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勝偉 陸忠杰
在持續高油價和能源安全政策下,我國油服行業盈利能力得到復蘇。
在持續高油價和能源安全政策下,2022年油氣行業景氣度提升。上游油氣公司增加了投資,我國油服行業在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的收入得到提升,盈利能力得到復蘇。
這一點在近日國內油服公司相繼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告中得以印證:18 家油服公司中有12 家盈利,預計總盈利97.3 億~110.8 億元;僅6 家預虧,預計虧損19.45 億~23.25 億元。
2022年,我國油服行業整體盈利大幅增長。增幅可能超過100%的有7 家油服公司,包括中海油服、海油工程、中曼石油、石化油服、通源石油、仁智股份、海默科技。增幅可能超過50%的有5 家油服公司,包括海油發展、杰瑞股份、中油工程、惠博普、博邁科。
油服業績增長,首先得益于傳統油氣服務業務工作量提升,油服行業景氣度得到進一步回升。近兩年來,國際市場原油及天然氣價格高企,尤其是受地緣政治沖突影響,出于對能源安全的考慮,上游油氣公司紛紛加大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力度。國際油服市場工作量得到一定程度提升;隨著國內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的持續推進,國內油服市場持續穩步增長。傳統油氣服務業務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工作量雙增長,提升了行業利潤。
同時,新能源業務多元化發展增加了油服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油服行業在海上風電、CCUS、地熱、氫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新業務領域,服務范圍進一步拓展。
打鐵還需自身硬。油服行業科技攻關,形成核心競爭力,提升了利潤。油服行業的尖端技術,如旋轉導向、水下采油樹、平臺建造及安裝技術等,為油服行業獲得較高利潤打下了堅實基礎。如中海油服高溫高壓電纜測井系統(ESCOOL)在南海西部文昌油田首次完成多維核磁共振測井作業,成為我國石油勘探開發向深海、深地等高難度領域進軍的必備技術裝備。關鍵技術突破,油田技術服務板塊營收占比不斷提升,提升了油服行業整體利潤率。
構建油服數字化生態環境,油服行業開辟了新的服務業務。充分結合智能化、數字化技術發展,主動發現需求并轉化為自身服務市場,推動物探、鉆井完井、測井錄井、 固井、油田生 產、 運輸等方面的數字化及智能化,油服行業拓展了一批新工藝、新產品和新服務,提升了營業收入及利潤。

●攝影/沈志軍
此外,油服企業的運營管理能力不斷提升,實現了提質增效。例如,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國有油服企業全力降本增效,精益化管理核心能力持續提升,進一步提高了盈利空間。
展望2023年,我國油服行業的良好勢頭將繼續保持。
首先,國際和國內油氣行業支出增加,將為油服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打下堅實基礎。全球方面,基于能源安全供給、石油及天然氣市場將繼續面臨需求增加等因素,上游油氣行業的投資承諾不斷增加。
預測2023年全球油氣投資將在2022年基礎上增加約500 億美元,增長9.5%,達到約6100 億美元。其中,上游投資將增長9%,中游投資(包括液化天然氣和再氣化)增長36%。在我國,穩經濟政策落地,拉動國內油氣及新能源領域工程投資。根據中國海油公布的2023年經營策略和發展計劃,2023年計劃資本開支1000 億~1100 億元。預計其他國內石油公司計劃資本開支均將在2022年的基礎上略有增長。
其次,從目前來看,我國油服行業已經具備了進入上行周期的條件。
一方面,隨著需求的回暖,傳統油氣服務的需求將持續回升,日費水平開始出現改善。例如,預計2023年海工輔助船的需求繼續增長 11%,2023年末利用率將達到 77%。預計2023年將有 18 個新建或改造移動式海上生產裝置的訂單頒出,超過2022年的15 個。預計2023年末浮式鉆井裝置利用率將上升至94%,較2022年初上升21 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國際業務的擴大,促進我國油服公司持續向優發展。2022年,中海油服、中油工程等高效開拓海外市場,擴大市場規模,公布了價值上百億元的海外合同,對提升我國油服行業起到了促進作用。
再次,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為我國油服行業提升技術服務收入提供了重要支撐。陸上深井鉆井技術、深水水下生產系統、MOM 油基鉆井液技術、深水導管架設計及安裝技術、“低邊稠”油田高效開發等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成功,有效保障了上游油氣勘探開發,提升了油服行業的技術服務收入。
最后,新型業務將帶來更多增長點。油服企業開始涉足CCUS、LNG 加注、可再生能源制氫、氫氣液化、純氫/摻氫、鋰電池、海上風電等。不斷開拓的新業務將為油服行業發展創造更大的可能性。
例如,在加快綠色低碳轉型背景下,2022年我國CCUS 項目得到實質性推進。中國石化全面建成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 項目,中國海油實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項目等,給油服行業帶來了新收入和利潤增長點。
船對船的LNG 加注業務取得進展。2022年,我國首艘液化天然氣運輸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已經改造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1月19日,“海洋石油301”為全球最大的LNG 動力集裝箱船法國“達飛協和號”加注LNG 燃料,歷時5 個小時,總加注量約6000 立方米。目前全球在運營及訂單LNG 燃料船舶已接近900 艘,后續有望繼續提升。根據當前市場發展趨勢,預計2024-2025年國際船舶LNG 加注市場需求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DISCOURSE
國際和國內油氣行業支出增加,將為油服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打下堅實基礎。
盡管我國油服行業趨勢向好,但同時面臨著一些風險,主要體現在:
海外市場獲利不及預期的風險。海外業務存在商務合同條件嚴苛、國外特定環保政策理解不深、項目國際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人文地理環境缺乏系統性理解等方面的風險,容易造成合同執行不順利,從而影響項目收益。
我國油氣勘探開發日益向深地、超深水以及非常規等領域深入,油服成本壓力上升,存在降低油服行業利潤預期的風險。近年來,我國每桶原油的單井成本呈下降趨勢,特別是在致密油與深水油田。油氣公司在傳統油氣投資方面要求油服企業提供更有效率、更高質量的服務,以維持自身的成本優勢,而這必將影響油服企業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