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巧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30)
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通常會為運動員量體裁衣,制定科學系統的訓練計劃,并在運動員訓練期間進行專業細致的指導,促使運動員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不斷提升,努力爭取在各類體育運動賽事中獲得好成績,為學校帶來榮譽。以高校為主體組織體育運動訓練活動,充分利用高校的場地和設施等優勢資源,對運動員的體育精神、運動技能、心理素質進行全面性、全方位的培育,激發運動員的體育運動訓練熱情。即便運動員身體感到疲累,心理也處于亢奮狀態,能夠堅持完成每日訓練任務,運動技能在長期重復性的訓練中真正得到進步和提高,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有效性得到可靠保障,會對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產生積極效應。
體育運動訓練包括體能訓練、技能訓練、戰術訓練等多項內容,由教練員負責對運動員進行科學化、差異化、動態化的指導,不斷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水平,進而達到培養優秀競技體育人才的目標??梢哉J為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運動員從事高難度體育技術動作的基本要素,體育運動訓練中的體能訓練不可或缺,訓練效果更是關系到運動員的專項技能發展。當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達到一定水準之后,教練員會逐漸加大專項技能訓練強度,幫助運動員更好的適應訓練節奏。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加強戰術訓練,使運動員學會節省體能,選擇合適的戰術超越競爭對手,取得更好的成績,這是運動員在體育運動賽事中獲勝的關鍵。為了保證體育運動訓練效果,開展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基本原則:
人體構造十分精密和復雜,各個肢體和器官的功能都會對整個身體機能產生一定影響。要想切實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就要立足于全面性原則編制體育運動訓練內容,突出體現對運動員各項身體機能的訓練,任何層面都不能忽略,以強化體育運動訓練的整體性和有效性,保證訓練效果達到較優水平。運動員的每日訓練項目包括身體機能訓練和專項訓練,二者相輔相成,只有擁有強健的體魄,運動員才能順利執行日常訓練計劃。特別是對自身薄弱環節進行訓練,有利于保持肢體協調靈活,強壯有力,運動員的全面發展將得以真正實現。
針對運動員必須采用專項性原則,通過長時間的訓練,發揮運動員的專項特長,使之對特定運動項目的技能完全掌握,形成肌肉記憶,降低失誤率。同時,熟悉體育運動賽事的規則,了解自己和其他運動員之間的差距,科學積極訓練提高專項成績。
發自內心的熱愛運動,科學系統地參加訓練,要求在高校體育運動訓練中調動運動員的自主性,保證運動員以高度熱情參加日常訓練活動,強化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經常進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哪些地方可以繼續提升,糾正不規范的動作。還要深入挖掘運動員的內在潛能,與運動員相互配合,調整體育運動訓練項目,促進素質技能的有機融合。
基于運動員的個體差異,在其身心承受范疇之內制定個性化的體育運動訓練計劃,幫助運動員更加清晰地認識個體極限,確立個人運動訓練發展目標,實現自我價值。切記不能給運動員施加過重負擔,容易導致運動員超負荷訓練,損害身體機能,這與體育運動訓練目的背道而馳。運用區別性原則對運動員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消除運動員負面情緒,減輕身體負荷,確保運動員日常訓練和生活都能正常進行,身體潛能得到最大化的開發,運動技能穩步上升,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效果會更加趨于理想化。
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使其身心協調健康發展,是體育運動訓練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無論是專業運動員還是高校學生,之所以參與體育運動訓練,原因在于想要擁有健康強健的體魄,取得好的比賽成績。同時高校應該完善安全防護設施,創造安全的體育運動訓練場地,向高校學生滲透安全意識和健康知識,指導體育運動技巧,盡可能防范在體育運動訓練中受傷,展現高校培養競技體育人才的基本職能。
(1)教練員隊伍建設落后。教練員是指導運動員正確規范進行體育運動訓練的體育工作者。據調查顯示,高校教練員與運動員比例在1:6到1:10之間最為合適,而實際上這一數據通常在1:14以上,說明每名教練員要同時指導超過14名運動員,只能采用大班式,時間和精力被分散,在運動員訓練過程中不能及時發現技術動作的錯誤,發揮的指導作用會有所下降;
(2)教練員思想觀念要提高,部分教練員認為檢驗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標準就是運動員的成績,這種想法本身無可厚非,但是教練員在組織體育運動訓練項目時非常容易忽視運動員的身心狀態,很少與運動員溝通,自顧自的改變訓練任務和訓練強度,這樣很難調動運動員的主動性。運動員產生抗拒情緒,本可以高效完成的訓練計劃被延誤,甚至敷衍了事,無法達成預期訓練目標。此外,教練員對運動員身體素質的掌握不夠清晰和全面,設計的訓練計劃大同小異,不但身體素質優秀的運動員內在潛力難以有效開發出來,而且身體素質稍弱的運動員在規定時間內無法完成全部訓練任務,每天的身體疲勞逐漸累積,長期發展可能會影響運動員的身體健康;
(3)教練員的綜合素質要提高。縱觀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現狀來看,教練員綜合素質可以認為是影響運動員訓練效果的關鍵因素,而我國高校教練員隊伍中本校體育教師占據絕大部分比例。教練員本身并未參與過高水平運動訓練,對于體育運動訓練的了解不是很專業系統。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中比較常用的是金字塔模式,高校教練員屬于基層結構,缺乏訓練經驗。
有相當一部分運動員的體育運動訓練自主性有待提高,尚未明確意識到體育運動訓練需要長期堅持才能看到成績,參加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個人成績沒有明顯進步,覺得之前的努力都白白浪費,接下來的訓練以消極態度參與,訓練效果可想而知會遭到削弱。還有些運動員沒有樹立清晰的訓練比賽目標,教練員與運動員之間的溝通要及時,運動員參與體育運動訓練的態度不端正,高校在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過程中會遇到更多困難。另外,有些運動員的體育精神有待重塑,以往學習和生活中形成了較強的依賴心理,遇到問題不能果斷解決,首先想到的是放棄。體育運動訓練如同逆水行舟,抱著這樣的心理參與訓練,運動員很難取得好成績,對于教練員而言,轉變運動員的訓練態度,塑造運動員體育精神,是一個重大挑戰。
種類健全、數量充足的體育運動訓練設施是運動員日常訓練穩定高效開展的必要保障。我國高校在訓練設施購置上下足了功夫,經??梢钥吹接柧殘鲳^中運動員熱火朝天的訓練,可是在設施維護保養方面投入力度較小。有些訓練設施因使用時間過長、維修不及時而無法正常使用,還有部分訓練設施老化現象較為嚴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給運動員帶來了較高的安全風險。運動員在使用這些設施時心存顧慮,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最佳水平,致使教練員對運動員訓練效果缺乏準確把握,進而影響到了體育運動訓練計劃的制定。新型運動器械通常需要花費高昂的資金引進,出于節約成本的考量,在高校體育運動訓練場館很難看到最新型號的運動器械,有些訓練設施型號老舊,運動員不能心無旁騖地運用,限制了競技體育項目的創新發展。
保障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按照規定計劃開展需要有完善的運動隊管理體系,雖然我國各大高校根據相應政策條款制定了相對健全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運動隊管理體系,但是在細節方面仍有缺失,在實際工作開展中仍需摸索前進,加大了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為運動員選拔和教練員隊伍建設方面,仍有較大的改進和提升空間。從高校學生群體中挑選運動員時,通常以身體素質和運動天賦作為唯一標準,沒有考察運動員是否具有堅定信念和遠大理想,在高校運動隊中有些運動員面對繁重的訓練任務產生了畏難情緒,不能以高度專注的態度投入其中,高校資源遭到了浪費。教練員在體育運動訓練活動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高校運動隊的教練員大多來源于體育教師隊伍,肩負著體育運動訓練和體育教學的雙重職責,無暇研究和創新體育運動訓練模式。陳舊的訓練內容和訓練方式制約了運動員訓練積極性的提高,這種情況下運動員很難出成績,對于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有效性造成了負面影響。
要想保證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有效開展,必須建立一支專業性強、責任心重的教練員隊伍。通過強化教練員的專業素質和執教能力,營造良性競爭氛圍,促進體育運動訓練模式和方法的不斷更新,實現對運動員綜合能力的全面培育。首先,適當提高教練員的薪酬;其次,扭轉教練員的思想觀念,加強與運動員的溝通,在運動員訓練過程中認真觀察,基于對運動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充分尊重運動員的個體差異及訓練發展需求,幫助運動員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育運動訓練計劃,逐步達成改造身體機能、精通運動技能的目標,增加運動員參與體育運動訓練的主觀能動性;最后,定期組織教練員培訓活動,安排教練員進行經驗交流,根據運動員體育運動訓練效果對教練員實施獎勵,增強教練員的自我激勵,嚴格履行崗位責任,制定更具針對性的體育運動訓練計劃,為運動員職業發展增添助力。
為了改善運動員在體育運動訓練中態度被動的局面,高校教練員要注重體育運動訓練模式的變革,激發運動員訓練熱情,使其正確認識體育運動訓練對自身職業發展的作用,將訓練計劃堅持到底。引導運動員的思想價值觀念,鼓勵運動員積極參與各級體育運動賽事,從中感受競技體育的魅力,培養運動員的自信心。教練員可以組織運動員觀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影視作品,感悟競技體育精神,不失為激發運動員體育運動訓練熱情的有效舉措。例如,最新上映的《奪冠》,客觀反映了中國女排精神,會對運動員產生極大的鼓舞。
強大的心理素質是運動員必須具備的優秀品質,面對著艱苦繁重的體育運動訓練任務,運動員可能會因為成績不理想而感到失落,在后續的訓練活動中參與熱情下降,產生焦慮、不自信的心理,體育運動訓練的有效性因而受到影響。加強對運動員心理素質的訓練,與運動員共同分析每一次的成敗得失,增強運動員的抗挫折能力,使其始終保持一個平穩的、健康的心理狀態,不因一時失敗而氣餒,也不會沾沾自喜于一時的好成績。這樣運動員才能認真完成每一次的訓練任務,身體素質達到最佳狀態,身心得以協調發展。
高校現行的體育運動訓練模式急需加以優化,當務之急是打造集專業、職業、業余為一體的多元互補訓練體系,對競技體育人才進行個性化培育,提高運動員的訓練積極性。具體措施為:嚴格管理教練員和運動員隊伍,落實專業訓練計劃,不斷充盈專業競技體育后備人才隊伍。同時教練員應該立足于運動員的特長和優勢制定體育運動訓練計劃,使運動員從客觀角度認識自我,在訓練過程中學會贊賞、接受批評,擺脫不良心理問題的侵襲,形成健全獨立人格,找到人生的方向。比如說,在平時訓練中,個別運動員平衡能力比較差,常規訓練一小會兒就出現呼吸急促、頭暈眼花、肢體動作不協調的狀況,進而產生焦慮、緊張的心理。對此,教練員要結合運動員的個體需求,對其身體協調能力、平衡能力進行差異化的訓練,并輔以少量的擺動技術訓練,提高運動員的適應力,使之順利跟上訓練進度。
訓練設施作為影響運動員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核心要素,理應保證其健全性和專業性,訓練設施的引進和維護需要引起高校的充分重視。一方面,加快對體育運動訓練設施的建設進程,購置國內外競技項目中專用的新型運動器材,定期對場地器材進行檢查、維修與保養,安排專人負責相關工作,將日常性檢修和固定檢修相結合,破損嚴重、型號落后的設施要及時更換,并做好訓練設施和場地的清潔工作,以保證訓練場地的干凈整潔,降低意外事故風險;另一方面,高校應該根據體育項目特征合理選擇體育運動訓練場地。例如,對于一些跑動比較激烈的體育項目,應該選擇地面平整塑膠場地進行訓練,防范運動員在體育運動訓練過程中出現摔傷、跌倒等情況,憑借優質的硬件環境,調動運動員訓練動能。
在對高校運動隊的管理方面,我國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以美國為例,已經制定了比較成熟的運動隊管理體系,將體育運動訓練和體育教學完全分離開來,二者之間相互獨立,完全不會干擾到另一項工作的開展。特別是在教練員的選拔和任命上制度嚴明,對教練員的崗位職責有著詳細的論述,指出教練員只需負責運動員的體育運動訓練,不需要參與到高校各個專業的體育教學工作,教練員的工作強度得以減輕,可以全心全意投入體育運動訓練計劃的補充和完善,監督訓練效果,控制訓練質量,給運動員提供及時有效的引導服務,這對我國高校運動隊管理體系的構建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通過對高校教練員和體育教師進行職責分工,提高教練員的專業水準,督促教練員平時加強科研工作,更新體育運動訓練模式,有利于體育運動訓練的長期有效開展。
運動員是高校運動隊的另一個主體,美國高校運動隊在選拔運動員時,會將文化知識和心理素質納入選拔標準,規定入選的大學生運動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對于運動隊內的所有運動員一視同仁,運動員享受的待遇完全相同,平時也會加強相關教育,持續性地提高運動員身心素質和道德水平。我國一直無法妥善解決在校大學生運動員的學訓矛盾,過度關心運動員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發展,忽略了傳統道德文化教育和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這一點我國也需要以美國高校運動隊管理體系為參考,塑造大學生運動員良好的文化素養,培養三觀健全、熱愛祖國、集體榮譽感和道德素質高大學生運動員,以提高體育運動訓練的實效性。
總而言之,提高高校體育運動訓練有效性要做到多管齊下,針對當前影響運動員訓練熱情及訓練效果的因素采取優化措施。主要包括優化教練員隊伍,提升教練員業務水平,制定科學化、差異化的體育運動訓練計劃,增強運動員的訓練熱情,培養運動員體育精神,完善高校體育運動訓練設施,創造良好的訓練環境,加強對高校運動隊的科學管理,選拔合格的大學生運動員,對教練員進行合理分工,從而為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及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