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穎穎 王晶 通訊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打鼾是指在睡眠過程中,由于呼吸道阻塞或振動引起的噪聲現象。打鼾是一種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可能會對慢阻肺患者產生一定的影響。慢阻肺全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特征是氣流受限、呼吸困難和肺功能減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其主要特征是睡眠過程中多次呼吸暫停和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打鼾。此病常伴有白天嗜睡、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
肥胖是打鼾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肥胖會導致咽部脂肪堆積,引起咽部組織松弛和氣道狹窄,從而導致打鼾。
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竇炎、鼻炎等可導致鼻腔阻塞,使空氣通過呼吸道時產生振動而出現打鼾。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腔內鼻中隔的彎曲或移位,可導致鼻腔通氣不暢,引發打鼾。
咽部肌肉松弛或腭扁桃體肥大等因素可引起咽部狹窄或阻塞,導致打鼾。
鼾聲會引起喉部和氣道肌肉的振動,導致氣道狹窄,使呼吸更加困難。打鼾時的口腔和喉部壓力變化可能會導致氣道抵抗增加,使慢阻肺患者的呼吸更加費力。
打鼾聲音的頻率和分貝可能會擾亂慢阻肺患者的睡眠,使其難以進入深度睡眠。夜晚睡眠質量下降可能會加重慢阻肺患者白天的疲勞感和嗜睡,影響生活質量。
打鼾會引起氣道阻塞,使慢阻肺患者的通氣受限,導致氧氣攝入不足。氧合不足可能會導致血氧飽和度下降,加重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難和缺氧癥狀。
打鼾時,呼吸暫停和氣道阻塞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和心臟負荷增加。長期的打鼾和睡眠呼吸暫停可能會增加慢阻肺患者心臟病發作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打鼾可能會干擾慢阻肺患者使用呼吸器和吸入藥物的效果。打鼾會影響睡眠質量,進而減少慢阻肺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調整睡姿,積極減肥,避免刺激物。如打鼾持續時間長、聲音大,并伴有呼吸暫停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評估和治療。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睡眠監測,評估打鼾的嚴重程度和可能的并發癥,以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法,具體治療方案需根據個體情況確定。
2.抗打鼾口腔裝置,這些裝置通常由牙醫定制,可以幫助患者調整下頜位置,增加呼吸道通暢性,減少打鼾發生。
3.CPAP(持續氣道正壓)是一種常見的治療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方法,也可用于治療嚴重打鼾患者。 CPAP 通過一個面罩或鼻罩將氣壓穩定地送入患者的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的通暢性,可減少呼吸暫停和打鼾發生。
對于嚴重打鼾患者,可選擇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方法包括腭扁桃體切除術、懸雍垂切除術、咽部擴張術等,這些手術旨在減少軟組織的震動和阻塞。
提供安靜、舒適、無干擾的睡眠環境,減少噪聲和光線刺激。使用合適的床墊和枕頭,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勢。盡量保持側臥睡姿,避免仰臥位,因為仰臥位容易使舌根和軟腭下垂,加重打鼾。
控制體重,減輕脂肪堆積,減少氣道阻塞的可能性。飲食均衡,避免暴飲暴食和過度進食,減少胃擴張對呼吸的影響,尤其是晚餐,以免胃部過度充盈對呼吸產生壓力。合理安排飲食,攝取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免疫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戒煙戒酒,避免吸煙和飲酒等刺激物,因為這些物質會使咽部肌肉松弛,加重打鼾。
慢阻肺的特征為氣流受限和呼吸困難。慢阻肺的治療目標是緩解癥狀、改善生活質量、減少急性加重和延緩疾病進展。以下是慢阻肺治療的主要方法:
1.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包括短效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長效支氣管擴張劑(如哌舒特羅、沙美特羅)等,可通過擴張支氣管平滑肌改善氣流受限,緩解呼吸困難。
2.吸入類固醇,適用于中度至重度的慢阻肺患者,如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具有抗炎作用,減少氣道炎癥反應。
3.對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可以考慮使用口服或靜脈滴入激素、抗生素等藥物治療,以及針對病因的治療措施。對于極少數病情嚴重且藥物治療無效的慢阻肺患者,可以考慮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如肺容積還原手術、肺移植等。
打鼾是一種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可能與多種疾病和因素相關。對于慢阻肺患者,打鼾可能會加重呼吸困難,影響睡眠質量,導致氧合不足和心血管負擔增加。此外,打鼾還可能影響治療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調整睡眠姿勢、控制飲食、避免刺激物等來緩解打鼾的癥狀。同時,如果打鼾持續時間長、聲音大或伴有其他癥狀,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評估,采取相應的護理和管理措施,及時進行專業治療。
慢阻肺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包括藥物治療、呼吸康復、輔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方面。患者應根據醫生的指導,積極配合治療,同時注意日常生活的調整,如戒煙、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避免環境污染等。及早診斷和治療,定期隨訪和評估,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