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威 尹勇
摘 要:精神文明建設是中國共產黨極為珍視的方面?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明確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深化了精神文明建設的內涵?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是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是構成“五大文明”的重要部分,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具體體現?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內涵豐富,主要包含建設主體?建設對象?建設目標及主要任務?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順利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重點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設體制機制?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人的全面發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5.008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23)05-0049-06
唯物辯證法的歷史貢獻在于將物質與精神統一起來,既突出物質的本源性,強調物質決定精神,也體現精神的引領性,精神反作用于物質?列寧指出:“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并且創造客觀世界?”[1]物質與精神的關系問題不僅是近代哲學的基本問題,也為新發展階段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提供了重要思路?新起點新征程,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既不能拋開物質文明建設?更不能忽視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一?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精神文明建設是黨在百年奮斗進程中極為重視的內容,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層面,其時代價值與意義熔鑄于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懈探索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現實追求中?
1.精神文明建設是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理論成果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第一次系統地闡釋了歷史唯物主義,他把“生產物質生活本身”看作“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在指出脫離物質基礎的純粹的精神活動是不存在的同時,強調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物質發展具有反作用?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同樣作用于中國式現代化,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命題的提出,豐富了我們黨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在總結我國現代化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走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將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置于同等位置,至此,精神文明建設融入社會主義建設內容之中;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后,江澤民強調,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充分將文化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相融合,進一步深化了精神文明的內涵;黨的十六大后,胡錦濤提出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走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新道路,不僅明確了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要求,也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更為重視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要正確處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系,持續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2.精神文明建設是“五大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五大文明”的重要范疇,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鄧小平在總結過往歷史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提出既要抓物質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并把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實現現代化的重要目標,標志著“兩大文明”的形成?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畢業典禮上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命題?爾后,在談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問題時,強調:“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2],將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聯系,形成了“三大文明”?胡錦濤在繼承鄧小平?江澤民文明理論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新的內涵,他強調,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將精神文明納入和諧社會建設中,是“五大文明”的繼續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圍繞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一些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豐富了精神文明建設的內涵?他強調,“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3],中國式現代化既注重物質文明建設,也追求精神文明建設,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既注重物質財富積累,也注重精神財富發展?展開來看,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五大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不僅注重發展的統一性,更為注重發展的協調性?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是“五位一體”的單線發展,或注重經濟建設,或強調民主政治建設,或側重精神文明建設;更為重要的是把握“五位一體”中“每一體”之間及其內部的平衡性與協調性,如農村精神文明與城市精神文明,人民文明素養與全社會文明的關系?因此,堅持以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認識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諸多問題,不能只注重精神文明的某一層面?某一領域的問題?針對精神文明建設問題,既要化解其本身發展統攝的問題,也不能忽視精神文明建設所輻射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問題?
3.精神文明建設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物質文明建設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精神文明建設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強調,每個人自由發展是一切自由發展的條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體包括物質與精神兩方面的內容,與之對應,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構成了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就像馬克思所言:“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從屬于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4]即是說,人的精神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促進人的精神發展構成了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范疇,進一步推動人的全面發展,重點是要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的精神素質?現階段,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從本質上講就是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表現出來,表明精神文明建設在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中的重要價值與作用?
精神文明建設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是通過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表現出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習近平指出,我國現代化堅持“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5]?人的全面發展是在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的同時,而不失精神追求的一種高級狀態?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更高階段,僅實現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是不夠的,更為重要的是實現精神財富的強勁發展,質言之,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必然經過兩個階段,即物質共有與精神享有,這兩個階段共同融入人民生產活動中,只不過后一個階段是要通過前一個階段表現出來的?進入新時代,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人民不再局限于物質與精神文明的基本需求,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層面也有更高的追求?因此,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要從滿足人民“兩大需求”轉變為“多種需求”;同時,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并不是達到少數人的目標,而是要實現全體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才能逐步地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進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4.精神文明建設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具體體現
精神文明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內容,精神文明建設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集中體現?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強調,我們堅持推動“五大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精神文明不僅是構成“五大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具體體現?
社會形態是具體的?歷史的,任何具體的社會形態都是人類發展史上一個特殊的階段?作為社會形態的重要的人類文明形態是國家與社會進步的產物,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以及文化諸多層面取得的成就,某種程度上是通過我國的歷史傳承?文化積淀?經濟社會發展體現出來?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對未來社會發展的討論中,就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在關系進行過明確闡釋,并進一步指出:“精神要素當然就會列入生產要素中,并且會在政治經濟學的生產費用項目中找到自己的地位……這樣,我們就有了兩個生產要素——自然和人,而后者還包括他的肉體活動和精神活動?”[6]物質文明建設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產生?發展的,這些物質文明成果的取得必然離不開精神文明建設,同樣精神文明建設也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一定作用,對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開創起到重要作用?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同樣重要,共同屬于人類文明新形態的范疇,是人類文明新形態在新時代的具體反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開創不僅促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的成就,豐富發展了物質文明與精神的內涵,也為中華文明的推進?世界文明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經驗與寶貴的路徑?
二?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內涵
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內涵豐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內涵,重點要明確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對象?目標與任務?
1.精神文明建設的多元主體
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明確回答了精神文明由誰建設的問題?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主體是多元的,主要涉及黨?政府與群眾?
中國共產黨是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領導主體?“做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關鍵是要加強黨的領導?”[7]黨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領導地位不是故步自封的,而是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對精神文明建設的絕對領導,將精神文明建設擺在重要的位置?黨的十二大明確指出,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方針,重點闡述了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基本任務,比較系統地分析了精神文明建設的相關問題,把全黨對精神文明建設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強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與作用,要堅定不移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指出,把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換取經濟發展?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圍繞精神文明建設的若干問題進行了討論,并明確指出精神文明建設關鍵在黨,全黨必須重視?黨的十六大強調,根據精神文明建設的規律?特點,來推動文化體制改革?黨的十七大與黨的十八大分別強調堅持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的重要作用?黨的十九大與黨的二十大強調,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強化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有利于進一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不難看出,我們黨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領導主體?
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主體是多元的,重點還涉及政府與群眾?“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領域寬?涉及部門多,要加強統籌協調,進一步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8]這一論斷表明了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多元主體,其中政府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原因在于,政府在制定精神文明建設相關文件,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相關活動方面擔負著重要職責;群眾作為精神文明建設主體原因在于,“群眾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主力軍”[9],既可以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活動,也可以享受精神文明建設帶來的精神產品,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
2.精神文明建設的對象與目標
厘清精神文明建設的對象,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范疇?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對象認定,由于認知觀念?研究視角的差異,劃分標準大致分為兩方面?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設對象為黨的干部?中共黨員,“黨的干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干”[10],“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11]?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設對象為家庭?學校等,依據為“家庭?學校?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側重?各有特點,是相互銜接?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12]從個體?組織等層面分析精神文明建設的對象有利于明確精神文明建設的內涵,但不能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精神文明建設的對象設定為某一領域的特定對象?從精神文明建設歷程上看,精神文明建設任務艱巨性?建設內容復雜,僅把干部?農民?學校等列為精神文明建設的對象過于單一,精神文明建設的對象應是恒定的,即人民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對象?正如習近平指出:我國現代化堅持“增進人民精神力量”[13],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要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14],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15]綜上而言,人民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對象,精神文明建設應圍繞人民的精神需求展開?
明確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16],并從共同理想?基本路線?公民素質?文化生活質量等層面闡釋了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認知能力的提高?價值觀念的轉變,精神文明建設目標也發生了變化?一是從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分析,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是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現代化,要“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17]習近平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處理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的關系,針對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出以平衡性把握二者關系,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二是從精神文明建設與社會文明建設的關系分析“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是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的“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黨的二十大不僅從公民層面明確了“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的具體要求,也從社會層面強調了“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在經濟文化發展中的意義?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不僅要豐富人民物質生活?滿足人民生理需求,也要提升人民精神品質?關注人民情感需求,正如習近平所強調,“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升人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18]
3.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
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概念,主要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領域?經濟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是辯證統一的,經濟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精神文明建設反作用于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程度的高低是可以通過經濟發展水平表現出來?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深入發展的重要時刻,不僅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也要關注社會風尚,進而實現人民物質富足與精神富有相統一?精神文明建設是政治建設的重要方面,我們黨提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注重人民在選舉?決策?管理?監督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以更加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精神文明建設是文化建設的重要表現形式,精神文明建設與文化建設是統一的,“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9],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潤人民的素質與素養,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精神文明建設在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把法治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建內容,把公共安全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建設體系,在道德建設與法治建設統一的基礎上,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學校風氣以及社會風尚?精神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習近平指出:“要加強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設”[20],積極改善鄉村精神風貌?人居環境?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綜上而言,精神文明建設是實現經濟現代化?政治現代化?文化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生態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反過來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不但體現著某一領域?某一層面的發展,更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在“五位一體”建設中的作用?
同時,增進人民福祉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抓精神文明建設要“緊緊圍繞促進人民福祉來進行”[21]?步入新發展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拘泥于物質文明建設,反而在精神文明建設層面表現出更高的追求?增進人民福祉說到底就是要堅持人民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與價值?具體而言,要堅持精神文明建設為了人民,精神文明建設目的在于服務人民,從這個意義上講重點是要滿足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推動人民參與精神文明實踐活動;要堅持精神文明建設依靠人民,這就要求我們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圍繞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來開展工作;要堅持精神文明成果由人民評判,精神文明建設成效要由人民作出回答,進一步講,就是要在理論與實踐中創建的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價值性上要體現人民話語?
三?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路徑
精神文明建設是推動意識形態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環節?新時代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任務,既需要人民群眾不懈努力,也需要不斷拓展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路徑?
1.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
精神文明建設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重點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我國現代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族繁榮的精神紐帶,是國家發展的道德基礎與價值認同?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階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精神文明建設,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關鍵在于:一方面,通過核心價值觀推動文化創建活動深入發展?相關部門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以文化事業產業與數字媒體?實踐基地融合發展,推出更多更優的符合人民精神需求的文藝作品,提升人民的精神素養與價值共識?另一方面,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與日常生活中,發揮好家庭和學校共同引導的作用?要結合具體活動與方式,通過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弘揚良好家風宣傳?宣傳良好校風,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日常行為,保障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有效開展?
2.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服務體系
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重點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等?一是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推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建設,提升人民精神品質?滿足人民精神需求;二是建立現代數字公共服務體系,“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借助數字媒體?主流媒體等技術平臺傳播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道德文化,將優秀文藝作品?優秀事跡映入熒屏?三是建立健全文化產業體系,要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加強文化市場體系建設,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推動文化產業全面轉型升級?四是推動文化產業融合發展,要根據文化發展的規律及特點,推動區域文化產業協調發展,打造一批富有文化特色的產業,在滿足人民物質需求的同時,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
3.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設體制機制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時刻,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設體制機制,關鍵要把握以下幾點?首先,豐富完善現有制度?一是對已有的但卻不健全?不完善的制度及時合理地予以補充?修繕,使相應的精神文明建設更加系統?全面;二是做好現有制度的更新,根據客觀需求?外在環境,完善精神文明制度,使現有制度更加符合精神文明建設內涵;三是做好精神文明建設的設計工作,面對制度缺失?機制缺少等問題,要及時開展新建工作,參照現有制度機制,通過有效的方式方法建立急需的?緊缺的制度體系,填補精神文明建設的盲點或空白?其次,不斷完善獎懲制度?以表揚?批評?教育的形式推進人民群眾對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不懈追求,表揚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宣傳工作?創建活動的先進組織?單位及個體,合理懲處精神建設工作中的不良行為與違法行為,尤其要整治否認扭曲歷史真相?污蔑詆毀英雄人物事跡的惡劣行為,提升社會成員的道德認同和情感表達?再次,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當下,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可以將激勵機制與人民的現實活動?日常工作相結合,采用多元化的激勵手段,例如,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宣傳榜樣力量所體現的時代精神及品質,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撐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4.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
黨的二十大明確指出:“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23]這一重要論斷為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注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系,更為強調城鄉精神文明的關系?與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相比,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面臨著諸多問題,重點是城鄉精神文明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為此,在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要按照城鄉融合發展要求,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合理有效地將資源?政策向農村傾斜,縮小城鄉在文化供需層面的差距,平衡城鄉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資源稟賦與區位優勢加強城市經濟聯系與分工協作,開展有別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城鎮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引導?管理城鄉健康有序發展,滿足城鄉勞動者的精神需求等?
參考文獻
[1] 列寧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2.
[2] 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4.
[3][14][15][23] 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9,289,289,37.
[4]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5][13][17][18][20][21][22] 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32,32,22,32,285,6,32.
[6]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0.
[7][8][9] 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106,106,106.
[10][11] 中國共產黨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2,13.
[12] 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227.
[16]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
[19] 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54-55.
[責任編輯:邢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