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晨
從美國硅谷銀行宣布倒閉到瑞士信貸遭遇危機,國際金融市場正在經歷一波震蕩。面對當前波謫云詭的外部市場環境,香港金融業凸顯出自身的獨特優勢。
當前的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與2008年崟融危機時已經大不相同。在通朕高企、債務負擔加重、地緣政治矛盾持續和供給側產業鏈重組的大背景下,美歐從需求側政策來穩定宏觀經濟的空間愈來愈有限,要同時實現遏制通脹、維持金融穩定和避免經濟衰退等多重政策目標愈來愈艱難。.美歐銀行風波若進一步發酵擴散,其經濟衰退風險將大幅上升,資本市場的投融資活躍度可能會顯著下降,銀行業也需要進入一個調整恢復、補充資本金的階段。
本輪美歐銀行風波對香港金融業的直接影響很有限。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表示,瑞信在香港的業務規模相對小,目前業務運作正常,耆港金管局和證監會也會密切關注局勢,有信心目前情況不會對香港市場有重大影響0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也指出,瑞信事件對香港金融市場的影響很小。
與美歐不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維護金融穩定、推動金融發展方面有著“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中國正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香港在新發展格局中有著獨特的戰略地位箱角色,是聯通內外循環的窗口、橋梁和超級聯系人。近年來,中國內地加強和完善金融監管,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平穩化解了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也為香港金融穩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香港外匯儲備基礎雄厚,聯彖匯率制度成熟穩固,本地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充裕,金融機構穩健運行,離岸人民幣業務健康發展。香港金管局與中國人民銀行簽訂的優化偵幣互換協議有利于推動香港人民幣資金池進一步深化發展。同時,香港金融體系與內地持續加強了互聯互通機制的建設,包括南北雙向的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和跨境理財通等。香港也在積極探.索把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發展為亞洲主要的國際中央證券存管機構(ICSD),通過香港和內地金融基礎設施機構的連接,為境外投資者提供安全、高效的資產交易渠道。香港金管局的最新回應稱,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經常處理不同商業活動所引申的資金流入和流出,金管局會與金融業界和其他持份者保持密切聯系,推動香港金融市場持續發展。
對于全球金融體系而言,未來最大的挑戰在于金融市場風險與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出現共振。當前,國際金融政治化、武器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此背景下,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需要保持對地緣盛治博弈和金融安全博弈的充分敏感性,全面統籌金融發展與安全。香港應進一步發揮“雙循環”超級聯系人的作用,推動與內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同時聚焦“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引導金融市場更好地配合多極化趨勢下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重組與發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在建設與國際接軌且安全可控的金融基礎設施方面,香港應當發揮引領作用,充分推動金融科技及金融監管科技創新,把握數字貨幣和支付技術革命的機遇,提高涉外金融基礎設施的自主安全可控水平。▲(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環球時報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