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梅 王宇翔


摘要 內鄉(xiāng)縣衙有兩棵丹桂樹,有七百多年的樹齡。根據(jù)部分年份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記錄與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氣象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分析,研究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與日最高氣溫的關系。結果顯示:(1)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開始日期后2~11 d,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開花時間Y與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開始日期X為極顯著的直線相關關系,回歸關系式為Y=10.369+0.9295X。(2)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日最高氣溫≤23.5 ℃負有效積溫≤48.9 ℃·d,其后內鄉(xiāng)縣衙丹桂開花為非最后一批次;日最高氣溫≤23.5 ℃負有效積溫≥101.1 ℃·d,其后內鄉(xiāng)縣衙丹桂開花為最后一批次;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每年有2~4個,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每年開花2~4批次的記錄占比極高,兩者相關關系密切。
關鍵詞 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日最高氣溫;負有效積溫
中圖分類號:Q949.77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3)12–0-03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ering Time and Temperature of Osmanthus Trees In Neixiang County Yamen
Zhang Li-mei et al(Nany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Nanyang, Henan 473000)
Abstract There were two osmanthus trees in the Neixiang County Government, which were over 700 years old. Based on the flowering records of osmanthus trees in some years in Neixiang County and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Neixiang County Meteorological Station, a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owering of osmanthus trees in Neixiang County and th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2 to 11 d after the start date of th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of 23.5 ℃ of the low temperature process, the trees in Neixiang county bloom, the flowering time Y and the beginning date X of th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of 23.5 ℃, and th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was Y=10.369+0.9295X. (2) Th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of Neixiang County weather station was 23.5 ℃ negativ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48.9 ℃·d, then the flowering was not the last batch; th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was 23.5 ℃ negativ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101.1 ℃·d, then the flowering of Neixiang county was the last batch; th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was 2~4 per year, and the record of 2~4 batches of flowering is extremely high, and the two were closely related.
Key words Neixiang County Government; Dangui tree; Blossoming;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Negativ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內鄉(xiāng)縣衙有兩棵丹桂樹,分別位于夫子院和三省堂,有七百多年樹齡,見證了內鄉(xiāng)縣衙悠久的歷史,是一級保護的“古樹名木”。清康熙十九年(1680),內鄉(xiāng)知縣高以永面對三省堂門前丹桂樹,題寫了一副著名的楹聯(lián):“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此楹聯(lián)自此懸掛在三省堂門前,影響至今,堪稱內鄉(xiāng)縣衙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也是各級官員最經(jīng)典的座右銘[1-3]。
研究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每年多批次開花的氣溫指標,可以預測開花批次和時間,為賞花旅游服務提供技術支撐[4-5]。
近年來,有學者做過類似的研究。王玉勤等[6]做過類似的年份逐日最低氣溫及啟動低溫日期和開花時間的對應關系圖解,但沒有做出多年啟動低溫日期和開花時間的相關關系圖,且啟動溫度采用的是日最低氣溫;王宇翔等[7]得出南陽丹桂開花前的氣溫指標采用的是日最高氣溫,基于2016—2021年的數(shù)據(jù),各年日最高氣溫低于23.0、23.5 ℃首日是同一天。
基于此,依據(jù)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期的公開新聞報道,分析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與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氣溫數(shù)據(jù),并研究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時間與低溫過程開始日期、開花批次數(shù)與低溫過程個數(shù)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開花資料來源于相關公開新聞報道,記載了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2005、2006、2012、2013、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年共11年的開花批次數(shù)或開花時間。
氣溫資料來源于內鄉(xiāng)縣氣象站,統(tǒng)計了歷年8月1日—11月20日期間的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日,將間隔≤5 d的低溫日統(tǒng)計為1個低溫過程,每個低溫過程中,第1個低溫日為低溫過程開始日期,最后1個低溫日為低溫過程終止日期;統(tǒng)計每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到結束日期期間負有效積溫。
1.2 研究方法
(1)比較開花批次數(shù)與低溫過程個數(shù),分析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批次的氣溫原因。
(2)比較開花時間與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分析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時間的氣溫原因。
2 結果與分析
2.1 丹桂樹開花批次數(shù)與日最高氣溫≤23.5 ℃的低溫過程個數(shù)的對比分析
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開始日期與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時間歷年情況對比如下:
(1)2005年3個低溫過程,分別為8月18—23日、9月21日—10月6日、10月13日—11月20日,3批次開花記錄,具體開花時間不詳。前2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22.3、48.9 ℃·d,最后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166.9 ℃·d。
(2)2006年4個低溫過程,分別為9月5—7日、9月14日、9月27—29日、10月8日—11月20日,4批次開花記錄,具體開花時間不詳。前3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4.0、1.1、14.3 ℃·d,最后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101.1 ℃·d。
(3)2012年3個低溫過程,分別為9月11日、9月26日、10月8日—11月20日,2批次開花記錄。第1批次開花時間不詳,第2批次開花時間在第2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后6 d。前2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0.9、0.1 ℃·d,最后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186.0 ℃·d。
(4)2013年3個低溫過程,分別為9月8—9日、9月24—27日、10月15日—11月20日,1批次開花記錄。記錄的1批次開花時間在第1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后9 d。前2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5.2、4.1 ℃·d,最后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179.8 ℃·d。
(5)2016年2個低溫過程,分別為9月25—29日、10月7日—11月20日,1批次開花記錄。記錄的1批次開花時間在第1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后4 d。第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7.1 ℃·d,最后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315.5 ℃·d。
(6)2017年2個低溫過程,分別為8月30日—9月5日、9月24日—11月20日,2批次開花記錄。記錄的第1批次開花時間在第1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后8 d,記錄的第2批次開花時間在第2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后3 d。第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19.0 ℃·d,最后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236.0 ℃·d。
(7)2018年2個低溫過程,分別為9月16—27日、10月8日—11月20日,2批次開花記錄。第1批次開花時間在第1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后8 d,第2批次開花時間分別在第2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后11 d。第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13.8 ℃·d,最后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207.6 ℃·d。
(8)2019年2個低溫過程,分別為9月15—19日、10月5日—11月20日,2批次開花記錄。第1批次開花時間在第1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后9 d,第2批次開花時間在第2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后2 d,第1次低溫過程有效積溫11.3 ℃·d,最后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178.8 ℃·d。
(9)2020年3個低溫過程,分別為8月20—21日、9月20—22日、10月2日—11月20日,2批次開花記錄。第1批次開花時間在第1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后6 d,第2批次開花時間在第2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后9 d。前2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分別為1.4、7.2 ℃·d,最后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為199.1 ℃·d。
(10)2021年4個低溫過程,分別為8月26—29日、9月19日、9月26—28日、10月6日—11月20日,1批次開花記錄。記錄的1批次開花時間在第1個低溫過程后11 d。前3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分別為4.2、0.4、1.2 ℃·d,最后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為227.2 ℃·d。
(11)2022年3個低溫過程,分別為8月28—30日、9月20—24日、10月4日—11月20日,2批次開花記錄。記錄的第1批次開花時間在第1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后9 d,第2批次開花時間在第3個低溫過程開始日期后5 d。前2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分別為6.4、2.7 ℃·d,最后1個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為217.3 ℃·d。
2.2 丹桂樹開花批次與日最高氣溫≤
23.5 ℃的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的關系
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2005年第3批、2006年第4批、2017年第2批、2018年第2批次、2018年第2批次開花是最后一批次開花,開花前的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分別為166.9、101.1、105.4、207.6、178.8 ℃·d;歷年低溫過程中2005年第1、2個,2006年前3個,2012年第1個,2017年第1個,2018年第1個,2019年第1個、2020年第1個,2022年第1、第2個低溫過程為非最后一批次開花前的低溫過程,這些低溫過程負有效積溫為0.9~48.9 ℃·d(圖1)。
2.3 丹桂樹開花時間與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開始日期的相關關系
以2012年(1批次)、2013年(1批次)、2016年(1批次)、2017年(2批次)、2018年(2批次)、2019年(2批次)、2020年(2批次)、2021年(1批次)、2022年(2批次)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時間作為縱坐標,分別對應開花時間前最近的2012年第2個,2013年第1個,2016年第1個,2017年第1、第2個,2018年第1、第2個,2019年第1、第2個,2020年第1、第2個,2021年第1個,2022年第1、第3個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開始日期作為橫坐標,做點聚圖(圖2)。計算兩者的相關系數(shù)為0.9838,達到極顯著的水平。
內鄉(xiāng)縣衙丹桂開花時間與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開始日期的間隔日數(shù)為2~11 d。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時間Y與日最高氣溫≤23.5 ℃的低溫過程開始日期X的回歸關系式為:
Y=10.369+0.9295X(1)
式(1)中,Y、X的數(shù)值以1表示8月1日、32表示9月1日、62表示10月1日。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
(1)2005、2006、2017、2018、2019年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2~4個與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2~4批次數(shù)對應完全一致;非最后一批次開花前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負有效積溫≤48.9 ℃·d;最后一批次開花前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負有效積溫≥101.1 ℃·d。
(2)2012、2013、2016、2020、2021年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個數(shù)多于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批次記錄數(shù);現(xiàn)有記錄的開花時間前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負有效積溫≤19.0 ℃·d,符合非最后一批次開花前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負有效積溫范圍;這些年份最后1個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負有效積溫≥179.8 ℃·d,其后沒有開花記錄,按照最后一批次開花前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負有效積溫范圍推斷,這些年份至少有1批次開花為最后一批次開花但沒有得到記錄。
2022年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個數(shù)多于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批次記錄數(shù)。現(xiàn)有2個批次開花記錄,第1批次開花時間前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負有效積溫為6.4 ℃·d,符合非最后一批次開花前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負有效積溫范圍;第2批次開花時間前為第3個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其負有效積溫為217.3 ℃·d,符合最后一批次開花前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負有效積溫范圍;第2個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負有效積溫為2.7 ℃·d,沒有看到有開花的記錄,很可能是丹桂樹的開花量較少而未被報道。
(3)按照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負有效積溫指標判斷所有11個年份,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為2~4個,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每年開花應為2~4批次;現(xiàn)有記錄開花2~4批次的年份占比超過73%,可見“花開二度不為奇”名副其實。
(4)因為現(xiàn)有開花記錄的不完整,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與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的對應關系中還留有空白,需要今后按照規(guī)范進行系統(tǒng)的開花期觀測記錄,對這一部分進行更精細的分析和研究,以確定更精確的指標。
3 結論
(1)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開始日期后2~11 d,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樹開花,開花時間Y與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的開始日期X為極顯著的直線相關關系,回歸關系式為Y=10.369+0.9295X。
(2)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日最高氣溫≤23.5 ℃負有效積溫≤48.9 ℃·d,其后內鄉(xiāng)縣衙丹桂開花為非最后一批次;日最高氣溫≤23.5 ℃負有效積溫≥101.1 ℃·d,其后內鄉(xiāng)縣衙丹桂開花為最后一批次;內鄉(xiāng)縣氣象站日最高氣溫≤23.5 ℃低溫過程每年有2~4個,內鄉(xiāng)縣衙丹桂每年開花2~4批次的記錄占比極高,兩者關系密切。
參考文獻
[1] 白云霞,姜燕敏,強玉華,等.麗水市桂花盛花期與氣象條件的關系研究[J].氣象水文海洋儀器,2022,39(2):35-38.
[2] 包君俏,楊欣潔,周曉燕.紹興地區(qū)桂花花期與氣象條件關系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20(30):45-48.
[3] 陳樂,陳林,王明田.成都市秋桂開花早晚的氣象影響因子分析[J].氣象科技, 2020,48(5):774-778.
[4] 郝日明,張璐,張明娟,等.影響南京地區(qū)桂花秋季開花期變化的關鍵氣候因子研究[J],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2006 (3):31-34.
[5] 闞欣欣,黃瑩,白先達.桂林市桂花花期與氣候因子的關系研究[J].南方農業(yè)學報,2013,44(11):1831-1834.
[6] 王玉勤,胡永紅.上海地區(qū)桂花花期與氣候因子研究[C]//張啟翔.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2011:768-771.
[7] 王宇翔,李樹巖,易偉霞.南陽丹桂開花與氣溫的關系研究[J].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2023,46(3):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