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新聞傳媒中心共同富裕主題報道探索體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_何 用
何 用
紹興市新聞傳媒中心
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浙江的光榮使命,是重大政治責任,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2021年5月20日,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吹響號角,如何抓住“共同富裕一年間”這一重要宣傳節點,講好紹興共富“好故事”、傳播紹興共富“好聲音”、展示紹興共富“好風景”?作為浙江省首家實施報業和廣電融合改革的地市級新聞媒體,紹興市新聞傳媒中心進行了探索和實踐,通過全媒體聯動、全平臺協同,認真組織開展《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間》主題報道和“走一線 看共富”全媒體新聞行動。自2022年5月報道啟動以來,已刊發各類報道400余篇(件),其中報紙特刊(專版)40余個,廣播電視專題11個,新媒體集納專題和互動產品8個,生動展示共富背景下的紹興高質量發展成果。
紹興市新聞傳媒中心深刻領會共同富裕主題報道的重大意義,高站位謀劃。如紹興日報《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間》在頭版、要聞版、知行版等重要版面、重要位置開設專欄、推出專題報道(理論文章),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做好共富報道,唱響共富最強音。電視開設了《共富服務進行時》《建設美麗城鎮 推進共同富裕》走進基層尋找共富典型,并結合方言節目推出《開心老太尋富記·尋找阿富哥》。
把握“時度效”,營造宣傳氛圍。2022年5月20日,紹興市新聞傳媒中心重磅推出由總編輯帶隊的首個“走一線 看共富”全媒體新聞行動特別報道《儒岙:站在詩路之巔》,報道以“頭版倒頭條通欄+標題壓圖+二維碼+欄目報花”的形式,并配以開欄的話,濃墨重彩拉開《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間》專題專欄報道序幕。截至10月,“走一線 看共富”全媒體新聞行動已經開展12次,刊發全媒體報道60余篇。
注重“聯動性”,形成宣傳陣勢。紹興日報還以特刊形式加強地方聯動,如2021年9月紹興日報推出“鍛造五張‘金名片’譜寫共富新篇章”特刊,8個專版圍繞“再造產業大平臺”“整體智治新格局”“集群產業動能足”“活力樞紐幸福城”等8個維度,集中展示上虞“共富經”。這一特刊發揮連鎖效應,助推柯橋、諸暨等相繼謀劃推出共富特刊,進一步提增全市域共富的宣傳氛圍。
聚焦“全媒體”,強化宣傳效果。由中心領導帶隊蹲點,年輕記者“唱主角”,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客戶端等一同發力,成為共富報道的一個特點。如《三界無界 始寧長寧》這組報道,各媒體抓住嵊州市三界鎮作為紹興建設高水平網絡大城市一個重要節點的“新聞眼”,就如何發揮好相鄰協同優勢,致力打造紹興市區聯結嵊州市、新昌縣的新樞紐展開深入報道,結合各自媒體定位創作個性化新聞產品。隨著共富報道的持續推進,報道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日益提升,主動來聯系采訪的鄉鎮、街道越來越多。
紹興市新聞傳媒中心把《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間》主題報道作為服務基層的重要抓手,聚焦基層好舉措、好經驗,在新聞性中體現服務性,實現新聞價值與社會價值雙贏,策劃推出以服務推動部門共富工作為落腳點的欄目報道,明確了欄目策劃主旨、報道基調、操作思路。經過前期充分摸排、梳理,紹興日報編輯部從全市5大領域28組100余個共富典型中,按照代表性、先進性要求選擇由市級部門牽頭實施的30余個共富試點(樣本),再由記者對30余個樣本進行踩點確認,鎖定其中20個具有操作性的樣本開展采訪。
紹興日報整組策劃報道以“通訊+手記”的形式在頭版顯著位置呈現,2021年5月23日刊發首篇,至今已刊發40多篇,《公交帶貨出深山》《平民慈善,撐起一片艷陽天》《“駐”進百姓心坎里》等一批報道既接地氣又聚人氣,還傳播了好經驗,推動了共富工作。
如《蘇醒的小村老宅》,2021年4月,諸暨市浬浦鎮被列為紹興市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先行鎮,五美村也成為全市首批宅改試點村之一。宅改試點到底怎么干?村民愿不愿意參與?改革滿意度怎么樣?記者通過一位親歷宅改村民的視角回答了這些問題,在解疑釋惑中達成更廣泛的宅改共識,從而促進宅改機制進一步優化完善,為共富行動提供更堅實的制度支撐。
紹興市新聞傳媒中心把共富主題報道作為實戰練兵的重要載體,結合“走基層 強四力”活動,創新創優,努力推出獨家、鮮活好報道。
如紹興日報建立“中心領導+首席編輯+記者”項目機制,發揮“傳幫帶”作用,為年輕記者參與主題報道搭建平臺。“走一線 看共富”全媒體新聞行動特別報道規格高、體量大,每一次采寫,都是一次高強度練兵行動。各編輯部抓住機會,讓年輕記者挑重擔,讓他們從行動中受益,也激發了其他記者參與主題報道的積極性。
“越牛新聞”客戶端則培養小編的新媒互動意識,開發的“越牛共富農場”平臺以“沙溪桃園公益助農項目”為支點,以點滴善意聚力共富,讓年輕采編人員來當越牛共富農場的“店小二”,見證了媒體融合如何解鎖共富新模式的始末——24小時內,16362位網友成為越牛農場主;短短一周,25606位農場主成功認購土地;桃園水蜜桃成熟后,1萬斤水蜜桃送往遍及全國16個省市的“越牛農場主”,為農戶增收10余萬元。半年來,“共富農場”的日程排得滿滿當當,“店小二”(年輕小編們)忙得不亦樂乎,去年7月“種桃子”(送水蜜桃),8月“養走地雞”(送土雞煲),9月“養牛”(送鮮牛奶),10月“種稻”(送大米)……
此外,中心及時召開多個業務研討會,讓創作人員分享采寫體會及經驗。如讓一個年輕記者當研討會主講,用講故事的方式,呈現了《“陶堰味”誕生記》,娓娓道出一個“浙里興村(治村)”的共富好樣本,獲得朋友圈大批點贊……這些創新舉措,讓記者實實在在在踐行“四力”中收獲滿足感、成就感,并為今后的成長汲取養分。
在這一主題報道中,我們深刻感受到媒體融合的合力與魅力,從工作部署看,整體報道謀劃融宏觀、中觀、微觀于一體,具有體系性,策劃主題清晰,可操作性強;從執行效果看,平臺協同、采編聯動,結合“傳幫帶”,方案執行不走樣、不變形;從呈現方式看,重點突出、亮點紛呈,充分運用文字、聲音、圖像元素,結合二維碼,注重融媒體表達,多元展示一年來紹興各地推進示范區建設取得的成就,較好發揮了黨媒主題報道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