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基層黨建是基層治理的根基。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基層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聚焦政治引領、基礎引領、組織引領、服務引領抓實基層黨建,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守護“紅色血脈”的基石,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發揮應有作用,黨的根基才能牢固,黨才能有戰斗力。要把強化政治引領作為首要任務,避免基層治理丟了主心骨,失了方向盤。要把牢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把講政治作為第一要求,貫穿基層社會治理的全過程全方面,始終堅定不移跟黨走,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全面領導。要把政治功能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增強組織力,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激發基層治理內生動力,提升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的質效,著力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堅持把做實做細村(社區)網格化管理作為加強基層治理的基礎工程來抓,進一步規范網格黨組織設置,以“小網格”撬動“大黨建”,用“網格強”實現“治理優”,不斷夯實黨組織的“紅色根基”。要立足實際、著眼長遠,按照“一個網格設立一個黨支部或黨小組”的目標原則,織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組織體系。建立健全“鄉鎮(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黨小組)”組織架構,明確組建方式、組建程序及人員配備等具體事項,確保把黨組織建在網格、把力量沉到網格、把服務做到網格,讓“小網格”發揮“大作為”,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要進一步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強化組織動員,充分調動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城鄉群眾共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探索建立多元共治格局,搭建多元協商平臺,努力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公園街道朝東社區干部與居民代表在黨群協商議事廳內針對社區問題進行協商。圖:滄州日報
圍繞“選準一個隊,帶好一個村(社區)”的工作理念,努力培育一支懂黨務、懂業務、懂管理,政治過硬、作風過硬、廉潔過硬的頭雁隊伍,形成“頭雁領飛、雁陣齊飛”效應,為有序推進基層治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優化選人用人機制,做好農村帶頭人隊伍優化提升工作,注重從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本鄉本土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中的黨員里選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采取在優秀黨員中挑、在致富帶頭人中選、在現任優秀村(社區)干部中留的方式選拔培育頭雁隊伍。提升業務能力素質,結合村(社區)發展需求,圍繞政策理論、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村(社區)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等重點工作,對村(社區)“兩委”班子有針對性地按需施教,為頭雁隊伍奠定扎實的理論與業務基礎。通過開展“擂臺比武”、觀摩學習、座談交流等“沉浸式”培訓,引導頭雁隊伍進一步比學趕超、對標先進,改進工作作風、轉變工作方式,不斷提升村(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也是黨的活動主體。“細胞”質量優、素質強,黨的肌體才能充滿活力,從而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基層作為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要暢通服務的“毛細血管”,發揮好黨員“紅色細胞”的作用。要強化黨性教育,夯實思想根基。將理想信念和黨性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使黨員干部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黨性修養;充分發揮遠教站點、線上平臺作用,將線下教育資源推送到線上“云端”,運用“智慧黨建”優勢資源,創新“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的形式內容,讓黨員干部在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中淬煉黨性。要增強行動自覺,發揮服務作用。組織帶領黨員干部下沉服務基層,在重大斗爭一線去真刀真槍磨礪,強弱項、補短板,學真本領,練真功夫,不斷強化“人民至上”“主動服務”的思想理念,在行動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持續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等聚民心活動,采取上門服務和集中代辦等方式,為群眾辦理民生業務,讓群眾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