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偉琳
美國杜邦、通用電氣等公司,在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使用全面預算管理,近年來全面預算管理在國有企業中的應用較多,這一管理工具促使企業財務管理、經營管理等質量迅速提升,有效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現階段全面預算管理在國有企業經營活動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全面預算輔助下的企業管理,能夠統籌兼顧事前、事中及事后的預算管理,在國有企業降本增效、精準決策中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需持續改進,才能適應復雜的市場環境。鑒于此,本文以助推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為切入點,針對全面預算管理現階段存在的問題,結合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現狀,提出對應的優化策略。
國有企業作為政府的的投融資平臺,負責政府部門安排的基礎設施的開發建設和投融資工作,目前大多國有企業正在推行全面預算管理,但目前很多國有企業預算編制、組織結構、預算執行等方面還存在問題,急需解決與完善。
全面預算管理概述
全面預算管理概念
國有企業管理層為完成中長期的發展戰略目標,實現各項工作的量化、直觀化表現,引入全面預算管理。圍繞國有企業現金流,從預算編制開始,對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績效評價等多方面進行合理配置,編制預算報表,助力國有企業優化經營活動,即全面預算管理。此外,全面預算管理工具還能輔助國有企業進行年度預算方案的編制。
全面預算管理特征
全面性、戰略性、系統性是全面預算管理的三大特征:第一,全員、全程、全局是全面性的重要體現。國有企業財務部門、職能部門、業務部門等多部門共同參與、相互配合,是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的基礎要求。全面預算工作并非完全集中于財務部門,而是滲透于各個部門,滲透在國有企業整個經濟組織活動中;第二,國有企業經濟發展戰略與全面預算管理是相輔相成的。全面預算管理輔助國有企業完成戰略目標,戰略目標的設立不能脫離國有企業實際經營狀況;第三,全面預算管理始終貫穿國有企業經營活動的每個環節,具有系統性,不可孤立存在。全面預算從預算編制開始,直至考核激勵,是縱向系統化過程,各部門之間相互聯系,預算管理目標完成度相互影響,是橫向系統化。
國企全面預算管理面臨的問題
預算組織結構不健全
國有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已經形成一套固有體系,但目前很多國有企業管理體系尚不完善,預算組織結構有待健全:第一,缺乏強有力的監督機制。國有企業內部采用董事會監管全面預算管理的方式,但董事會監管力度不足,無法在全面預算管理中發揮強有力的主導作用;第二,當前的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是財務部門改編形成的,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工作人員共同組成全面預算管理小組,實際工作中存在財務人員全權負責預算工作的情況,其他部門工作人員作用無法發揮。現有的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只負責預算編制、內部溝通協調等工作,導致全面預算管理的基層覆蓋性不強,基層崗位接收預算管理消息的時間滯后。
全面預算編制松散
國有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預算編制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國有企業全員對全面預算的重視度不足,全員參與預算管理的意識淡薄。各部門接收上級印發的全面預算管理文件后,只是形式化配合預算管理,無法從根本上規避數據不準確、成本支出過多等問題;第二,當前使用的全面預算編制方法有待規范。全面預算編制一直采用傳統靜態編制方式,未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進行低靈活性的增量預算編制方法,預算編制方案與市場脫節;第三,預算編制并未與企業戰略目標契合。全面預算編制著眼于國有企業的短期利潤,忽視與中長期戰略目標的統一性,導致預算目標脫離實際情況,不利于國有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經濟效益。
全面預算管理執行力率低
全面預算管理是國有企業全體工作人員的任務,現階段企業內部高層管理、部門負責人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比較重視,但其他員工對全面預算的認識不到位,易出現預算職責劃分不清、執行率低下等情況。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執行力低主要體現為:監督部門、信息反饋部門缺失,全面預算執行實時數據無法做到動態化傳輸,信息傳輸滯后,發現預算執行不合理行為無法及時修正;各部門負責人未完全落實全面預算職責,加上部門內部崗位存在權責交叉情況,各崗位人員責任不明確,導致相互推諉責任,影響全面預算的有序執行;國有企業經營活動中,各環節缺乏應變機制,預算執行發生突發情況無法立即解決。
全面預算考核與激勵機制不完善
預算考核部門缺失、考核指標單考核激勵機制不完善,是當前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主要問題: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當前主要考核成本支出情況,對稅費、部門管理費等其他預算的考核尚無明確標準;全面預算考核結果形成后,對于預算績效優異、預算執行不合格等情況無明確的處理辦法。
國企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化策略
健全預算組織結構
1.優化組織結構
國有企業董事會下設總經理職務,由監事會協同總經理進行全面預算監督與管理,總經理下設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負責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下設業績考評委員會、內部審計委員會、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采用“三權分離”模式共同完成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業績考評委員會負責國企考核、獎懲制度的編制,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協助執行獎懲制度。審計委員會負責對全面預算編制、執行、修改等進行審核,主要組成人員為內部審計員。三方部門下設全面預算責任中心,分設投資中心、成本費用中與利潤中心,各中心負責人明確自身職責。優化后的全面預算組織結構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組合”的預算管理方案,實現預算管理權力的分離,各部門形成制約之勢,持續提升國有企業管理效率。
2.持續完善全面預算監督體系
第一,保證預算監督部門的獨立性與權威性。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的權責必須明確,兩部門獨立存在,防止部門推諉責任,規避單一部門同時兼備監督、決策兩種功能。同時根據業績考評委員會、內部審計委員會、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的職能特點,編制對應的崗位管理制度,要求各部門崗位人員嚴格執行崗位管理制度,部門負責人發現越崗位操作行為立即處理;第二,基層員工納入監督體系。所有基層崗位員工必須嚴格遵守崗位管理制度,鼓勵員工參與預算監督,構建員工監督、檢舉的綠色通道,保證預算管理問題能夠被及時發現。
提高預算編制規范性
1.完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機制
第一,從思想層面轉變國有企業全體成員的看法。國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要充分發揮領導模范作用,帶頭學習全面預算管理內涵,層層滲透全面預算管理思想,讓基層員工感受到全面預算的真正作用。國有企業定期組織培訓,選取各部門工作人員參與培訓,系統性講解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意義、操作方法等,持續提升員工對全面預算管理的理解。第二,規范化選擇全面預算方案的編制方法,實現定量、精準預算編制。國有企業整理經營活動中可能產生的成本,制作全面預算編制方法表格,例如根據當年利潤預算計算的實際情況,折舊費、租賃費、通訊費采用固定預算編制方式,人工成本采用彈性預算方式,辦公費、招待費、處置費采用增量預算方式,修理費采用零基預算方式。無論采用哪種預算編制方式,均需根據國有企業實際情況,適當調整編制方案。
2.全面預算與戰略目標相契合
全面預算管理編制的第一步,必須明確國國有企業戰略發展方向,滿足戰略發展需求,編制相應的全面預算管理方案:第一,在確定國有企業戰略目標基礎上,初步擬定全面預算編制方案。將戰略目標逐步分解為小目標,對應到預算編制方案中,通過預算方案的執行,循序漸進地完成戰略目標;第二,預算編制部門對市場環境進行實時動態化跟蹤,整合市場環境、行業周期特點等資料,預測企業戰略目標完成的風險度,從而合理調整全面預算目標與策略。
提高全面預算管理執行力度
強化國有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執行力度,是提升國有企業管理質量的關鍵,可從以下方面提高全面預算管理執行率:第一,加快構建全面預算控制框架。快速構建董事會、監事會、預算管理委員會、全面預算責任中心的全面預算責任體系,預算管委會下設業績考評委員會、內部審計委員會、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實現全面預算管理責任分離。各部門相互監督與制約,細化崗位職責,在全面預算控制框架內完成各項預算工作,提高國有企業預算管理質量;第二,細化分解全面預算執行責任,逐級分解全面預算執行責任,例如“辦公室負責執行辦公費用預算方案”、“投資管理部門執行投資預算方案”、“財務部執行成本預算方案”、“業務部門負責執行業務成本預算方案”等,不同部門負責不同的全面預算方案,多部門協調配合,共同完成全面預算執行責任;第三,強化預算執行監督。業績考評委員會負責各部門全面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對照執行監督制度考核評估各部門的預算執行完成度,月底生成當月的預算執行考核單。監督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反饋給預算管理委員會、董事會,修正全面預算方案或督促執行部門整改;第四,優化預算執行程序。全面預算方案通過審核后,分解到國有企業的財務部門、融資部門、投資部門、業務部門、職能部門等多個部門,在經營活動中同步進行全面預算方案執行。動態化管理全面預算方案的執行情況,進行日常動態檢查、月度檢查、季度檢查。
完善全面預算考核與激勵機制
1.績效考核指標設定合理化
全面預算績效考核指標落實到個人,保證國有企業不同崗位員工考核的公正性、公平性:第一,考核全面預算編制質量,從完成程度與完成時限兩個角度進行考核。完成度:全面預算編制方案完整且準確為滿分(5分),編制內容少1項扣2分,缺失3項以上內容不得分。完成時限:全面預算方案編制不超過規定時間提交,不得滿分(5分),每超過1天扣2分,大于3天不得分;第二,考核個人行為表現,分為工作態度與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分為擔當力、執行力,工作能力包括專業勝任能力、分析判斷與溝通協調能力,共計20分,同事、部門領導、業務聯系部門等多部門聯合打分;第三,考核個人業績指標達成情況,包括投資收入完成率、外部業務開拓情況、歷史債務追收情況等評估項目,共計70分。根據績效考核評分計算員工總得分,確定員工當期的考核等級,70分以下為不稱職,70-79分評級為稱職,80-89分評級為良好,90-100分評級為優秀。
2.構建系統化的獎懲制度
利用差異計算、差異分解方式,分析國有企業員工努力程度,合理構建獎懲制度:第一,獎勵與懲罰制度同步施行。每季度獎勵全面預算執行率高、業績高的員工,樹立模范帶頭作用。根據全面預算管理評級情況,篩查出評級不稱職員工,適當進行懲罰,樹立反面典型,激發員工的自我提升意識;第二,構建系統化、多元化的獎懲方式。從人崗匹配、精神鼓勵、培訓與特色培養計劃三方面入手。人崗匹配:發現員工的優秀面,優先匹配符合員工特長的崗位,若員工在本職崗位上表現不佳,可通過約談或輪崗方式,幫助員工尋找最匹配的崗位,持續發揮員工專長,達到提升績效的目的。精神鼓勵:包括口頭表揚、內部公示、會議表彰等方式,在全體工作人員面前肯定員工的工作能力,持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培訓與特色培養計劃:定期選拔優秀員工參與培訓、外出交流、學校學習等活動,持續挖掘員工潛力,為企業培養更多的全面預算管理人才。
國有企業為適應發展速度快、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持續優化改進全面預算管理是必然趨勢。全面預算管理從組織結構、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與監督、績效考評、獎懲機制等多方面出發,貫穿國有企業經營活動,結合企業經營狀況不斷優化全面預算管理的各個環節,對降低企業成本、提升企業管理效率有重要推動作用。在后續發展中,國有企業仍要保持加強自身全面預算管理質量的提升,才能在復雜市場環境中處于高水平位置,不被市場淘汰。
(作者單位:昆明空港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