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陳 巖,李 霖,耿 偉
(徐州醫科大學 醫學信息與工程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
由于現代人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變化,各大健康問題愈演愈烈,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的發病率也逐漸上升。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委員會(KDIGO)認為,除了一般藥物治療以外,對慢性腎臟病患者進行定期隨訪、飲食規劃以及生活方式指導等有效綜合管理,能延緩他們病情惡化的進程,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著重大意義[1-4]。因此,開展健康篩查、定期隨訪以及生活指導的工作對改善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治療效果顯得至關重要。
根據調查顯示,普通大眾對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較低,部分慢性腎臟病患者對個人病情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自我管理能力,故APP中應設計健康篩查和隨訪管理功能,能夠使患者清晰定位個人的健康狀況,并通過隨訪人員對患者病情進行隨訪管理,從而進一步讓患者知曉病情發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節約醫療成本。同時,線下問診、買藥等環節繁瑣復雜,而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以Android系統為基礎,突破了傳統醫院資源的區域限制,給患者帶來更加簡便的線上就醫服務。
此外,在服務過程中,由于患者無法直接與醫生、藥師面對面溝通,相關信息真假難辨,整個過程缺乏安全性,因此該APP需要確保服務過程透明化,向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清楚展示各個服務環節的真實信息,并嘗試開發人文關懷模式,發布大量醫院資訊與教育文章,注重軟件的實用性及可接受性。
當前隨訪醫療APP購買主體主要以醫療機構為主,因此對于各大醫院來說,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的功能開發不僅僅需要構建專家醫生與患者一對一交流咨詢的平臺,實現醫院與患者之間的信息實時共享,還需要建立與患者的個人電子健康管理檔案系統,當患者復查就診時臨床醫生能夠清楚了解每個患者當前的健康狀況,并為患者制定合適的診療方案。
與此同時,醫院隨訪人員需通過患者的診療情況進行清晰的隨訪跟蹤,并將隨訪情況反饋給醫院,以便于在后期醫生能夠精準地對患者進行診療分析。
E-R 圖是一種表示實體、屬性及其相互之間關系的數據模型。“以患者為中心”的軟件結構E-R圖如圖1所示。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軟件是“以患者為中心”的軟件結構體系,主要面向患者、醫生、隨訪人員以及管理員四個對象,并且彼此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必然聯系。患者擁有用戶信息以及健康檔案,醫生對患者進行病情分析管理,隨訪人員對患者開展隨訪跟蹤管理,管理員對數據庫中的一系列信息進行增刪改查。

圖1 “以患者為中心”的軟件結構E-R圖
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患者端功能主要負責患者的登錄注冊以及各個功能模塊的運行設計,主要包括用戶登錄注冊模塊、患者個人中心模塊、一對一交流模塊、篩查就診模塊以及人文關懷模塊。
用戶登錄注冊模塊:主要分為患者與醫生兩個用戶角色界面,分別進行對應信息的注冊與登錄操作。
患者個人中心模塊:根據患者填寫的具體個人信息,系統自動整理患者的個人信息并實現患者對個人信息的查詢與管理。
一對一交流模塊:主要用于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與醫生之間的一對一信息溝通,具有線上在線問診和電話咨詢功能,以實現患者和專家之間的日常問診和信息交流功能。
篩查就診模塊:患者輸入個人指標信息,信息系統基于指標信息對患者開展慢性腎臟病風險評價,按照結論劃分為不同等級[5],患者可同時了解、查詢擁有資質認證的醫生,并選擇醫生就診,醫院可就醫生的診斷結果對患者進行隨訪跟蹤管理。
線上購藥模塊:患者可線上購買醫囑藥物,隨后醫院進行配送工作,患者可查詢藥物的預計配送日期,實時提示藥物配送運輸狀況。
人文關懷模塊:主要包括視覺呈現、智能提示和教育文章推送三部分,合理規范頁面元素,呈現適用于任何群體的界面視覺體驗,并具有用藥警示和就診隨訪提示等功能,同時推送有關慢性腎臟病的教育文章,向患者科普疾病知識,鼓勵患者保持積極心態。
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醫院端的運行管理功能主要負責對APP數據信息的實時管理和對技術的服務及維護,核心應用部分包括用戶信息管理模塊、推送管理模塊、藥物配送管理模塊、患者檔案管理模塊和隨訪管理模塊。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功能模塊設計如圖2所示。

圖2 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功能模塊設計
用戶信息管理模塊:主要負責管理患者和醫生的個人信息,對醫生資質證明方面進行嚴密的監督審查,并完成對各類信息的統計管理工作。
推送管理模塊:主要負責對手機APP客戶端中推送文章欄目進行自動分類、添加、編輯、發布、推送等,及時有效地推送慢性腎臟病的最新資訊,幫助患者快速了解慢性腎臟病的相關小知識[6]。
藥物配送管理模塊:醫院通過獲取患者端線上購藥的信息,對患者所購藥物進行信息管理與配送監督管理。
患者檔案管理模塊:醫院通過查詢患者的檢查分析報告以及個人健康信息,按日期先后存檔管理[4],為以后進一步診斷或檢查分析提供依據。
隨訪管理模塊:隨訪人員通過對患者病情進行隨訪跟蹤,提供各種健康教育渠道以增加患者對慢性腎臟病的認知度,以便于對就診不便的患者進行更準確、高效的跟蹤管理。
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以Android Studio為開發工具,見表1所列,相比于Eclipse,Android Studio具有諸多優點,充分發揮了運行速度快、智能識別、虛擬速度快和可跨平臺的優勢[7,8]。系統開發環境為JDK、Android Studio SDK以及Android Studio[9]。

表1 Android Studio與Eclipse的功能比較
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系統以SQL Server 2019作為服務器端數據庫, 其支持語言為SQL。相較于MySQL數據庫與Oracle數據庫,SQL Server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便宜、適合分布式組織的可伸縮性、優良的數據倉庫以及對數據管理分析的靈活性等特點。雖然SQL Server不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兼容性,但適用于中小型項目,能滿足醫院人事管理系統的基本需求[4]。
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主要采用B/S體系架構,用戶通過客戶端APP發送請求,隨后將請求傳輸至Web服務器端,服務器端進行業務邏輯處理,并在數據庫服務端查詢數據,查詢完畢返回數據請求至Web服務器端,最后返回至客戶端。系統架構如圖3所示。

圖3 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的整體架構
以用戶信息表、購藥訂單信息表內容為典型用例,數據表中的各數據字段的含義及其具體數據含義見表2~表3所列。

表2 用戶信息表結構

表3 購藥訂單信息表結構
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在用戶注冊登錄界面中,分別設立兩個用戶角色:醫生與患者。選擇角色后可進行注冊與登錄, 輸入正確的用戶個人信息,并將數據存儲在數據庫中,以便后續管理。詳細界面設計如圖4所示。

圖4 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用戶登錄注冊界面設計
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通過患者個人填寫的健康信息進行病情風險評估,對可能患有慢性腎臟病風險的群體開展輔助治療,對患有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進行預約問診。詳細界面設計如圖5所示。

圖5 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篩查就診界面
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首先要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以增強患者對慢性腎臟病的認知度,并增加就診依從性;其次,采用線上隨訪的形式,能夠對就診不便的患者進行更準確、高效的跟蹤管理,從而有助于患者慢性腎臟病的治愈;最后,建立“治療—康復—長期護理”三級診療體系,為患者就診提供更加完備快捷的服務。此診療體系將綜合二甲醫院、基層醫院和社區醫院之間實現高效連接,保障不同地區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管理,緩解患者就診不便的情況[2]。詳細流程實現如圖6所示。

圖6 隨訪管理實現流程
如今,由于電子信息技術與移動APP等多方面技術的高速發展,設計的慢性腎臟病隨訪移動APP能夠讓每位患者隨時隨地與醫院實現信息交流共享,并且準確地獲取病情變化,將個人健康信息的覆蓋范圍從醫院擴展至家庭,從而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0]。與此同時,采用移動APP進行醫院的服務監督管理和信息的管理,使服務過程更透明化、數據更真實化,這給醫療科學治療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