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郭梁
民營企業是中華文化國內外傳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已經顯露出在文化建設領域的優勢和作用,扮演著重要角色。
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今年全國兩會最熱話題之一。特別是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就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發表重要講話,給民營企業家以巨大鼓舞。
作為文化教育領域較有代表性的民營企業家,全國人大代表、精英集團董事長翟志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精英集團將在新征程上持續發揮民營企業的獨特優勢,在培養時代新人和推廣中國文化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民生周刊:近年來,黨和國家一再強調“兩個毫不動搖”,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在您的事業發展中,有哪些感觸?
翟志海:民營經濟的每一步發展壯大,都是黨的民營經濟方針政策不斷發展完善的結果。從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確立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到提出“兩個毫不動搖”,再到“三個沒有變”,黨中央支持、鼓勵、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是堅定的、一貫的。

全國人大代表翟志海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再次高度評價民營經濟地位作用,上升到“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的高度予以肯定,旗幟鮮明地表明黨中央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一貫立場,這對于進一步穩定民營經濟發展預期、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團結帶領廣大民營企業家積極投身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意義重大而深遠。給我們民營企業家吃下了“定心丸”,為民營經濟發展安下了“定海神針”,我與廣大民營企業家備感溫暖和振奮。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方針政策指引下,各級地方黨委、政府都加強了對支持民營經濟投資發展的領導,結合各地實際出臺了穩定民營經濟發展預期、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的政策舉措,從而改善了各地的營商發展環境,促進了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就河北來說,去年以來,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中之重,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實施了建設一流營商環境的行動方案,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感到河北的營商環境正在向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對于我們放下包袱、積極投資發展都有極大的鼓勵、鼓舞作用。
民生周刊:對于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您還有哪些建議?
翟志海:營造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要保持民營經濟相關方針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持久性,切實解決好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貫徹落實“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切實保障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應盡快出臺促進民營企業保護法,以法律形式給予民營企業與國資企業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
加快放開民營企業市場準入。應全面梳理涉企政策法規,推動清理和修訂違反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的相關規定,破除在審批許可、招投標、要素獲取等方面的隱性壁壘。
建立適用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的評價體系。應針對民營企業經營特點、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單獨設立民營企業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應在要素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創新環境等各方面進一步細化、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的評價指標和標準。
完善政商溝通機制。建立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制度,建立黨委政府一把手及主要負責同志與民營企業家定期定人溝通機制,推動職能部門與民營企業家、商會定期溝通協商,充分聽取民營企業意見建議,做到企有所呼、我有所應。
建立對民營企業無事不擾制度。切實減少和消除那些針對民營企業的各種檢查、評比、考察、視察活動,減少企業迎來送往的時間和成本負擔。
創新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模式。要發揮科技金融作用,用好民營企業大數據,進一步為民營企業融資增信。
民生周刊:您怎么理解在文化建設領域民營企業扮演的角色?以及需要承擔的責任?
翟志海:民營文化企業作為中華文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國內外傳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已經顯露出在文化建設領域的優勢和作用,扮演著重要角色。
不少民營企業在完成了原始積累以后,更加注重提升企業形象、品質和知名度。為了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擔當起服務當地文化繁榮與發展的企業責任,不少民營企業投資文化領域,融入到文化產業發展大局,在文化建設領域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演藝場所建設到文化小鎮建設,從基層文化活動到基層演出活動,從文化作品創作到文化市場開拓,從出資保護文化遺產到非遺文化傳承等,都能看到民營文化企業的身影,并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對國營文化企業的有益補充,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在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上,民營企業的責任擔當也不容小覷,只要國家以務實的政策支持民營企業在文化領域發展,激發民營企業的內生動力,推動民營企業全球化發展,在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方面必能沖破阻力,有所作為,扮演起開拓者的角色。
我認為,民營文化企業的創辦者都具有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情懷,也有將自己創作的文化精品推向國際市場的愿望,只要利用好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利好機遇,發揮好機制靈活、市場適應能力強的天然優勢,就能創作打造出更多新穎獨特、養眼養心的藝術精品,一定能在文化建設領域創出一片新天地。
民生周刊:您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了《關于發揮民營文化企業優勢,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力的建議》,是什么事情或者您在調研中什么現象打動了您,讓您最終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翟志海:主要是基于四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在調研過程中,不少民營文化企業對中華文化作品走向國際市場缺乏信心,存在畏難情緒。
二是民營文化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重視文化強企、文化興企、文化鑄魂,特別注重學習傳承中華文化,從中吸取營養,加強中華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提高了文化自信,總想在中華文化傳播方面做點事情。
三是我國在世界文化傳播領域仍處于劣勢地位,不少文化項目、文化作品在一些西方國家經常遭受抹黑、污蔑和抵制,需要民營文化企業在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上發揮其優勢,擔當其特有的職責使命。
四是去年美國好萊塢動畫片《功夫熊貓2》在我國上映后引發的爭論,讓我夜不能寐。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發展中大國,浩瀚的五千年文化蘊藏著燦爛的文明和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蘊藏著無限的創作素材和創作靈感,什么時候我國也能創作出在世界上引起轟動并打破票房紀錄的文化作品?
民生周刊:在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精英集團做過哪些嘗試?從國家層面,您有哪些建議?
翟志海:推動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一直是我的夢,也進行過各種嘗試。2010年,精英集團就成立了文化公司,從演藝、影視起步,10多年來發展形成了文娛、動漫兩大板塊。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收到了一定成效,在莫斯科、薩馬拉、倫敦、錫比烏、愛丁堡留下了精英文娛的演出足跡;精英動漫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國際動漫節和國際交流活動,《精靈夢葉羅麗》動畫片在境外YouTube 平臺播出,受眾超過10萬人,播放量接近1億次;“葉羅麗娃娃”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參加世界玩偶藝術展榮獲潘多拉白金獎。為傳播中國文化、中國文字,2008年與巴西利亞大學創辦了孔子學院,2015年在美國加州創辦了“精英國際中文學?!?,積累了一定經驗。
從目前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情況看,中華文化作品的市場占有率、國際化水平等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也存在各種困難、問題與挑戰。從國家層面講,我想提出三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整合海外資源助力民營文化企業走向世界。民營文化企業作為中華文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在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方面具有市場接軌靈活、適應性強、限制相對少的天然優勢。所以,國家外事、宣傳、文化等部門應助力民營文化企業更多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第二,建立國際合作風險評估與保護機制。在民營文化企業開辟國際市場、文化產品國外經營授權、創建國外文化公司等方面,國家相關部門應圍繞合作、授權等項目,為民營文化企業提供法律支持、咨詢服務和權益保護。
第三,扶持民營文化企業創品牌出精品。高品質的文化精品是推動中華文化國際化的前提,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這就需要國家大力扶持民營文化企業高質量發展,激勵創作出高品位、有內涵、重審美的文化精品,為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提供產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