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燕(西安市第九醫院藥劑科)
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有效地控制了細菌感染和疾病的傳播。然而,隨著抗菌藥物的濫用和不正確使用,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耐藥性菌株,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威脅。因此,我們應當高度重視抗菌藥物的使用,并慎用這些藥物,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風險。
抗菌藥物是一類用于治療細菌感染的化學藥物。它們可以通過殺滅或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來發揮作用。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
許多抗菌藥物通過干擾細菌壁的合成,導致細菌細胞在分裂和生長中受阻。例如,青霉素類藥物通過阻斷細菌壁的合成從而起到抗菌作用。
某些抗菌藥物可以干擾細菌的核酸合成,阻止細菌DNA 或RNA 的復制和轉錄,使細菌的遺傳物質受到影響,無法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
抗菌藥物還可以干擾細菌蛋白質的合成,使細菌無法正常生存和繁殖。
有些抗菌藥物通過干擾細菌的重要代謝途徑,如細菌所需營養物質的合成和利用過程,從而導致細菌無法維持生存。
抗菌藥物常用于治療肺炎、支氣管炎、鼻竇炎等呼吸道細菌感染,抗菌藥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原細菌,減輕炎癥癥狀并促進康復。
膀胱炎、尿道炎和腎盂腎炎等尿路感染往往由細菌引起。抗菌藥物可以抑制細菌生長,減輕感染癥狀,并防止感染擴散至腎臟等重要器官。
皮膚潰瘍、創傷性傷口、燒傷等可導致細菌感染。抗菌藥物可以用于治療表皮炎癥和傷口感染,預防感染擴散和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敗血癥和敗血癥性關節炎是由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導致的,是一種嚴重的血流感染。抗菌藥物通過清除血液中的病原菌,阻止感染蔓延,減輕系統炎癥反應并挽救生命。
闌尾炎、腹膜炎和泌尿道感染等腹部感染常常需要使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這些藥物可以通過殺滅或抑制細菌生長來控制感染,并減少嚴重并發癥的風險。
抗菌藥物的濫用是指未經醫生指導或不當使用抗菌藥物,包括超時、超量、欠時、欠量、適應癥不適宜使用或未按規范給藥途徑使用抗菌藥物。這些濫用行為可能會對人類健康和公共衛生帶來嚴重的風險和后果,其中一些主要風險如下:
當細菌接觸到抗菌藥物時,某些細菌會逐漸產生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長期濫用抗菌藥物,尤其是過度使用和不正確使用,會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使抗菌藥物失去對感染的有效控制。這意味著以后針對同一類型細菌感染,抗菌藥物治療將變得無效,增加了治療難度和風險。

抗菌藥物不僅對細菌有影響,同時也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副作用。濫用抗菌藥物可能導致不必要的藥物副作用,如過敏反應、腸道紊亂、肝臟損害等。此外,使用錯誤類型的抗菌藥物也可能無法有效治療感染,延誤病情,甚至使感染加重。
抗菌藥物濫用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加,進一步加重了醫療和衛生保健系統的負擔,包括更長的住院時間、更高的醫療費用、更多的化驗和檢查以及更復雜的治療方案,從而給個人、家庭和社會經濟帶來巨大壓力。
耐藥性細菌不受常規抗菌藥物的控制,將使得嚴重感染更難以治愈,增加并發癥和死亡風險。這不僅影響到個體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也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產生了深遠影響,增加了疾病傳播和突發疫情的風險。
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菌藥物。遵循醫囑,按照正確的劑量、給藥時間和用藥頻率進行藥物治療。
完成完整的抗菌藥物治療療程,不要自行停藥或中斷治療。即使感覺好轉,也應該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以確保所有病菌都被徹底清除。
抗菌藥物處方是針對為患者個體需求開具的,不要將自己的抗菌藥物分享給他人,也不要使用他人的抗菌藥物。每個人的治療方案和用藥需求都可能不同,所以必須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個體化治療。
不要濫用抗菌藥物來治療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和流感。抗菌藥物只對細菌感染有效,無法對抗病毒。使用不當類型的藥物來治療感染只會增加耐藥性的風險,并延誤病情。
積極采取預防措施,減少感染的風險。包括勤洗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接觸有感染風險的場所和物品,接種相關的疫苗等。通過減少感染,可以減少抗菌藥物的使用需求。
某些人可能對抗菌藥物過敏,出現皮疹、呼吸困難、腫脹等過敏反應。如果出現不良反應,請立即聯系醫生并停止使用藥物。
用完的藥物殘留物、空藥瓶和過期藥物等需要正確分類處理。可將其放入指定的醫療廢棄物容器中或送至藥物回收站點進行安全處置。
總之,慎用抗菌藥物對個人和社會健康至關重要。我們應當增強對抗菌藥物正確使用的認識,避免濫用和亂用,按照醫生或藥師的指導正確使用。抗菌藥物的正確使用將為我們的健康創造更好的保障,預防和控制耐藥性菌株的存在,從而造福于整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