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國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強調:“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路走來,我們緊緊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的答卷。面向未來,我們仍然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緊緊依靠人民,要堅持以人民利益為根本。馬克思說,“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中國共產黨是為廣大人民謀幸福的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人民服務寫在了黨的旗幟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任何時候都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廣泛發動人民群眾,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利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事實證明:只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黨的性質和宗旨,才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緊緊依靠人民,要堅持以民生工作為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于人心向背。”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古人云: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更是政治問題。民生問題關乎我們的政治安全和政權安全。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只有聚焦社會發展亟待解決的痛點難點問題,進而謀思路、想辦法、破難題,著力把群眾的“需求清單”變成“銷號清單”,把百姓的“問題賬單”變成“幸福賬單”,才能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贏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緊緊依靠人民,要堅持以工作作風為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我們黨要做到長期執政,就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所以,對作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大量事實證明,一個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風,敗也在干部作風;一個地方的事業,興在干部作風,衰也在干部作風。只要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持續加強作風建設,把群眾當親人,“面對面”聽取意見,“實打實”解決疾苦,才能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凝聚磅礴偉力,創造新的輝煌。
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只有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才會時刻想著群眾,心里裝著群眾,真心實意為百姓謀利益、辦好事,在老百姓心目中深深扎根,厚植黨的執政根基,從而,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努力創造更加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