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王迪
建立中國首個以卵巢組織凍存移植為核心的國家級生育力保護中心,搭建多學科合作診療平臺,為患者提供全周期管理。

“如果將卵細胞比喻成種子,卵巢比喻成土壤,那么卵巢組織凍存技術,相當于把種子和土壤一起保存,等原發疾病治愈后,再把保存完好的包含成千上萬顆卵母細胞的卵巢組織移植回體內,以維持正常的卵巢功能。”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婦產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阮祥燕接受《民生周刊》記者專訪時說。
從醫30多年來,阮祥燕接觸了太多因各種疾病或錯過最佳育齡期,導致喪失生育力的女性患者。2010年,阮祥燕赴德國訪問學習,接觸到卵巢組織凍存與移植技術。2012年,北京婦產醫院開始創建中國首個卵巢組織凍存庫。
經過多年科研攻關,阮祥燕團隊克服重重困難,于2016年完成中國首例凍存卵巢組織移植手術。
2020年實現中國凍存卵巢組織移植后首例自然妊娠。2021年8月31日,通過卵巢組織凍存移植后,第一例健康嬰兒在北京婦產醫院誕生,這標志著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技術在我國開花結果。
今年兩會,阮祥燕帶來了《關于女性生育力保護的建議》。她希望更多人了解卵巢組織凍存與移植技術,幫助患癌和晚育女性保存生育能力,并呼吁將這項技術逐步納入醫保。
去年,中國人口出現近61年來的首次負增長。究其原因,阮祥燕認為,一是醫源性因素,女性有意愿要孩子,但因為疾病治療喪失了生育能力,這是可防可控的;二是社會性因素,如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因為工作或晚婚,暫不能要孩子。
針對疾病導致的醫源性因素,如癌癥的放化療對女性卵巢功能造成的影響是不可逆的。
兩會召開前,阮祥燕團隊對來自全國各地491名醫務工作者做了問卷調查,對440名患者做了匿名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超過50%的患者或患者家屬在放化療之前,醫生并未告知治療對卵巢功能有影響,也未告知她們有保護生育力的方法。
“根據WHO數據,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患者超過450萬例,保守估計,至少有100萬女童和育齡女性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會導致卵巢功能早衰或徹底衰退,喪失生育能力。”阮祥燕說。
如何有效保護這一部分人群的生育力?阮祥燕介紹,卵巢組織凍存與移植技術,正是在疾病放化療之前,通過微創手術取一部分卵巢在體外冷凍保存起來。等原發疾病治愈后,再把保存完好的包含成千上萬顆卵母細胞的卵巢組織移植回體內。
“移植成功后,患者每個月都會經歷卵泡生長、發育到成熟的全過程,可產生雌激素維持女性正常生理功能,減少慢性病發生。”
在阮祥燕看來,通過提前采取措施防治,不僅可以有效保護卵巢功能、保護患者生育力,而且對緩解人口老齡化發揮著重要作用。
“目前,這項技術的宣傳還不夠充分,許多醫護人員及患者還不知道卵巢組織凍存移植術的存在。不少患者在做了放化療之后才找到我,希望保護卵巢功能,但為時已晚。”對此,阮祥燕深表惋惜。
此外,不少外地患者來京就醫不方便,或因患者體弱等待時間較長,被迫放棄保護生育力。
“如果在當地手術,低溫轉運系統還沒建立起來,轉運過程需要避免X光檢測,會損傷到卵細胞,這就需要鐵路、航空各方面來協調。”
阮祥燕建議,在北京建立中國首個以卵巢組織凍存移植為核心的國家級生育力保護中心,搭建多學科合作診療平臺,為患者提供咨詢—手術—轉運—凍存—移植—妊娠—分娩—產后的全周期管理,讓更多女性癌癥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保護好生育力。
她還建議,制定或增加醫療告知規范,加強行業監管,在推動技術發展的同時,重視技術應用的規范性。
“10年前,保護癌癥患者生育力的技術手段空白,現在我們可以做到了。”阮祥燕說。
隨著生育觀念的轉變,女性獨立意識增強,生育意愿變弱,有的人因為學業和工作,沒有時間要孩子或晚要孩子。
阮祥燕以她所在的門診為例,30歲要孩子已經算年輕的,33歲后才開始要孩子的占大多數,三十七八歲才開始要孩子的也占有一定比例。“可以說,30歲之后才開始要孩子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阮祥燕強調,女性生育年齡是有限的,卵巢功能31 歲后開始降低,35 歲后下降明顯,37歲后衰退更快。“女性每個月大概有一個卵泡排出,伴隨著約1000個卵泡的閉鎖和凋亡,當剩余卵泡不到1000個時,就意味著絕經了。”
除了生理上的不可抗力因素,生活方式也會影響卵巢功能。阮祥燕表示,吸煙、生活不規律、精神壓力過大、勞累過度、營養不良等因素,都會導致卵巢功能異常。
她提示,維護卵巢功能,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作息,盡量不熬夜,保證每天至少六七個小時有質量的睡眠,適量運動,每天健走40分鐘。
此外,飲食方面,要盡可能營養均衡,保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等營養元素的攝入,每天要保證三五種以上粗糧、三五種以上蔬菜、三五種以上水果,再加上一個雞蛋、至少200毫升牛奶,保證營養基本均衡。
“雖然很多女性為了打拼事業,有時顧不上成家、要孩子,但作為一名婦產科大夫、一名母親,我還是鼓勵女性在適當年齡生育。”
阮祥燕提出,希望國家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包括完善產假制度、配套的子女教育政策等,減輕育兒家庭負擔,給育齡女性提供更多權益保障。
目前,北京婦產醫院已凍存卵巢組織近500例,多數來自宮頸癌、乳腺癌和兒童良惡性疾病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年齡最大的凍存者46歲,最小的1歲3個月。截至目前,移植10例,成功率100%,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希望這個技術能夠逐步納入國家醫保,幫助更多患癌女性享有同樣的生育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