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山東省梁山縣人民醫院)

外科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全面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诖?,在開展護理實踐工作過程中,必須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針對性采取更加完善的護理方式,保證外科護理工作全面開展。
外科手術患者由于病痛折磨,加上要接受手術的治療,心理壓力非常大,容易產生情緒波動。還有一些患者由于并發癥,增加了臨床外科護理的難度。臨床工作的整個過程中,需要采用適合的策略,及時發現外科護理當中的問題,切實讓護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和護理能力得到提高,以免產生其他問題。外科護理是提高治療效果的重要保障。外科患者往往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需要護理人員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準確地執行醫囑、觀察病情、調整治療方案等,以確保治療效果的最大化。外科護理是提高患者滿意度的有效途徑。外科患者往往面臨著身體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壓力,需要護理人員的關心和支持。外科護理人員通過提供人性化的護理服務、耐心地解答患者和家屬的疑問、及時處理患者的投訴等,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信任度,增強治療效果和康復效果。通過全面實施有效護理,能提高醫院服務水平,也利于患者早日康復,因此,全面地進行外科護理工作實踐與研究是必要的。
外科護理存在的潛在風險比較多,具體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主觀,另一方面是客觀。主觀方面較為復雜化,主要的潛在風險來自患者的身體狀態,比如手術傷口不易愈合;客觀方面是由于護理不到位產生的風險隱患。
護理人員應該同患者和患者家屬保持溝通,這是開展外科護理工作的基礎保障。進入手術室以前,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詳細說明手術存在的風險;出手術室以后,護理人員需要告訴患者手術的詳細情況。護理人員要告訴患者家屬一些注意事項,例如,術前禁食、具體查房時間、醫療設施位置等,護理人員如果沒有和患者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就會導致各類醫患糾紛問題,不利于患者康復。
部分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不能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如未按照規定的時間巡視病房、未能及時記錄患者病情變化等,可能導致錯過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損失。外科護理工作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包括急救技能、手術配合技能等。如果護理人員缺乏這些知識和技能,在緊急情況下可能無法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增加了患者的風險。外科病房中經常有患者和家屬的詢問和咨詢,如果護理人員不能耐心、詳細的解答,或者表達不清,可能會引起患者和家屬的不滿和誤解,進而影響治療和康復效果,產生風險因素。
醫院護理人員大多為年輕人,因經驗不足很難判斷患者病情變化,還容易錯過病情搶救的最佳時機,無法確?;颊叩纳踩?,使康復的時間不斷被延后。
在外科手術中,最為常見的是引流管被留置。引流管由于患者亂動會導致脫出或者扭曲,致使引流管堵塞,如果問題沒有被護理人員觀察到,就會影響患者的病情。
患者手術時,用胃管可以減輕患者胃腸壓力,護理人員如果操作不當,就會讓胃管扎入患者的呼吸道,導致呼吸困難。除此之外,有的患者年齡比較大,一般會有合并疾病,比如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多留心患者,預防工作的不到位會威脅患者的生命。
管理護理工作,需要有完善的制度,而護理風險管理機制的完善,也可以讓護理風險的發生得到有效性預防。針對可能產生的護理風險要提前做好應急預案。重點關注高?;颊撸瑧龊媒唤庸ぷ?。除此之外,健康科普宣傳力度要不斷加大,使患者可以提高疾病認知。
外科護理人員,需要依據患者病情的不同,合理做好分配,確保每位護理人員都能將自身的長處發揮出來,為患者的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因護理人員參加工作的時間與經驗有所不同,需要科學分配護理工作,使護理人員可以不斷提高護理能力和增加護理經驗。醫院還要注意安排好護理工作的時間,確??梢詫ν话l情況從容應對。
剛入職時,護理人員通常會有實習時間,實習期間,醫院要強化員工的風險意識,通過分析護理案例,對外科護理工作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和應對方法加以講解,進而培養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更好地處理實際工作中產生的問題。對于新護理人員,醫院要重點培養其護理操作能力,確保護理操作的規范性,避免發生護理風險。護理人員要有識別風險、判斷風險、評估風險和處理風險的能力,進而避免護理的風險。
隨著外科技術手段的日益發展,護理手段也在不斷進步。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工作應該更加重視,在對原來知識體系加以鞏固的前提下,不斷更新技能。醫院針對??浦R需要定期開展培訓工作,讓護理人員可以熟練掌握各項專業知識和護理操作能力。開展考核制度,定期給護理人員考試,并且把考核結果和護理人員的工資建立績效聯系,進而讓護理人員主動學習意識增強,全面提高專業能力。只要不斷提高專業能力,護理的風險就能相應地避免,進一步減少護患糾紛問題。此階段,需要結合護理人員工作實際,針對性地制定護理培訓方案。
在醫療關系當中,最為主要的一種關系就是護患關系。同患者建立有效聯系,可以獲得患者的信任,讓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提高,也可以減少糾紛事件。護患關系要想處理好,必須把溝通做好。日常需要強化培訓護患溝通的技巧,讓護患溝通能力強的護理人員來分享個人心得。在同患者和家屬接觸時,護理人員要充滿耐心,并將專業素養表現出來,從而給患者和家屬留下好印象。
第一,整個護理過程中,需要全面考慮可能存在的風險性,并同患者與家屬溝通好。開展各項護理操作需要認真,盡量避免患者痛苦。第二,及時同患者進行溝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護理需要,把患者的心理輔導做好,讓合理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第三,給患者實施健康宣教,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個疑問,進而讓患者消除顧慮。
臨床上,外科不僅要收治病情復雜、進展快的患者,而且科室的主要特點就是手術非常多,對護理的要求也非常高。
第一,外科患者由于疾病困擾和經濟負擔,容易產生嚴重心理負擔,所以要做好護理服務,盡量幫助患者解決困擾。
第二,患者對常規護理的不滿意,主要體現在護理服務靈活性不強、針對性不強、沒有很好地調整患者的認知和心理等方面,導致患者的滿意度下降,促使護患糾紛發生的風險增加。接受外科治療時,要確保有比較高的護理服務效率,基礎護理也要在護理服務的標準上做好優化,包括治療環境、護理人員的態度等,這能夠產生對患者的積極作用。
第三,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優質護理服務模式被廣泛認可。該服務模式主要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良好護理理念,倡導全面考慮患者的需求和患者的意愿,以保證護理服務的高效和有序。
第四,優質護理是積累并總結以往護理工作的相關經驗,配合醫生開展治療的具體工作。
第五,受疾病影響,手術是否順利會影響術后的康復狀態,因此在開展優質護理工作時,要幫助患者充分緩解不良情緒,并配合做好手術和術后的康復工作。
總之,全面提高外科護理水平是必要的。在進行外科護理過程中,必然要借助有效技術手段,加強對患者的了解,全面開展專業護理,提高服務效率,從而提高護理工作水平。通過以上分析,對外科護理工作進行了進一步討論,旨在不斷提高外科護理工作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