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原油商業儲備庫項目正式投用
日前,由中國海油投資建設的中國規模最大的原油商業儲備庫項目——東營原油商業儲備庫項目,在山東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投油成功,進入試生產和商業運營階段。該項目共建設50 座10萬立方米原油儲罐及配套設施,庫容500 萬立方米,可儲存原油約425 萬噸。項目投產后,將實現中國海上自采原油就近上岸存儲、加工消化和快速周轉,形成區域進口原油的替代供應鏈。
新一代金屬支撐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問世
2月18日,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屬支撐商業化SO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產品發布。該產品的熱電聯產效率高達92.55%,創造了大功率SOFC 熱電聯產系統效率全球最高紀錄。該技術由濰柴集團研發。濰柴2018年開始布局SOFC 業務,已累計投入20 億元,以百名博士為主的研發團隊經過5年努力最終實現了SOFC 技術的工程化突破,并掌控了新一代SOFC 關鍵核心技術。
我國首個甲醇制氫加氫一體站投用
2月15日,我國首個甲醇制氫加氫一體站投用。該站是由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大連盛港油氣氫電服“五位一體”綜合加能站升級而來的,每天可產出1000 公斤99.999%高純度氫氣。該項目采用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的分布式甲醇制氫系統,包含甲醇重整、催化氧化、過程強化、系統集成等多項自主創新成果,系統制氫效率及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達到了全國領先水平。
中國石油地球物理數據與軟件共享中心揭牌成立
2月16日,中國石油地球物理數據與軟件共享中心揭牌儀式在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舉行,標志著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對數字資產的管理和價值挖掘進入了新階段。為響應國家地質勘探數據管理要求,適應地球物理技術信息化發展方向,中國石油成立了共享中心,集中管理地球物理數據及軟件,向用戶提供地球物理數據的拷貝、借閱、數據挖掘、地球物理軟件共享等服務。

殼牌在美國墨西哥灣首個深水平臺開始石油生產
英國殼牌公司旗下子公司殼牌海上公司宣布,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運營的維托油田浮式生產設施已經開始石油生產。據估計,維托油田浮式生產設施的峰值石油日產量為10 萬桶,是殼牌公司在墨西哥灣地區首個采用簡化、有成本效益的主機設計的深水平臺。殼牌公司上游總監表示:“維托油田浮式生產設施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我們能夠處理相關項目以滿足相應的能源需求,同時保持彈性。因為我們努力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

歐洲議會通過2035年停售新燃油車議案
當地時間2月14日,歐洲議會通過了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達成的2035年歐洲新售燃油轎車和小貨車零排放協議。按照協議,到2030年,所有新上市的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碳排放水平須比2021年分別減少55%和50%,到2035年均減至零。這意味著由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驅動的車型,2035年起將無法在歐盟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