解讀:A。我們對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并不陌生,但孩子們尋找獨立自我的正常心理需求卻總被忽視。偷偷摸摸打探,或放低姿態刻意討好,都會讓他們進一步和家長保持距離。
情境三
你希望和正處于青春期的兒子聊聊他的近況,以下哪個時機更合適:
A. 他放學回家,等著吃晚飯的時候。
B. 專門找個時間邀請他進行面對面談話。
C. 在他幫忙干活的時候。
解讀:C。在孩子覺得餓或者困的時候和他們談話,他們的情緒起伏可能更不穩定。而長時間的面對面交談則容易讓男生感到不好意思。
情境四
兒子喜歡音樂,自學了吉他在高中的校園活動上表演,反響很好。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表達對他的欣賞?
A. 告訴他,他很有天賦,未來一定大有可為。
B. 假裝漫不經心地給他正面評價,但要有細節。
C. 為了避免他過度驕傲,簡單說一句“很好”。
解讀:B。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需要認同,另一方面又往往不希望自己凡事都和父母保持一致。這需要家長用心雕琢自己的稱贊。
情境五
以下哪種做法不利于培養男生的自控力?
A. 為了避免他闖禍和遇險,家長必須時時看管和約束。
B. 給他機會去外面限制少的地方自由玩耍,沒有家長在旁。
C. 為他找到對家庭做出獨特貢獻的方式,哪怕只是帶來一個冒險故事。
解讀:A。科學研究證明,剝奪孩子獨立玩耍和探索的機會,其實是剝奪了他們學習控制自己生活的機會,削弱他們的自控力。
判斷題
兒子對你充滿怒氣的話語無動于衷,這只是因為他們對語氣不敏感。
√。讓家長倍感受挫的一大錯覺就是“孩子的每個壞行為都是在針對我”。事實上,絕大多數時候,孩子們只是不知道怎么做。
電子游戲對孩子沒有好處,應該全面禁止。
×。比起單一地限制游戲時間,更重要的是為孩子補上因電子游戲而錯過的現實體驗,比如在不同環境和他人面對面交流、練習自控力、學習妥協等等。
正值青春期的兒子動不動就發脾氣,這必須得到修正。
√。要認可孩子有著憤怒、擔心和受傷等感受,要說“那聽起來真難啊”“你打算怎么做呢”而不是“你甩臉子給誰看”。
為了拉近和孩子的距離,家長可以盡情分享自己和其他朋友的生活八卦。
×。少男少女連他們自己的感情和社交生活都應付不過來,別指望他們會對大人的八卦感興趣。
女生篇
單項選擇題
情境一
某個即將下雨的早晨,急著要去上學的女兒為自己挑選了一條裙子,你擔心她會感冒,這時你會:
A. 質疑她的選擇:“你真的想穿成這樣上學嗎?”
B. 直接明了地告訴她:“今天很冷,你需要多穿一點兒。”
C. 到她第二天感冒的時候說:“誰讓你穿那么少,后悔了吧!”
解讀:B。家長的指令越簡潔明了,孩子的回應就越積極。
情境二
你發現女兒說話總是急急忙忙,而聽別人說話的時候無法專心。在和她交流的時候,你需要注意:
A. 適當提高語速,但不必像她們一樣快。
B. 跟著她的說話節奏走,讓你們的頻道一致。
C. 提高音量,讓她在聽你說話時集中精力。
解讀:A。在跟女孩說話的時候,適當提高語速可以幫她提高注意力。
情境三
你今天在工作中遇到了讓人憤怒的事,回家后女兒察覺到你的情緒,問你為什么生氣。這時你說:
A. “我沒有生氣。”
B. “大人的事,小孩兒別管。”
C. “是工作上的事,別擔心,我會處理好的。”
解讀:C。肯定女兒觀察到的東西,是在認可她們的共情和表達能力。
情境四
女兒因為不能和自己喜歡的朋友做同桌而不想上學,這時你會:
A. 告訴她必須去上學,別小題大做。
B. 打電話給老師,讓老師安排調換座位。
C. 幫她梳理情緒,認識到不去上學就更見不到朋友了。
解讀:C。教女兒學習認識自己的種種情緒,有助于她們將來更好地應對困擾。
情境五
女兒在學校交了新朋友,她興致勃勃地跟你講述她們之間的趣事,這時你會:
A. 小孩子過家家式的關系,隨便聽聽就好。
B. 記住她朋友的名字和一些特征。
C. 努力詢問更多細節,確保她不會被壞孩子影響。
解讀:B。對細節的記憶會讓孩子了解你確實對她豐富多彩的生活感興趣。
判斷題
大人的煩惱無論如何都不該告訴孩子。
×。事實上,很多孩子比大人想象中敏感得多,你很難在他們面前藏住情緒,那么不妨適時給她一個機會學習為你著想。
孩子因為一點兒小事驚慌失措的時候,家長可以跟她說:“一切都會好的。”
×。萬金油的安慰對于孩子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毫無益處。
當你和孩子發生沖突時,不需要立刻解決問題。
√。當你給自己冷靜空間的時候,也是在教孩子如何謹慎地處理分歧。
經常贊美女兒除了她外表之外的特質。
√。反抗性別刻板印象對女孩的規訓,需要父母從日常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