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學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明了堅持黨的領導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這一重要論斷既是歷史經驗的深刻揭示,也是開創未來的根本遵循。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扭轉近代以后的歷史命運、取得今天的偉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边@是《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對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深刻總結和闡述。關鍵在黨的地位和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作出的正確選擇。黨的領導地位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億萬中國人民作出的正確選擇。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偉大的民族,創造了綿延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代以來,由于西方列強入侵和封建統治腐敗,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各種政治力量都沒有拯救民族危亡,成為歷史的匆匆過客。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一百多年來,黨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今天,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歷史已經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
黨的領導決定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性質、方向和命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式現代化不偏離方向的根本制度保證。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是別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避免了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固有矛盾,實現了對西方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現代化模式的超越。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式現代化的創立和發展,也不會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開辟與成就的取得,全部在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才能確立具有科學性、戰略性、可行性的現代化建設步驟安排,進而在接續奮斗中不斷實現一個接一個的階段性目標。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有了領導核心和主心骨,使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能夠統籌兼顧與協調推進,不斷取得全方位、寬領域、歷史性的進步。理論和實踐充分表明:我們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這一偉大事業的開創者、引領者、推動者。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不變色、永不變質的根本保證。
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各領域各方面的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巨輪需要破浪前進,黨是自始至終的領航力量。當今中國,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項事業中,我們黨始終處于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統領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國內生產總值突破百萬億大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一萬美元,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還是持續向貧困宣戰,解決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無論是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10億人,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保障體系,還是載人航天、火星探測、資源勘探、能源工程、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無論是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都充分證明: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定海神針”,是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根本點。我們的全部事業都建立在黨的全面領導基礎之上。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旗幟鮮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黨的領導為應對各種重大風險挑戰提供根本政治保證。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需要應對的風險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我們清醒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前進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挑戰。我們前進的每一步都是一次知重負重的艱難攀爬,都是一次披荊斬棘的闖關奪隘。我們面臨的各種重大風險挑戰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將伴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全過程。這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實踐告訴我們,越是形勢復雜、任務艱巨,越是要加強黨的領導。只要我們保持“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主動迎戰、堅決斗爭,就一定能夠形成同心同德的強大合力,從容應對各種復雜局面和風險挑戰,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風險,就一定能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
“兩個維護”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寶貴經驗,是全黨在革命性鍛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是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保證全黨團結統一、步調一致向前進的根本政治保證。
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四方的事情要辦好,中央必須有權威。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始終堅持的重大原則。馬克思恩格斯在創建和領導無產階級政黨的實踐中,明確提出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凝聚自己的所有力量,必須維護無產階級專政的權威,強調如果每一個支部、每一個人都各行其是,黨就只能陷入瓦解,就不能成為堅強統一的組織。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9600多萬黨員、49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大黨。歷史充分證明,我們這么大一個黨,這么大一個國家,只有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黨中央有權威,才能把全黨牢固凝聚起來,進而把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如果黨中央沒有權威,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可以隨意不執行,大家各自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黨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就會成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黨的領導就會成為一句空話”。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才能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才能使我們這個大黨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步調一致向前進。全體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胸懷“國之大者”,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為黨盡責、為黨分憂。
堅定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船重千鈞,掌舵一人。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全黨有核心,黨中央才有權威,黨才有力量。沒有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就沒有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就會導致各自為政,那就什么事都干不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深厚人民情懷、卓越政治智慧、強烈使命擔當,帶領全黨全國人民發揚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實踐充分證明,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偉大人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同志不愧是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指引全黨全國人民前進方向的引路人;不愧是能夠洞悉時代風云、明辨大是大非、迎戰驚濤駭浪,帶領全黨全國人民進行偉大斗爭的掌舵者;不愧是能夠統籌協調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領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推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磅礴偉力的總指揮。這樣的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當之無愧;是黨和國家之幸、人民之幸、中華民族之幸。服從核心、維護核心是政治問題、立場問題。我們要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真正做到在思想上高度認同,政治上堅決維護,組織上自覺服從,行動上緊緊跟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兩個維護”在本質上是一體的。維護習近平同志核心地位,就是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首先要維護習近平同志核心地位。我們要堅定不移把“兩個維護”貫徹到實際行動中,自覺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對標對表,及時校正偏差,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
堅持黨的領導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體實在的。堅持黨的領導體現在黨的科學理論和正確路線方針政策上,體現在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哪個領域、哪個方面、哪個環節缺失了、弱化了,都會削弱黨的力量,損害黨和國家的事業。我們要把黨的領導體現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防軍隊、祖國統一、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不斷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鮮明的政治品格和強大的政治優勢。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要學習好、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要在真學真用、學用結合上下功夫,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黨和人民一道奮斗出來的。在未來的前進道路上,我們仍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接受人民批評和監督,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要自覺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始終贏得人民衷心擁護。
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黨的關鍵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在新的征程上,要永葆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關鍵還得靠我們黨自己。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道理,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抓住“關鍵少數”以上率下,持續深化糾治“四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破除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堅持不懈把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不斷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把黨建設成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永葆生機活力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是從制度建設層面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戰略舉措。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必須堅持黨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確保黨在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必須健全黨中央實行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強化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職能作用,完善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落實機制,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領導作用。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新時代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的具體制度,真正把民主集中制的優勢變成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組織優勢和工作優勢,不斷增強黨的生機活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重要的規律性認識。這個必由之路是我們未來的方向之路,是人民的幸福之路,民族復興的勝利之路,是被歷史和現實證明是走得穩、走得好的正確之路。面向未來,雖然我們不知還要爬多少坡、過多少坎、經歷多少風風雨雨、克服多少艱難險阻,但是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加強黨的領導,我們就一定能開創無愧于偉大時代的歷史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