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靜
順應“互聯網+”新業態、新模式的要求,國家從2016年開始深入推進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直到2019年試點工作結束,之后在無車承運人基礎上提出網絡貨運平臺。網絡貨運平臺相較于無車承運人,體現了產業升級和管理的迭代。但網絡貨運平臺的運行并不十分順利,既要做到促增社會利益,又要使企業提質增效,網絡貨運平臺企業如何高效運行?具體展開如下:
(一)2013-2022年期間國家出臺網絡貨運行業監管政策總結梳理。一是,交通運輸部強化對貨運代理、無車承運的規范管理。二是,財稅方面,2016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對無車承運企業試行營改增政策;2017年國家稅務總局明確無車承運企業增值稅進項抵扣范圍,批準無車承運試點企業代開運輸增值稅專用發票。三是,稅率調整,2019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進一步調低無車承運企業為托運人代開增值稅稅率,由2016年的11%到2018年的10%,再調至9%。四是,應對疫情,部分財稅優惠政策及網絡貨運平臺道路管理辦法延期,體現出國家相關部門給予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政策關懷,支持鼓勵平臺有序健康發展。五是,網絡貨運平臺企業的業務部分數據監測接入政府相關部門,便于政府能更好掌握企業經營動態。
(二)以上政策落地高效化體現。社會層面,截止到2022年6月底,獲得網絡貨運牌照的企業有2268家,整合社會運力515.6萬輛運輸車輛、司機462.3萬人,上半年完成運單量4291萬單,同比增長51.4%。可見,社會運力效率提升、司機收入增加、互聯數字技術進步,加快了社會經濟發展。對于網絡貨運平臺企業而言,企業在規范運作的情況下,高效完成網絡運單,利潤大幅快速增長。企業對資源進行高效合理配置,抗經營風險能力提升。
(一)稅返政策利弊分析
1.稅返政策簡單解讀。稅返政策是地方政府基于財政部和稅務總局頒布的稅收立法政策而采取鼓勵企業在當地設廠投資,拉動本地經濟的一種優惠手段。稅返政策一方面是當地政府為了引進好的項目而進行招商引資的方法;另一方面是彌補企業因進項稅抵扣不足而進行稅返優惠,防止企業因為較大的稅費開支而導致過度舉債經營,使得資金周轉不靈而倒閉。
2.稅返政策利弊分析。由于各地方政府考慮當地的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劣勢,為了吸引優秀資本進入本地,而采取不同稅返優惠政策。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應根據不同地域優惠政策,在全國各地綜合性布局,成立分支機構,使企業合理利用稅返政策獲利。但地方稅務機關要注意防止一些網絡貨運平臺企業總部利用在稅返洼地的分支機構虛假開票,出現偷逃稅情況,使國家在稅收上造成損失,國家財稅部門需重點關注稅返“洼地效應”。關于稅返優惠彌補企業進項稅抵扣不足的情況。關注到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的36號文、2019年的405號函,無車承運人企業的銷項稅率為9%,而購得實際承運司機服務費的進項發票取得困難,或者因撮合托運和承運業務,網絡貨運平臺企業代開3%的進項增值稅發票,這樣就出現進項抵扣不足的情況。政策制定者也注意到上述抵扣難問題,對于網絡貨運平臺代開的9%稅率的增值稅發票,征收項目由運輸服務費變為平臺服務費,計收對象的改變緩解了網絡貨運平臺稅費負擔。對此,網絡貨運平臺企業要吃透政策選擇合理計稅方法,解決因稅費抵扣不足而造成的損失,從而不過度依賴“稅返洼地”政策。
(二)稅務合規實現運行價值
1.稅務不合理現象。網絡貨運平臺企業運行過程中涉及平臺本身、托運方、實際承運方,在多方共同完成貨物運送的過程中費用使用、資金流向需要在平臺的各個端口界面及時反映出來,但目前還有相當多的網絡貨運平臺企業平臺上的功能沒有完全開發和運用,資金數額不能及時反應在端口界面,導致運單結束后是通過人工后臺補單,再加上實際承運方的司機在完成運單托運后,貨物已送達的情況下,要求托運方即刻支付運費,但此時托運方的運費已預繳至網絡平臺,網絡貨運平臺企業防止托運方重復支付運費給托運方,打錢至個人賬戶,造成稅務上的“資金回流”現象,易造成資金回流虛開現象,但這種并不屬于稅務不合規情況。另外,網絡貨運平臺虛開發票情況屢次被查處,不過,要查清虛開本源,確實有部分企業利用監管漏洞謀取不正當利益,但也有相關機關在對網絡貨運平臺企業進行檢查稅務是否合規時,沒能深入了解網絡貨運平臺企業的經營模式,給企業出具虛開發票的調查結果是不合理的。
2.規避稅務風險合理經營。(1)資金回流問題解決。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業務往來時盡可能不要出現資金回流,上文已闡述資金回流出現的原因。為避免出現一些資金回流被誤以為虛開的情況,網絡貨運平臺企業要研發相應平臺功能,使信息及時傳送到平臺,同時信息可以對接稅務部門系統,進行信息監測,查詢企業業務軌跡,保證業務的真實性。平臺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保證數據的動態性、平臺用戶(托運人、司機)的利益,又能降本增效,避免發票虛開。(2)減少進項抵扣不足。網絡貨運平臺企業的進項抵扣費用,可以包括:油費、通行費、保險費、車輛折舊費、車輛維修保養費、司機的食宿費等。以上費用需要開具正規的增值稅發票才能當做進項抵扣費用,但是在很多傳統貨運企業或者是部分網絡貨運平臺企業只能收到司機提交的部分正規發票,導致很多費用沒法進行進項抵扣。網絡貨運平臺企業與傳統物流運輸企業不一樣,要發揮“互聯網+”的數字貨運特色,數字貨運把物流產業鏈、技術鏈、供應鏈進行多鏈融合。僅是網絡貨運平臺的APP是不足以做好全鏈路服務的,還需要聯合擁有5G、AI、物聯網技術的企業共同開發APP。信息的交互共享才能讓網絡貨運平臺上的每筆業務往來痕跡都清晰明了,進而避免虛開發票的進項抵扣問題。多個互聯網企業共同合作,把加油平臺、通行平臺、保險平臺等整合起來,把人、車、油、服務保障進行精準匹配,司機可以在APP上定位尋找相應加油站加油,保障油品的前提下,網絡貨運平臺企業可以通過加油優惠讓司機愿意選擇APP上提供的加油服務,同時還能出具正規發票,使企業能很好掌控油費進項。同理,APP上可以提供其他功能服務,既能保障高質服務又能確保正規進項發票,政企信息共享、掌握業務的實時動態,規避稅務不合理經營狀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