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和聲
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小康》雜志適時推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專訪特輯”,聚焦基層代表和委員,暢談新時代新征程新氣象新亮點。
2023年全國兩會勝利召開,中國迎來繁忙的年度政治季。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進程。在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今次全國兩會新氣象新看點,海內外高度關注。
新征程如何開新局,兩會將為中國這艘大船標明航向。此次全國兩會上,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將首次亮相。來自天南海北、身處各行各業的代表委員將如何履職盡責、咨政建言,廣受矚目。適逢換屆,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新領導層將在今年兩會上產生。
面對日趨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外界關注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如何規劃高質量發展,特別是為2023年經濟設定怎樣的目標。
去年,內外部環境的超預期因素對中國經濟造成較大沖擊。但伴隨中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生產生活全面恢復正常,中國經濟活力正逐步得到釋放。
近期多家國際機構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對全球增長貢獻率將達四分之一。在素有“世界經濟風向標”之稱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不少嘉賓也表示“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開局之年中國如何發力拼經濟,GDP增速、CPI漲幅、財政赤字等關鍵指標如何設定,一系列中國經濟政策強信號將在全國兩會上釋放。
今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世界密切關注新征程上的中國將有哪些開放新舉措。
開年以來,中國發力高水平對外開放已有諸多跡象,比如多地政府紛紛組派經貿代表團“出海”,走出去尋商機、拓市場。新的一年,從消博會、進博會,到廣交會、服貿會,以開放為標簽的國家級“展會矩陣”有望全面恢復,令人充滿期待。
尤其是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下一步對外開放已作出明確部署,提出“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擴大市場準入,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等要求。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國如何把開放切入點變為發力點,力爭形成開放經濟發展新優勢廣受矚目。
中共二十大明確了中國在百年變局中的世界觀,當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中國須因應新變局,統籌拓展全方位外交,更好地與世界打交道。
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小康》雜志適時推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專訪特輯”,聚焦基層代表和委員,暢談新時代新征程新氣象新亮點。
編輯/譚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