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眉縣縣委書記 王繼萍
眉縣民營經濟從萌芽到興起、從成長到興盛,正是得益于眉縣干部群眾的開放包容,得益于“親”“清”政商關系的建立堅持。
2023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強調“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這與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時強調的“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一脈相承,既是堅持不變的政策導向,也是新形勢下的戰略取向,對于基層進一步做好民營經濟工作具有重要的戰略指導意義。
眉縣是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縣、陜西經濟最具影響力區域、全省非公經濟發展先進縣和加快發展中小企業先進縣。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和健康發展,眉縣民營經濟呈現出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企業數量多。截至2022年底,全縣共有非公經濟主體2.7萬戶,民營企業5492戶,數量居全省各縣區前列。二是非公占比大。非公經濟增加值占全縣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4.01%,連續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陣。三是帶動就業強。全縣民營經濟從業人員9.1萬人,占全縣就業人員總數的68.9%。總體來說,民營企業已經成為眉縣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轉型升級的排頭兵、創新創業的主戰場、共同富裕的主引擎。
支撐眉縣民營經濟活躍發展的源頭活水,從眉縣得天獨厚的五大優勢中可見一斑:眉縣的交通區位四通八達。眉縣東距西安100公里,西距寶雞50公里,隴海鐵路、徐蘭高鐵、連霍高速、310國道、西寶中線、姜眉公路、關中旅游環線等交通動脈貫穿縣境,隴海鐵路眉縣東站客貨運業務恢復運營,眉太高速、鄠周眉高速正在加快建設,是“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和全國第二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縣,連接西北、溝通西南的交通樞紐地位不斷彰顯。
眉縣的品牌農業特色鮮明。眉縣是我國優質獼猴桃的主產區,全縣獼猴桃種植面積30.2萬畝,總產量53.5萬噸,綜合產值突破60 億元,品牌價值達161.37億元,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獼猴桃專業批發市場,先后獲評國家級獼猴桃標準化示范區、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縣等多項殊榮,入選首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首批陜西省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名單。
眉縣的工業集群加速構建。全縣共有工業企業1200余戶,規上企業107戶,眉縣省級經開區作為中國鈦谷東區,成功躋身全省50個省級示范縣域工業集中區行列;常興紡織工業園被評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全省紡織服裝產業示范基地,入選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和省級特色專業園區。
眉縣的精彩文旅潛力巨大。眉縣擁有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中國最美縣域、中國溫泉之鄉、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等諸多金字招牌,全縣形成了以5A級景區太白山,4 A級景區紅河谷、扶眉戰役紀念館,3A級景區張載祠、西部蘭花生態園、寶深逸樂園為引領的全域大旅游格局。

位于眉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新型鋁型材加工廠。
眉縣的發展環境近悅遠來。眉縣營商軟實力遠近聞名,先后獲評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中央支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行動縣等榮譽,“重商、尊商、富商、安商”已成為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
在具體工作中,縣委、縣政府主要抓了五個方面的重點:借助園區建平臺。堅持把園區作為民營經濟發展的主平臺,以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將霸王河工業園、常興紡織工業園、磚機產業園、首善汽車配件制造產業園統籌規劃,引導民營企業由“遍地開花”向入園集群化發展轉變,形成了新興材料、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四大產業集群,以及鈦及鈦合金、汽車配件制造、優勢裝備制造、酒、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六大產業鏈。
擴大投資增規模。堅持“兩條腿”走路,在扶持本土民營企業發展的同時,圍繞產業鏈積極招引外來民營企業入駐眉縣,2022年引進投資12億元的高端工裝面料生產線等產業化大項目11個,落實到位資金173.2億元。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引擎,設立500萬元項目前期資金,落實“五個一”包抓機制,投資15億元的淮海控股集團100萬輛鈉電新能源車輛西部產業園項目從簽約到投產僅僅4個月,跑出了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眉縣速度”。
真金白銀破難題。堅持用“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縣財政設立2000萬元工業發展基金、2000萬元工業轉貸基金,每年對成長型企業進行重點獎勵。2022年縣本級財政投入資金1145萬元,爭取上級獎補資金7904.45萬元,為企業融資貸款9.9億元,落實階段性減息獎補253.75萬元,縣財政采購民營企業項目113個、采購金額2.27億元,占全年采購總額的86.98%。
校企合作提質量。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設立500萬元技術創新及專利扶持基金,支持民營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和新產品研發,先后與西安科技大學等省內外16所院校合作,建立省市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23個,開展技術攻關項目83個,累計開發新產品153個,民營經濟科技含量明顯提升。2022年投資7.9億元實施民營企業工業技改項目20個,培育民營規上工業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0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和瞪羚企業15戶,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1.7億元,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
聯企幫扶助發展。建立領導聯企幫扶機制,134名領導干部常態化包抓107戶規上工業企業,2022年累計協調解決用水供電、項目申報、勞務用工等各類問題282件,落實減稅降費4.6億元,惠及小微企業715戶。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達到97.1%,全年新增市場主體2752戶,“遠程視頻幫辦”入選第三屆全國政務服務軟實力“金典案例”。

位于國家級獼猴桃產業園區內的獼猴桃標準化分揀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眉縣民營經濟從萌芽到興起、從成長到興盛,正是得益于眉縣干部群眾的開放包容,才奠定了眉縣民營經濟發展的思想基礎;正是得益于“親”“清”政商關系的建立堅持,才讓眉縣真正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沃土。
今后,眉縣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論述精神,深刻領會把握“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兩個健康”的豐富內涵,積極營造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全面調動激發眉縣民營經濟的活力和潛力,努力讓“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縣”這塊金字招牌成色更足,持續推動眉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