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彥平
(南京市六合區(qū)程橋高級中學, 江蘇 南京 211504)
2020年山東省開啟新高考模式.3年來,山東新高考物理試卷緊扣高中物理課程標準、順應高考評價體系要求,落實立德樹人、聚焦關鍵能力、突出學科素養(yǎng),花樣翻新、精彩紛呈.撥開華麗外表,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我們能清晰地發(fā)現(xiàn)其中的命題規(guī)律.
我們從必備知識布局、關鍵能力結構、問題情境創(chuàng)新3個角度對2020—2022年山東新高考物理試題進行比較分析.
必備知識是指即將進入高等學校的學習者在面對與學科相關的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問題情境時,高質量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必須具備的知識.[1]對2020—2022年山東新高考物理試卷的必備知識進行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2020—2022年山東新高考物理試卷必備知識對比

續(xù)表
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選擇題考查的知識結構相對固定.12個選擇題(包括單選、多選題)固定在以下12個知識點:力與運動、拋體運動(2020年是第16題計算題)、萬有引力定律、功能關系、靜電場、電磁感應、理想變壓器、熱力學第一定律或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雙縫干涉、波的圖像和振動圖像、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原子核衰變.其中,電磁感應一直作為選擇題的壓軸題第12題.
實驗題考查的知識范圍比較明確.第13題力學實驗題,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拓展性實驗.主要是力與運動的實驗研究.第14題電學實驗題,是貼近教材、相對經(jīng)典的實驗,主要是測量電阻、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等.
計算題考查的知識梯度基本確定.第15題是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或光的折射.第16題是力與運動、牛頓第二定律或動量定理.第17題是帶電粒子在兩電場一磁場或兩磁場一電場的組合場中運動.第18題是功能關系、碰撞問題、力與運動.4道計算題按照由易到難的梯度設計.
從總體上看,新高考物理山東卷對必備知識的考查擯棄了淺層知識的直白測試,固定知識點層次、覆蓋面廣,要求考生必須夯實主干知識根基.
關鍵能力是指即將進入高等學校的學習者在面對與學科相關的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問題情境時,高質量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必須具備的能力.[1]它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論證能力、模型建構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5種關鍵能力.[2]這3年山東高考物理卷考點題型相對固定,因此,試卷的能力結構相對穩(wěn)定.筆者以2022年山東卷為例,對近3年物理試卷的關鍵能力進行分析,如表2所示.對近3年物理試卷關鍵能力的結構(分值比例)進行統(tǒng)計,如圖1所示.

表2 2022年山東新高考物理試題關鍵能力分析

續(xù)表

圖1
需要說明的是,在一道題目中往往同時涉及多種能力,在確定一道題到底考查的是哪種能力時,只能看主要考查了哪種能力.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理解能力(28%)、推理論證能力(39%)、模型建構能力(10%)、創(chuàng)新能力(9%)、實驗探究能力(14%)的分值比例約為5∶8∶2∶2∶3.這與2017年以前高考物理考試大綱或考試說明中規(guī)定的5種能力:理解能力(25%)、推理能力(25%)、分析綜合能力(20%)、應用數(shù)學處理物理問題能力(15%)和實驗能力(15%),分值比例為5∶5∶4∶3∶3的局面相比,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新高考物理山東卷把推理論證能力的考查提升到特別突出的地位.
從總體上看,新高考物理山東卷對關鍵能力的考查擯棄了低階思維的簡單測試,而是優(yōu)化試卷能力結構,一道題綜合多種能力,強化對考生高階思維的要求.
問題情境,指的是真實的問題背景,是以問題或任務為中心構成的活動場域.可以分為2類:生活實踐情境、學習探索情境.[1]對2020—2022年山東高考物理卷的情境進行對比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2020—2022年山東高考物理試卷情境對比

續(xù)表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這幾年山東高考物理試卷中生活實踐情境與學習探索情境分值比例大概為3∶1.
選擇題第11、12題情境比較新穎.第15題問題緊貼生活實際或科技前沿,情境非常新穎,主要體現(xiàn)命題要求的應用性.第16題是與生產(chǎn)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物理問題,情境也有創(chuàng)新,緊密結合拋體運動、斜面上運動,主要體現(xiàn)命題要求的基礎性. 第17題是帶電粒子在三場的組合場中運動,設置與科技前沿緊密相關的新情境,主要體現(xiàn)命題要求的創(chuàng)新性.第18題是功能關系、力與運動中多個經(jīng)典模型的組合,主要體現(xiàn)命題要求的綜合性.
從總體上看,新高考物理山東卷對問題情境的設置擯棄了無病呻吟的為問而問,而是基于真實的問題創(chuàng)設新穎的應用情境,突出測試考生建立物理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科素養(yǎng).
通過對近3年山東新高考物理試卷的分析回顧,我們比較清楚地掌握了山東新高考物理試卷的命題規(guī)律.與舊高考相比,山東新高考物理試卷的知識層次、能力結構、情境創(chuàng)新已發(fā)生實質性改變,但是這3年的新高考試卷相對穩(wěn)定.這就啟示我們:新高考命題要穩(wěn)中求進,杜絕高考命題忽冷忽熱、反復無常的亂象,嚴格按照《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要求,真正落實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只有新高考命題的知識結構相對穩(wěn)定,才能給高中師生一個清晰明確的指導方向,指引高中物理教學培育知識結構全面、能力結構突出、情境建模一流的學生;才能有利于高校人才選拔,培育出高品質的學生.紊亂的高考命題結構、無序的高考命題特色必然弱化高考的“一核”功能,導致高中物理教學無所適從、學生能力結構參差不齊、選拔的人才忽高忽低、育人質量難以提升.
“核心價值、學科素養(yǎng)、關鍵能力、必備知識”是高考的考查內容.只有新高考命題的能力結構相對穩(wěn)定,才能兼顧“四層”的考查內容.只有在能力結構相對穩(wěn)定的前提下,命題難度逐年有所提升,才能突出關鍵能力提高、指向深度思維進階.山東這幾年新高考物理試卷,難度都在小臺階提高.考生高考前已做過本省去年、前年高考題,能力已基本和前兩年考生平齊.今年高考同一題型再適當拔高難度,考生可以接受,也保證了選才質量的不斷提升.
“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是高考的考查要求.只有新高考命題的兩類情境比重基本穩(wěn)定、4道計算題分別主要體現(xiàn)一種“四翼”要求,才能更好達到“四翼”的基本指標.只有在情境結構相對穩(wěn)定的前提下,命題情境不斷花樣翻新,才能測試考生突破陌生情境正確建模能力、活化知識應用的水平.山東這幾年高考物理試卷,即使是同一題型,也總是緊貼生活實際或科技前沿,情境新穎、靈活變通,對考生適應新情境、正確建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總之,穩(wěn)中求進是山東新高考3年物理試卷的一貫特色,也是各省市新高考命題值得參考的方向.在分析中找規(guī)律、在借鑒中求突破,是新高考命題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