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鄭智維
政府的相關政策、中小企業創新的內生動力,以及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服務能力,三者需要良性互動、協同發力。

“生產光刻機的ASML算不上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大企業,但它是一家非常重要的企業?!?/p>
以荷蘭ASML為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談及中小企業的定位問題時說:“中小企業是重要的創新主體,而非等待‘扶貧’的弱勢群體?!?/p>
2022年,我國中小微企業數量超過5200萬戶,平均每天新設企業2.38萬戶。
在王堅看來,我國擁有良好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數字化與城市、社會發展正深度融合,相信數字化進程將迎來美好未來,“借助這股東風,中小企業要勇攀數字化轉型高峰,爭當科技創新主體,發揮科技創新出題人、答題人和閱卷人的作用,同時要大膽走出去”。
中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盤,如何激發其創新活力、推動其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大部分中小企業都是民營企業。黨的二十大報告和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強調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決心。在王堅看來,國家給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信心。
做好中小企業發展服務的重要性,從一組數據不難看出:我國中小企業貢獻了50%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如何服務好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在王堅看來,服務好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關鍵在于找到方法,而數字化轉型就是這個方法。
國研大數據研究院的調研數據顯示,國內企業數字化轉型雖然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受限于資源和意識條件,整體水平依然偏低。特別是中小企業,仍處于數字化水平較低的初級探索階段。
囿于人才、資本、技術等因素,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升級之路任重道遠。王堅認為,關鍵要明確中小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為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提供“陽光雨露”,從而充分調動中小企業創新積極性。
“談及中小企業,往往認為中小企業需要幫扶,很多人潛意識里認為中小企業是‘扶貧’對象。事實上,中小企業本身是一個個創新主體,它們并不是被動地等著接受幫助?!蓖鯃哉f。
政策端應該如何引導和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王堅認為,這是一個給“面包”還是給“獵槍”的問題。資金固然重要,但如果定位不準確,給資金的意義就會打折扣。
在他看來,最重要的還是要給“陽光雨露”,營造好的發展環境。中小企業對生存、創新的欲望非常強烈。只要有陽光雨露,它們就會成長。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在數字化轉型大潮中,許多中小企業面臨著成本受限、轉型能力不足、轉型路徑不清晰等挑戰。
在王堅看來,民營企業應該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不斷突破高精尖技術,大企業往往是集大成的地方。
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本質上是推動企業轉型。對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是實現企業轉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中小企業的轉型做強做大,自然會帶來產業升級。
“政府的相關政策、中小企業創新的內生動力,以及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服務能力,三者需要良性互動、協同發力,形成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合力。”王堅說。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數字經濟愈發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敖裉煺剶底只?,就像百年前聊電氣化。”王堅感慨道。
眾所周知,電氣化曾給世界各國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然而,當年很多人并未意識到它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在王堅看來,數字化并不是為了簡單地解決企業的生存及發展問題,而是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到來。當下談數字化,依然還是低估了“數字化”3個字背后的重大意義,“談數字化,應該放在百年的時間維度來看”。
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要發展壯大,需要激活內生動力,把握時代大勢,抓住發展機遇,積極轉型升級。
王堅認為,現在恰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最好的時期。
首先,我國具備數字化轉型的基礎。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5G技術領先于全球。
其次,中央強調將數據作為一個生產要素,我國是少數幾個將數據的重要性提到如此高的國家之一。
最后,我國的數字化與城市、社會發展正深度融合,各行各業通過數字化正潤物細無聲地發生改變,乃至產業升級。
在王堅看來,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產業發展階段,抑或技術發展水平,當下可能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最好的時候。
“我國的中小企業錯過了電氣化時代的機遇,但不能錯過下一個即將到來的數字化時代。綜合考慮幾方面因素,我認為數字化時代一定會在中國出現?!蓖鯃哉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