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季 猛 彭 霞

云霧天臺山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二階段會議于12月7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當地時間12月13日,在第七屆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會“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角—中國日”上,中國成都、昆明、深圳等6個城市榮獲首屆“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稱號,成都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迎來高光時刻。2022年12月26日,成都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出臺了《成都市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了2025年、2035年成都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和實施途經,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開展提供了指引。邛崍市作為成都市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大力實施“林長制”推動實現“林長治”,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珍稀野生動植物的不斷發現就是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的“活指標”,此次在四川首次發現的傘花木極小種群再次展現了邛崍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資源保護成效。
傘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Lévl.) Rehd.et Hand.-Mazz.) 為無患子科(Sapindaceae)傘花木屬下的單種,為第三紀殘遺于中國的特有植物,對研究植物區系和無患子科的系統發育有科學價值。

傘花木
傘花木是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6-20米;雌雄異株,花序傘房狀、花色亮麗,具有獨特花香味,葉對生、偶數羽狀復葉,樹皮光滑灰黑色。葉柄脫落后形成的葉痕一直宿存于樹干和枝條上,形成眼狀、飛鳥狀、浮云狀等痕跡,為傘花木的明顯特征。
根據歷史記錄分布信息,傘花木自然分布于云南、貴州、湖南、江西、廣西、廣東和福建。目前,該物種野生資源量十分稀少,被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導致傘花木野生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和分布狹窄的原因有:一是傘花木自然分布于海拔300-1400米的闊葉林中,屬于亞喬木層樹種,材質和出材量不突出,被視為雜木而被大量清除;二是傘花木自身的競爭力和有性繁殖弱;三是傘花木自然生長空間與人類生產生活空間高度重疊而導致其生長空間被“強度擠占”或消失。
傘花木具有花序優美、花色亮麗、花香味獨特,羽狀復葉優美,樹皮特色突出的特點,觀賞價值大于一般常見喬木,在園林綠化上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據有關研究,傘花木種仁為高蛋白資源,還富含鉀、磷、鎂、鈣、鐵、鋅、錳和鈉等有益元素,具有較高的營養、保健和藥用價值。傘花木種仁中粗脂肪含量高,是一種極具開發前景的油料植物。
2019年5月,邛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按照國家、省、成都市統一安排部署,聘請四川省林業和草原調查規劃院開展全市林木種質資源普查,在臨濟鎮采集到1株無患子科樹種標本,標本包含枝葉和花,初步鑒定為傘花木。采集的標本經四川農業大學專家采用形態學鑒定后,核實為傘花木,標本為雄株。2020年11月,為了證實種群存在并為天然野生,四川省林業和草原調查規劃院到發現地核實調查,發現了4株成年樹,并采集了種子;2020年12月,再次到發現地擴大了搜索調查范圍,本次調查發現了一個傘花木小種群,共有20株胸徑5cm以上的傘花木單株和幼樹幼苗若干,其中已結實的雌株6株以上。
經調查發現,邛崍市生態環境良好、堪稱該物種分布的一個孤島區域,傘花木種群在四川的首次發現對研究植物區系和無患子科的系統發育有重要科學價值。據了解,該種群是成都目前僅存已知的傘花木種群,省內未見其他相關發現報道。
野生傘花木的發現刷新了該樹種在四川省的新分布記錄,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和學術價值,消息立即引起了行業機構、知名專家、主流媒體等的密切和廣泛關注,學習強國、新華網、新浪網、騰訊網、搜狐網、四川日報等紛紛進行了報道,對邛崍市的生態保護和資源稟賦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
發現傘花木后,邛崍市迅速反應,采取多種措施,對傘花木發現地種群實施了保護管理。同時積極爭取上級資金,于2022年實施了傘花木保護基地項目,建設巡護道路、巡護休息臺、視頻監控、導視牌等設施,提升了保護能力和水平。
一是積極開展保護宣傳。利用萬福村村民大會向當地村民宣傳到位,上門對附近的中石油天然氣田等有關單位進行宣傳。采取在各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進行推送的方式向社會公眾廣泛宣傳。
二是逐株定 位拍照。用GPS采集5cm以上的每株傘花木的經緯度坐標,單株精度4m以上,調查時采集搜尋軌跡,拍攝每株傘花木的干形特征(類似指紋信息),以便今后找到準確位置。后續專項普查時經緯度坐標再精確到亞米級。
三是逐株精確測量。用圍尺、紅外測高器、皮尺等準確測定每株5cm以上傘花木的胸徑、樹高、冠幅。對于1.3m以下的分叉樹、分蘗樹且大于5cm以上的,需測定每一個分叉、分蘗部分的數據。

導視牌
四是進行掛牌標記。借鑒森林資源一類清查調查方式,對每株傘花木進行掛號牌和涂油漆。掛牌時針對分蘗樹、分叉樹掛一個主號牌加分號牌,即在遺傳上屬于一株樹的在最大的樹干上掛一個主號牌,根據分叉、分蘗樹數量掛相應的分號牌。
五是設立保護警示 牌。設立保護警示牌3塊,分別設置于傘花木分布區的公路西入口、東入口、傘花木分布中心區,后續增設了視頻監控卡口。
六是完善巡護步道。在傘花木保護小區內,根據地形狀況和傘花木分布情況,鋪裝了600余米巡護步道,便于傘花木保護巡查。
七是落實管護責任制。邛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臨濟鎮人民政府與臨濟鎮萬福村21組全體村民逐戶簽訂了管護責任書。優先選聘野生傘花木林權所有戶為傘花木專職巡護員,解決巡護經費,每周進行一次巡護。將野生傘花木保護納入邛崍市各級林長、各級網格員負責內容。

工作人員進行掛牌標記
目前,邛崍市已在傘花木發現地建立了保護小區,實施了保護管理,加強了對當地老百姓的宣傳教育,落實了專人開展定期巡護監測。下一步,將積極會同成都市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規范保護小區內容;對接成都市植物園開展種源收集、人工繁育,適時回遷復壯野外種群;同時,疏伐傘花木周邊的慈竹和雜木,釋放傘花木生長空間,增強母樹開花結果量,不斷擴大野生種群。
邛崍市將持續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充分發揮林長制統攬抓手作用,緊緊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繼續抓好珙桐、紅豆杉、香果樹等珍稀動植物資源保護,促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為高水平建設成都西部區域中心城市夯實生態之基做出積極貢獻。

建立了保護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