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衛健委發布的《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辦法》提到,生育登記將取消結婚限制、取消數量限制,引發網友關注。不少網友提出疑問:“取消結婚限制,是否意味著鼓勵非婚生育?是否會造成未婚先孕等現象的增加?”
近日,四川省衛健委發布《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其中提到,生育登記將取消結婚限制、取消數量限制,引發網友關注。
生育登記是準生證制度的延續。國家實行二孩政策后,各地取消了計劃生育服務證(準生證)辦理,改為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對生育兩個以內(含兩個)孩子的,不實行審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其中,辦理生育登記需要結婚證,且非婚生育需要征收社會撫養費。由于生育登記是進行免費產檢、入院分娩、生育保險報銷的前提,非婚生育女性從懷孕到分娩,面臨重重風險。
2021 年6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決定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并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建立健全人口服務體系,加強人口監測和形勢研判。其中,再次要求完善國家生命登記管理制度。
在此背景下,各省開始修改計生條例,并對生育登記制度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
四川此次發布的《辦法》于2023 年2 月15 日起施行。《辦法》新修訂的內容主要有4 個方面:首先,取消了對登記對象是否結婚的限制條件,將生育登記的重心轉移到生育意愿和生育結果上來,回歸人口監測及生育服務本位;其次,更改了辦理生育登記時生育數量的限制,不再限定辦理生育登記的孩次,“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應辦理生育登記”;再次,《辦法》簡化了生育登記的要求。網上辦理生育登記時,可通過相關信息系統調取身份證或有效證件電子證照的,不再上傳身份證明材料;最后,增加了信息共享的要求,增加了“婚育一件事”一次辦、生育登記信息共享、電子證照共享等內容。
據悉,四川省衛建委在2022 年7 月發布的《四川省生育登記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第三條提到:“夫妻應當在生育前進行生育登記,生育前未登記的,可在生育后及時補登。”正式發布的《辦法》中,將“夫妻”改為“公民”,取消了是否結婚的限制以及生育數量的限制。這意味著,非婚生子女以及四孩以上都可以辦理生育登記。
對于這一調整,不少網友提出疑問:“是否在鼓勵非婚生育?是否會造成未婚先孕等現象的增加?”
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指出,新的生育登記將生育和婚姻脫鉤,并不意味著承認婚外生育是合法的,也不是承認這是道德正確。從客觀上來說,不是“允許”,而是“包容”了。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人口學系主任楊凡表示,生育登記是生命登記制度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不但為每個人提供了可以用于獲取權益和服務的合法身份,也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數據。
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指出,從地方來看,有利于據此做出更全面的預測和提出工作對策。比如,最近一兩年需要建立多少托兒所、幼兒園等。
另外,有專家表示,中國的未婚生育比例一直處于十分低的水平,介于比例最低的日、韓和土耳其、希臘之間。因此,不少專家認為,調整生育登記政策,取消其中的結婚限制,并不會導致鼓勵非婚生育的事實。
據了解,不少省份也正在計劃從生育登記管理辦法中取消結婚限制和生育數量限制。
楊凡認為,當下生育登記工作的改革方向已經十分明確,其他省份陸續出臺類似的政策是大勢所趨。隨著生育登記工作越來越便民、利民,愿意進行生育登記的群體也會更多,這也意味著更多的家庭會享受到優質的生育服務。同時,政府部門的人口統計數據也會變得越來越精準。
雖然生育登記管理制度的調整,有利于實現大家的生育意愿,也有利于減輕家庭的生育成本。但在楊凡看來,此舉對于提升出生率,作用還是很有限。要想提高生育率,還需要更多的生育支持政策。
董玉整認為,修改生育登記辦法,僅僅是一個便民措施。要想提高民眾生育意愿,還要做好惠民工作,從社會各個層面著手,形成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不僅要切實降低群眾的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還要做好相關政策之間的協調完善,在社會整體發展的意義上全面促進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