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聊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疾病,多見于20 至50 歲人群,且男性患病率更高,該病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存在不良生活習慣、長期體力勞動等。為了盡快康復從而不影響到正常生活及工作,患者該做哪些康復運動呢?
第一,視個人情況而定。選擇運動項目、制定運動時間、決定運動強度均應綜合考慮性別、年齡、個人體質、具體病情、工作性質等因素,情況不同,康復訓練方式也有所不同。
第二,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最好根據(jù)自身實際的耐受力情況決定運動項目、運動時間及運動強度,可先從床上輕微運動開始,之后逐漸增加運動強度,但不可劇烈運動,運動強度適宜即可。
第三,不做脊柱與地面垂直的運動。若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或久站久坐等,極易導致腰椎出現(xiàn)慢性積累性損傷。在這種情況下越是堅持訓練,腰椎的損耗就越嚴重,腰椎退變也就越快。
第四,不在急性期且癥狀較明顯時運動。因為在此階段休息才是關鍵,最好臥床休息。其間避免熬夜,也不能過度勞累。
第一,游泳。可進行蛙泳、自由泳,或在水中慢走,建議每周至少進行3—4 次,每次堅持30—60 分鐘,可達到有效鍛煉肌肉的效果。
第二,散步。進行走路鍛煉既可加強腰椎及腹部肌肉的力量,也可起到保護腰椎的作用。但應控制運動量,不可突然加速跑步,且最好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
第三,倒走。這是目前公認的效果最好的腰椎間盤突出癥者的康復鍛煉方法,也被稱作退步走。實際上就是做反向運動,可以較好地強制人體重心后移并減小腰椎前凸,從而矯正脊柱的過度彎曲,或者也可以在赤足或穿平底鞋站立時,通過前腳掌踩一本稍厚的書的方式使得腳處于前高后低的狀態(tài),從而強制自己的重心后移。每日堅持倒走40—60 分鐘,以倒走后稍微疲憊為宜。
第四,小燕飛。俯臥在床上,將上肢置于背后,然后用力將頭和腿從床上拉直,使身體弓起,待至稍感疲憊后便可放松下來休息一會兒。剛開始建議早晚各一次,每次做20—50 次,之后可根據(jù)自己的體力逐漸加量,既可減少肌肉勞損,也可增強肌肉力量。
第五,持續(xù)牽引。可通過手法牽引、骨盆牽引等方式使椎間盤壓力減輕,促使髓核回納,從而達到解除腰椎后關節(jié)負載、解除肌肉痙攣的效果。
第六,單杠訓練。即拉單杠或利用門框進行懸吊訓練,既可通過牽拉使椎間盤內部的壓力呈負壓,也可部分回納突出的椎間盤,還可減輕患者不適癥狀。
第七,仰臥起坐。即雙手上舉、雙腿并攏呈仰臥位,之后利用腹肌收縮及雙臂向前擺動迅速成坐姿,然后反復進行,直至有疲勞感為止。如此既可鍛煉腰背肌的前群肌肉,也可改善腰椎前凸的情況。
第八,五點支撐法。即仰臥在床上并用頭、雙肘、雙腳支撐身體,然后緩慢抬起臀部及后腰部,抬起后堅持片刻再放下,之后反復進行這個動作。最好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至少堅持8—10 次,直至感覺有點累為止,既可減輕炎癥物質滲出,也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還可減輕疼痛癥狀。
總之,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常見病癥。由于該病對人的身心健康影響較大,為了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受影響,使身體能夠盡快恢復健康,就需患者積極做好康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