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梅(威遠縣人民醫院院)
秋冬季節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支原體肺炎是其中一種常見的類型,主要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群體。近年來,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若發展成重癥支原體肺炎,將會給身體帶來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引發并發癥。
支原體肺炎,也稱為肺炎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肺炎支原體是一種微生物,可在呼吸道中存活,潛伏期為14—21 天。肺炎支原體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主要通過飛沫或接觸傳播,吸煙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支原體肺炎。
感染支原體肺炎后,通常在1—3 個星期內發病,2—4 天會加重。以下是主要癥狀的描述:
疲乏和肌痛 患者在發病初期會感到乏力,肌肉酸痛。這種癥狀在2—3 天內得到緩解。
發熱 許多患者會出現發熱癥狀,體溫通常不會過高,處于中等發熱程度。發熱會持續2—3 天,如果患者抵抗力較差,可能會出現高熱。
咳嗽 大多數患者會持續出現干咳,咳嗽程度較為劇烈,并伴有濃痰。
除上述癥狀外,患者還可能出現頭痛、咽痛和胸痛等癥狀。如果懷疑自己患有支原體肺炎,建議及時就醫并進行相關檢查,及時治療。
支原體肺炎的病情嚴重程度存在一定差異,輕癥患者若及時治療,預后情況非常理想;重癥多在起病7 天后出現,肺部感染嚴重,且會損傷肺功能,如引起肺臟后遺癥或其他的并發癥,會有致死的風險。
患者在治療之前,需要借助臨床檢驗學和影像學手段明確臨床診斷,再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
一般治療 重癥支原體肺炎患者需要住院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讓患者充分臥床休息,維持病房適宜的溫濕度,準備毛毯、熱水袋等保暖物品,防止患者受涼。患者每日應正常飲食,給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維持正常的內環境。遵醫囑使用退熱藥物,密切監測體溫的變化。
咳嗽劇烈且影響休息的患者,給予鎮咳藥物,緩解咳嗽癥狀。
若患者呼吸道內有大量的痰液,應給予祛痰藥物,可以通過口服或霧化的方式給藥,必要時可以使用機械輔助排痰。
抗肺炎支原體治療 肺炎支原體需要運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喹諾酮類抗生素及新型四環素類抗生素等都是很有效的藥物。
糖皮質激素治療 重癥和危重癥支原體肺炎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常用藥物為甲潑尼龍,用量需根據肺葉受累程度和癥狀嚴重程度決定。若病情嚴重且免疫反應過強,需增加糖皮質激素用量。治療過程中應每日評估效果,并調整藥物劑量。體溫不穩定可能是減量過快所致。
支氣管鏡介入治療 支氣管鏡是治療重癥支原體肺炎的手段,該治療方式可減少并發癥和后遺癥。
免疫球蛋白治療 當重癥支原體肺炎累及其他部位,如血液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皮膚等,需要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進行治療。對于肺內嚴重損傷者,也可通過此方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