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思潤
1948 年10 月下旬,在東北野戰軍的強大攻勢下,廖耀湘兵團進攻錦州不成、南撤營口受阻、退至沈陽無望,如一只無頭蒼蠅四處亂轉、潰不成軍。東北野戰軍則乘勝追擊,向廖耀湘兵團各部縱深穿插、分割圍殲,僅用40多個小時便全殲10 萬國民黨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有文獻指出,臨床血液標本采集的操作中,不同護士之間存在較大差異,這可能與臨床護士缺乏血液標本采集知識有關[15]。在醫護人員影響因素的結果中更凸顯了專業知識及崗前教育對執行醫囑與正確的采血方式的影響。因此,應增進專業知識并應涵蓋所有專業層級的醫護人員的崗前培訓與施行繼續教育策略與內容。
黑山阻擊戰的勝利,打亂了敵“西進兵團”的全盤計劃。面對四散逃竄之敵,東北野戰軍各縱隊朝著合攏“西進兵團”的方向日夜兼程行軍,遼南獨立第二師首先拉開了圍殲“西進兵團”的序幕。
10 月25 日,黑山阻擊戰接近尾聲,獨立第二師發現敵“西進兵團”有向營口逃跑的苗頭。東北野戰軍作戰處處長蘇靜和獨立第二師師長左葉商議后,決定立即出發,在“西進兵團”可能逃跑的路線上,給敵人以迎頭痛擊。入夜后,獨立第二師一路急行軍,深夜到達了大虎山至臺安公路與繞陽河交會處,在這里遭遇了敵軍。這是敵人派往營口方向的前衛團——第四十九軍第一〇五師。左葉師長立即下達攻擊命令:不許開槍,上去就掐脖子,哪個敢反抗就用刀捅。僅僅20 分鐘,獨立第二師未開一槍一炮,就把這個前衛團悄無聲息地解決了。敵人的跟進部隊并不知道開路的前衛團已經出了事,根本沒有戰斗準備,進入我軍的射程之內才發現已經被包圍了,頓時驚慌失措,四下逃散。
均勻化法的思想本質上與尺寸優化相似,引入微結構到連續體中,以微結構的尺寸作為設計變量.均勻化優化是在力學和數學理論支撐下進行的,具有很高的嚴謹性.但是拓撲優化的特性導致自身優化變量很多,計算量很大,因此設計變量在計算時難度很大,優化后得到的多孔材料也缺乏實際的應用價值,所以均勻化法在工程中使用得很少.
幾乎與獨立第二師進攻的同時,東北野戰軍其他縱隊也開始了圍殲“西進兵團”的戰斗。此時,東北野戰軍第七師第二十一團第三營官兵在追擊逃敵的公路上碰到了被國民黨強行拉去當差的當地百姓。從百姓口中,他們得知胡家窩棚里的國民黨軍身上佩短槍、乘小汽車,還在周圍拉起了不少的電話線。第三營官兵敏銳地判斷出胡家窩棚有可能是國民黨軍的某個指揮部,遂立即進行了作戰部署。
26 日凌晨,獨立第二師來到三家子附近,發現大批敵軍住滿了整個村子,正在吃早飯,便悄悄地圍了上去,在30 米內突然開火。敵人猛然受到攻擊,狼狽地四處逃竄。他們誤以為這是東北野戰軍的主力部隊,并判斷撤往營口的路已被東北野戰軍封死,于是放棄了從海路撤退的打算,改變方向向沈陽逃竄。獨立第二師的主動攻擊,打亂了敵人的撤退部署,拉開了圍殲“西進兵團”作戰的大幕。
10 月26 日清晨,第三營官兵逐漸向胡家窩棚逼近,他們后來才知道,這里便是“西進兵團”臨時指揮所。根據部署,第八連第三排官兵向一個無名小高地發起攻擊,遭到了重炮、迫擊炮和各種機槍的火力射擊。第八連第二排的戰士在沖到河灘上時,被敵人密集的火力封鎖,傷亡很大。第八連第一排在拼死增援的途中,與敵人廝殺幾個回合之后,也大部分傷亡。在迫擊炮和山炮連的增援與配合下,預備隊第九連反復沖鋒,最終拿下了無名高地,第八連和第七連余部乘勢沖進村莊,一舉將“西進兵團”臨時指揮所摧毀。
10 月26 日,東北野戰軍對廖耀湘兵團展開大規模圍殲戰。27 日凌晨,東北野戰軍對“西進兵團”發起最后總攻,各縱隊接到的作戰命令是:不要休息,不要睡覺,哪里有敵人就往哪里打!哪里有槍聲就往哪里打!直到把“西進兵團”徹底殲滅為止。在東北野戰軍強大攻勢面前,國民黨軍如籠中困獸,早已無力抵抗,紛紛繳槍投降。面對數量龐大的俘虜群,東北野戰軍的政工部門已經應接不暇,沒有時間逐一去做思想工作。于是,他們想到一個立竿見影的好主意,將上了刺刀的步槍相互交叉,或者就地取材找來長短不齊的樹枝排出一座座“解放門”,向敵潰兵宣布:放下武器從下面過去的就算是解放了,大部分被俘的國民黨官兵從“解放門”下蜂擁而過,竟有著如釋重負的感覺。
10 月28 日清晨,遼西圍殲戰全部結束。在兩晝夜40 多個小時的戰斗中,東北野戰軍共殲滅“西進兵團”5 個軍12 個師,包括敵人五大主力中的新一軍、新六軍在內,共約10 萬人。俘獲廖耀湘、楊焜、李濤、向鳳武、鄭庭笈、文小山等將官28 名。毛澤東主席發來電報,欣喜之情充溢字里行間:“慶祝你們殲敵十二個師的偉大勝利。”
讓學生比照閱讀魯迅的《藥》、安特萊夫的《默》和屠格涅夫的《做臟活的工人和白手的人》,思考魯迅的《藥》在小說主題上受到了哪些影響?而魯迅又如何能結合中國現代社會的特殊語境和秋瑾女士之死,創作了這篇具有深刻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藥》?
遼西圍殲戰的勝利,對于全殲東北國民黨軍,解放東北全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