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葉明
泰國KohnKaen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對于肺功能比較薄弱的人,練習一些有針對性的瑜伽呼吸方法,能夠幫助他們增大肺活量,改善肺臟的呼吸功能。
腹式呼吸法將鼻子吸入的空氣緩緩注入下腹部,在感到腹部膨脹后,再通過鼻子將氣體緩緩呼出。整個呼吸過程中,保持吸氣與呼氣緊密相接,連續進行,保持身體處于放松狀態。此種方法有利于將停滯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排放出來,對擴大肺活量、降低血壓,以及防止肺部感染有較大的幫助。慢阻肺患者可以躺在床上,在肚臍上放一個重3斤左右的沙袋或者枕頭,用力吸氣將其頂起來,然后呼氣將其放下來。剛開始練習2~3分鐘,然后逐漸增加到每次5~10分鐘。
功效:一是能夠增加膈肌的活動范圍,而膈肌的運動直接影響肺的通氣量;二是擴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擴張,讓更多的氧氣進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也是老年性肺氣腫及其他肺通氣功能障礙的重要康復手段之一;三是減少肺部感染,尤其是降低罹患肺炎的可能;四是可以改善腹部臟器的功能,如改善脾胃功能,舒肝利膽,促進膽汁的分泌等。
縮唇呼氣也稱為吹笛樣呼氣,把嘴唇縮小呈吹笛狀,吸氣時默念“123”,呼氣時默念“123456”,每次3~5分鐘,每天3~5次,以后增加到每次20分鐘。
功效:目的是呼氣時給氣管壁一些阻力,使氣道流速變慢,把管壁撐起,有效延長呼氣時間,利于把肺部的殘氣盡可能地呼干凈。需提醒的是,人體在坐位、直立位時全身放松,橫隔由于重力的關系下降,此時人體吸入的氣體最多,所以建議慢阻肺患者平時多采取坐位、站位,盡量少躺著。
胸式呼吸法選擇自己舒適的姿勢,放松全身,自然呼吸一段時間。采用鼻子呼吸方式,吸氣時胸部緩緩膨出,直到吸滿胸腔不影響呼吸即可。自然吸滿主要指還有繼續吸氣的余地,但繼續吸氣需要用力。呼氣時也是如此,直到胸腔氣體完全呼出,不會出現頭暈或者胸部不適的情況為準。運用鼻子呼吸方式,吸氣和呼氣要保持勻速、平穩、流暢。
功效:可以鎮靜心臟,改善血液循環,對無法集中精神工作的人來說,可以采取這種呼吸方法調節松散的精神狀態。但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胸部的擴張和收縮來完成呼吸的,橫膈膜運動較小,呼吸多集中在肺的上中部,肺的下部由于缺少運動,時間久了會逐漸形成肺泡關閉狀態,進而導致組織萎縮甚至纖維化。
呼吸補泄法當人需要振奮和放松精神時,可以采用內心查數的方式控制吸氣、呼氣和屏氣時間。振奮精神時,從1數到15保持吸氣,從16數到20保持屏氣,從21數到25保持呼氣;放松精神時,從1數到5保持吸氣,從6數到15保持屏氣,從16數到20保持呼氣。
功效:此種方法需張弛有度,利于強化心肺呼吸,鍛煉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