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關工委
用三十歲的青春熱血鑄就農場戰天斗地的激情歲月,又用六十歲的無私奉獻詮釋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堅定和信仰,她就是浙江省溫嶺市關工委主任連凌芳,是眾人稱贊不讓須眉的“鐵姑娘”,也是小朋友們口中和藹可親的“連奶奶”。
1970年,23 歲的連凌芳響應黨的號召,來到浙江生產建設兵團十七團三排(溫嶺市東片農場),成為一名光榮的墾荒隊員。1973年夏天,她帶著姐妹們在棉花地里治蟲。因為當年農技條件和保護措施有限,噴灑農藥時,需要每隔兩小時輪流換人。“她們喊我換人,我想著反正衣服都濕了,能讓大家都少干點活,我就再堅持一會吧。”又過去了近一個小時,她兩眼一黑,倒在了地上。因為吸入過多農藥,連凌芳中毒了,所幸后來搶救了回來。盡管環境艱苦,11年里,連凌芳沒請過一天假,靠著這一股子拼勁兒,獲得了兵團授予的三等功。在她的帶領下,姑娘們迅速成長,她所在的三排成了遠近聞名的“鐵姑娘排”。
1981年連凌芳從農場復員,成為一名機關干部,于2007年光榮退休。退休之后,時任溫嶺市委書記葉海燕等領導找到她,希望她擔任溫嶺市關工委主任。連凌芳猶豫了,關心下一代無疑是有價值和意義的,可同樣也意味著巨大的責任。正當這時,病榻上當年的溫嶺縣(溫嶺市)關心下一代協會第一任主任沈清成,鄭重地握著連凌芳的手說:“關心下一代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組織相信你,我也相信你一定能做好這個工作。”沈老諄諄的囑托和堅毅的目光,瞬間燃起了連凌芳的信心。她說前輩的事業,溫嶺的下一代需要她,自己沒有理由推脫。

2010年,連凌芳參觀省未管所后,四處動員愛心企業,與市關工委聯合建設“陽光驛站”,為失足失范青少年提供結對幫教和就業安置服務。有效預防和減少了矯正、歸正青少年重新違法犯罪。她非常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每年都組織開展“開學第一課”、家風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每到一個學校,總是親切地與孩子們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塢根鎮是革命老區,連凌芳覺得這是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珍貴資源。在她的牽頭下,2015年,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親手將旗幟交到少先隊員手中,塢根小學被命名浙江第三所“紅軍小學”。
在幫困助學上,連凌芳拿出了當年“鐵姑娘”不服輸的精神,挨家挨戶登門了解情況,累計為600 多名困難家庭青少年送去慰問金,還積極發動愛心企業和市人大機關關工委,在偏遠山區、海島等16 所學校建立了“獎勵助學基金”。2018年,動員溫嶺市建筑裝飾材料商會,為溫嶠鎮孩子裝修“親情小屋”,極大改善了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環境。
在連凌芳任職期間,市關工委獲得了全國及省、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她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和全國普法教育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