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要武,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教學研究中心思想政治學科室主任。天津市教材委員會思想政治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思想政治)教材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員;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培訓專家組成員;中國教育學會中學德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教育學會理事,天津市教育學會中學德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
政治引導是思想政治課的基本功能。新時代高中思想政治課肩負著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的歷史使命,是傳承弘揚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主陣地。教師要依據國家課程實施的要求,立足課堂,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核心要義的理解,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以生動的史實感動學生,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政治課活動型課程中,激發學生斗志,引導學生在感悟中國共產黨歷史偉業的過程中,體悟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強大力量。
一、感悟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思想偉力
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不懈奮斗史、思想探索史、自生建設史。百年歷程,是中國共產黨建立豐功偉績的歷程,也是創造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的歷程。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再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直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
2021年9月29日,黨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本質內核是理想信念,主題是斗爭和奮斗,基調是犧牲奉獻,高尚品格是創新創造,政治本色是為公為民。
歷史創造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歷史前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形成的“紅船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中具有開創性作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形成的一系列精神是堅定社會主義必
勝信念的精神基礎;偉大改革開放精神,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所形成的精神圖譜,展現了黨帶領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奮斗姿態和風采。
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集中彰顯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彰顯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傳承弘揚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關鍵課程
高中思想政治課重在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其課程性質決定了它是傳承弘揚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關鍵課程,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的主陣地。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是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其中政治認同是其他素養的內在靈魂和共同標識。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指出,具有政治認同素養的學生要能夠“擁護黨的領導,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因此,教師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在對黨史的感悟中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性質和根本宗旨,在新時代偉大的社會實踐中理解黨的中心任務,繼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從而高度認同黨的領導,形成對中國共產黨在情感和意識上的歸屬感,堅守政治信仰,堅定政治認同。
高中階段的思想政治、語文和歷史課都屬于意識形態課程,在塑造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中,思想政治課是核心課程、語文課是重要課程、歷史課是重要載體。可見,高中思想政治課在傳承弘揚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極其重要。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有系統大量的黨史教育資源,尤其是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練地概述了中國共產黨歷史,闡述了黨的形成和發展,體現了歷史和偉大精神的高度統一,蘊含和承載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全部內涵。例如:教材包括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偉大的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等內容,為學生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奠定了豐實的政治性和學理性基礎。另外,在其他的必修和選擇性必修教材中,也結合不同的教育教學主題,融入了大量的黨史內容和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偉大精神。
因此,無論從高中階段不同學科的性質比較上看,還是從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內容設置上看,高中思想政治課一定是傳承弘揚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關鍵課程。
三、發揮關鍵課程作用,根植紅色基因
為培育以政治認同為核心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不斷實現提高學生政治素質的目標,要從高中學生思想活動和行為方式的多樣性、可塑性的特點出發,著力改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使教學在師生互動、開放民主的氛圍中進行,讓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的活動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力量,充分體現思想政治課“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育人效能。
(一)遵照國家課程要求,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講深”
教育部頒布的《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提出,思想政治課是落實革命傳統教育的核心課程,要全面反映革命傳統主要內容,注意對思想內涵的深刻解讀。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是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高度凝練,體現了革命傳統的連續性、延展性和時代性。
教師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講深”,就要遵照國家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要求,依據國家統編教材,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堅持政治性與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圍繞中國共產黨的專題教育內容,結合共產黨人的英雄事跡,革命人物的名言名句和重要論述等內容設置引領性“議題”,引導學生在探索歷史中明確方向,在思辨交流中確認觀點,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所蘊含的深刻要義,體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和中國共產黨人強大的人格力量。
深度學習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圍繞著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從深度學習的特點看,教師把課“講深”,是學生最終實現深度學習的重要條件。以下,結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學與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教材片段,談一談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講深”的教學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學與文化》教材片段
基于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新課程高中思想政治課特別強調要構建“活動型”學科課程,以引導學生深度學習,也就是說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活動”是其實現深度學習、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活動”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思維活動”,一類是“社會實踐活動”。教材里的“閱讀與思考”欄目(如圖),是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思維活動”的主要文本載體;教材中的“綜合探究”課,則是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提示。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深入分析“閱讀與思考”的過程,是學生參與“思維活動”的表現,也是學生在思辨和體驗中實現深度學習的過程。因此,運用“閱讀與思考”所提供的文本資源,既有助于教師把道理“講深”,又有助于學生把道理“學深”。
策略一: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情境”,是把道理“講深”的基礎。一般情況下,“閱讀與思考”第一部分文本呈現的是“情境”。在以上教材片段示例中,學生通過淺層閱讀,會對“紅船精神”的基本內涵形成初步認識,會初步懂得“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之源。然而,學生這些認知的獲得是不夠深刻的,要實現對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深入感悟,學生還需要在教師指導下進入“閱讀與思考”中的第二部分文本,即基于“情境”而提出的“任務、議題或問題”上來。
策略二:啟發學生積極回應相關“任務或議題”,是把道理“講深”的關鍵。在這里,學生要依據問題指向,圍繞“紅船精神”查閱相關資料,理清歷史脈絡尋找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形成和發展軌跡,期間學生會與無數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相遇,會在一幅幅革命文物的圖片前矚目凝視……在這些過程中,學生的思緒會跨越歷史時空,與革命先輩們展開了一次心靈上的真切溝通,由此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不再是留在學生記憶中的一行行簡單的文字,而是以一段段包含歷史溫度的革命故事、一篇篇感人的英雄事跡深深地鐫刻在學生的靈魂深處,在學生的精神世界里埋下鮮艷的紅色基因,為提高思想認識、政治覺悟,堅定理想信念,培養高尚品德奠定價值基礎。
(二)挖掘課程資源,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講透”
優質的課程資源是形成課程影響力的重要基礎。思想政治課的本質是講道理,但是教師不能脫離歷史和社會現實把道理講得枯燥乏味,從理論到理論,用一個觀點詮釋另一個觀點,把思想政治課講得僵化而晦澀。因此,教師要在改進教學方式的基礎上,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開發和運用優質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豐富、生動的真實事件的體悟中,認同馬克思主義之道,認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借助優質的課程資源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講透”。
以下從兩個視角,談一談怎樣挖掘課程資源,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講透”。
第一,運用好教材中的優質資源,是“講透”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基礎。
我國的教材是黨和國家意志的體現。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求,體現中國和中華民族風格,體現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體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體現人類文化知識積累和創新成果。教材是國家事權,深刻影響著國家人才培養,我國的教材集中體現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支撐。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材在內容編寫上充分體現了課程的思想性、科學性、時代性、系統性和指導性,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發揮著關鍵課程的奠基作用。因此,教師依循教材結構和內容,運用好教材中的優質資源,是“講透”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基礎。
改革開放精神,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所形成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內容。以下結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的改革開放”的教學內容,談談教材中的輔助資源在幫助學生深刻感悟“改革開放精神”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已經幾十年,對于現階段的高中學生來講,改革開放以及所形成的“改革開放精神”只是教科書上一段文字描述,缺乏歷史情感的認同。與此同時,高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理性思維意識都較初中階段有了極大提升,他們有基于史實形成獨立思考的意愿,也愿意通過查閱歷史數據、歷史事件等重要史實資源,進而對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所發生的重要歷史時刻、重大標志性會議形成全面而準確的認識和理解。基于此,在教材正文闡述偉大的改革開放的理論后,設置了輔助文“相關鏈接”,作為教學補充資源提供給學生,供學生參考、探索和感悟改革開放在新中國發展史上的偉大意義。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材片段
以上資源,是對教材正文論述的有益補充,也充分滿足了學生的認知需求,學生通過閱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三中全會簡要回顧”不僅能梳理出改革開放的歷史發展軌跡,而且能從“中心議題”的變化中感悟到偉大的中國智慧以及中國共產黨在推進國家進步的征程中所發揮的戰略指引作用。學生也會因此體悟到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材資源的有效運用,在“講透”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上發揮著重大功效。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實踐、探索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一特定的歷史時期中所形成開拓創新、勇于擔當、開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品格一定會形成深刻的理解和堅定的認同。
第二,選用主流媒體的優質資源,是“講透”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途徑。
任何國家、任何社會,其主流意識形態都是一元的。如果缺少正確的理論支撐,主流意識形態的大廈就會傾覆。新時代,我國主流媒體堅持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心同德、同向同步,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和使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我國主流媒體的主旨與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性質高度契合,主流媒體的官方網站以及所制作的反映時代發展,體現時代進步的各類音(視)頻資源,體現了政治性和權威性的高度統一。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適切地引用主流媒體資源,是立足時代發展“講透”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途徑。
(三)深入社會實踐,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講活”
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實踐大課堂結合起來,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講活”。中國共產黨精神是在偉大的歷史實踐中形成并不斷發展的,具有高度的實踐性。這就要求思想政治課在傳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時,不要止于課堂,不要止于理論的灌輸和宣傳,還要將深邃的理論思辨和生動的實踐體悟結合起來。
教師要結合黨在不同時期的奮斗史,帶領學生參觀革命文物、遺址、紀念場館,在對革命圣地、舊址與紀念設施以及革命英雄遺留下來的物品的認知和體驗中,感悟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核心要義,從而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講活”。
教師要教育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繼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的紅色基因,把自身奮斗的具體目標同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結合起來。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做傳承弘揚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踐行者,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