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成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危險性及其相關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以提供有效的對策和指導。聚焦于人員分布密度、易燃物與可燃物數量、電氣線路組件安裝與配置結構以及建筑裝飾材料的易燃性等關鍵因素,探討了構建健全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體系、嚴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加強對消防意識的教育培訓以及科學設計大型商業綜合體布局與防火分隔等策略,以期為提升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防控水平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危險性;消防監督管理;對策
引言
隨著城市化和商業化的快速發展,大型商業綜合體作為集聚眾多商業、文化和娛樂活動的中心,不僅匯聚了龐大的人流和物流,同時也面臨著極高的火災風險。商業綜合體的特殊性質使其更容易成為火災的高發地點。因此,深入了解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火災危險性,制定科學有效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策略,對于維護人員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通過對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危險性的深入剖析以及相應消防對策的提出,為相關管理者和決策者提供實用性指導和建議。
一、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危險性分析
(一)人員分布密度與流動性大
在大型商業綜合體中,人員分布密度與流動性對防火安全構成了嚴峻挑戰。首先,高密度的人員聚集增加了火災爆發時的蔓延速度和擴散范圍,導致疏散難度升高。人員密度的增加不僅意味著疏散通道可能被迅速堵塞,還使得火災初期控制變得更加困難。同時,商業綜合體內不同區域人員流動性大,增加了火災發生時人員疏散的復雜性。流動性可能受到購物促銷、文化演出等活動的影響,使得火災時人員的行為更不可預測。在人員分布密度與流動性大的情況下,火災撲救難度也顯著增加,消防人員在高密度區域的操作空間受到限制,火源定位和撲救時間被進一步壓縮。此外,高人員密度環境下的火災可能引發人員踩踏等次生災害,對人員生命安全產生更大威脅。
(二)易燃物與可燃物數量多
大型商業綜合體內廣泛存在易燃物與可燃物,大量積聚構成了嚴峻的火災危險性。首先,綜合體內涉及多元業態,包括商鋪、倉儲、餐飲等,各自運營的商品種類眾多,其中往往包括大量易燃物品。物品的大規模存儲使得火災一旦發生,其爆發和擴散速度較快,威脅到綜合體內的人員安全和財產安全。由于商業綜合體內涉及眾多業主和經營者,每個經營單位都有各自的儲備和庫存管理。在缺乏統一規范的情況下,易燃物品的存儲可能存在隨意擺放、混雜等情況,增加了火災發生概率。同時,這些物品數量龐大,使得消防人員在撲救時難以準確掌握火源位置,對火災撲救造成了一定阻礙。
(三)電氣線路組件安裝與配置結構復雜
大型商業綜合體內電氣線路組件安裝與配置結構的復雜性是導致火災危險性增加的關鍵因素。首先,綜合體內的電力系統通常龐大而復雜,涉及眾多的電氣設備和線路組件,包括照明、電梯、制冷系統等。這些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電磁輻射、電熱效應以及線路短路等因素,增加了火災發生概率。同時,電氣線路的復雜性意味著在設計和維護過程中容易出現失誤,例如電纜老化、連接不良等,進一步增加了火災隱患。其次,商業綜合體內的電氣設備往往長時間不間斷運行,使得電氣線路系統負荷較大,存在過載和短路風險。電氣線路過載可能導致線路和設備過熱,引發火災。此外,配置不合理的電氣線路系統容易引起電氣設備間的相互影響,進而誘發火災。
(四)建筑裝飾材料易燃,排煙困難
商業綜合體常采用大量具有裝飾性質的建筑材料,如木質板材、塑料裝飾、絕緣材料等,這些材料的易燃性質增加了火災爆發概率。易燃裝飾材料在火災中燃燒產生大量煙霧和有毒氣體,對人員疏散和消防撲救帶來極大困難,進一步加劇了火災危害程度。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建筑結構通常較為復雜,包括大廳、走廊、樓梯等多個功能區域。由于建筑空間的復雜性,火災發生時煙霧易在短時間內彌散,給人員疏散和消防工作帶來困難。此外,排煙系統設計不當或維護不到位可能導致煙霧無法迅速排出,增加被困人員的安全風險。
二、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策略
(一)構建健全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體系
構建健全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體系是確保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防控的基礎,涉及到組織架構、管理流程、技術手段等多個方面的系統建設。首先,在組織結構上,要建立明確的消防管理體系,確保各級責任部門的職責明確、權責一致[1]。例如,設立專門的綜合體消防管理部門,明確其職責范圍,負責綜合體內的火災防控工作,包括制定和推行相關政策、監督檢查、應急預案制定等。其次,建立健全的管理流程是確保消防監督工作高效運轉的關鍵。包括對商業綜合體進行火災風險評估、定期檢查火災安全設施設備以及組織火災應急演練等。例如,制定每年定期的火災安全檢查計劃,由專業消防檢查人員對綜合體內的消防設備、疏散通道、防火隔離等進行全面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潛在問題。在技術手段方面,采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是提升消防監督管理效能的關鍵。引入智能化的火災監測系統,通過攝像頭、煙感器、溫度傳感器等設備實時監控綜合體的各個區域,及時發現火災隱患。例如,一些大型商業綜合體已經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能夠通過圖像識別等技術手段對異常情況進行自動檢測,實現對火災風險的早期預警。此外,建立有效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體系還需強化與相關部門的協作機制[2]。例如,與消防部門、建設部門、業主委員會等形成緊密合作,共同推進綜合體內的消防工作。協同工作可以涉及信息共享、聯合演練、聯合培訓等方面,以形成更為完善的火災防控體系。總體而言,構建健全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體系是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防控的基石。通過有機整合組織結構、管理流程、技術手段和協同機制,可有效提高火災防范和應對水平,為商業綜合體穩妥運營提供堅實保障。
(二)嚴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使用
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直接關系到火災風險降低和防范工作實施。首先,商業綜合體涵蓋多個業態,包括零售、娛樂、餐飲等,這些業態中使用的易燃易爆物品種類繁多,如液化氣體、油漆、清潔劑等,在不當使用或儲存條件下可能成為火災源,增加了火災發生概率[3]。為了嚴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首先要建立明確的物品管理制度,包括明確易燃易爆物品種類、存儲位置、存儲數量等詳細信息,并規定其使用條件。例如,制定禁止在商業綜合體內存儲大量易燃液體的規定,或規定清晨和深夜時段禁止進行易燃物品裝卸作業,以減少潛在的火災風險。其次,引入先進的監測技術是確保易燃易爆物品得到嚴格控制的有效手段[4]。例如,在易燃物品存儲區域安裝氣體檢測器、火災報警器等設備,實時監測空氣中的氣體濃度和火源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即刻報警,提高火災預警的及時性。最后,建議引入科技手段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的追蹤和監管。通過使用電子標簽、物聯網技術等,實現對易燃易爆物品的實時監控和溯源,從而確保其合規使用和存儲。通過制定明確的管理制度、引入監測技術、定期培訓和教育以及科技手段應用,可以嚴格控制大型商業綜合體內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有效提高火災防范水平,確保綜合體內人員和財產安全。
(三)加強對消防意識的教育培訓
首先,通過定期進行系統消防培訓,商業綜合體內的所有工作人員都能更好了解火災危害性、預防措施以及逃生和救援技能[5]。培訓內容可包括火災起因、正確逃生方式、滅火器材使用方法等,提高員工對火災風險的認識。比如,可以組織模擬火災演練,使員工能夠在真實場景中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如何冷靜應對緊急狀況,提高其在火災發生時的應急反應水平。演練過程中可以模擬火災場景,包括煙霧彌漫、火災撲救等環節,使參與者更深刻理解火災發生時的緊急情況。其次,加強對消防意識的培訓不僅限于員工,還應覆蓋到商業綜合體的訪客。通過在商場、娛樂場所等公共區域設置消防宣傳牌、播放宣傳視頻等方式,向訪客傳遞火災防范知識,引導他們正確逃生和報警。同時,商業綜合體可在入口處設置緊急逃生指示標識,提醒訪客熟悉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另一方面,利用在線培訓和移動應用等技術手段,使培訓更加便捷靈活。商業綜合體可以開發消防培訓APP,提供消防知識問答、實時演練模擬等功能,方便員工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通過這些技術手段,不僅提高了培訓覆蓋率,也能夠更好檢測員工的學習效果[6]。最后,建議在員工入職培訓和定期培訓計劃中納入相關消防知識,使員工對消防意識的培養貫穿于整個職業生涯。例如,與消防部門合作,邀請專業的消防員為員工進行實地講解,分享實際火災事故案例,以提高培訓的實用性和針對性。通過全員參與消防培訓,商業綜合體可提高員工和訪客的火災防范意識,形成全員參與火災防控的良好氛圍,從而有效提高火災防范和應急反應水平。
(四)科學設計大型商業綜合體布局與防火分隔
科學設計布局與防火分隔直接影響著火災發生后的擴散和控制效果。首先,通過科學合理的布局設計,確保商業綜合體內的區域功能、疏散通道、建筑材料選擇等符合相關安全標準。合理布局能夠有效減少火災擴散速度,降低火災帶來的影響[7]。例如,將易燃物品儲存區域與人員密集區域進行隔離,合理劃分建筑功能區域,減少火災蔓延可能性。其次,通過設置防火墻、防火門、防火隔離帶等,將商業綜合體內的不同功能區域進行有效隔離,限制火勢蔓延范圍。比如,商業綜合體中的商鋪與公共通道之間設置防火墻和防火門,能有效隔離火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8]。此外,采用耐火隔墻、耐火樓梯間等建筑構造,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增加火災撲救的時間窗口。合理規劃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也是科學設計的關鍵。商業綜合體內應設置足夠數量的疏散通道,并確保其暢通無阻,以便在火災發生時迅速疏散人員。此外,在設計中考慮疏散距離和疏散時間,確保人員在火災情況下能夠及時、安全逃生。最后,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輔助設計,如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BIM技術可以模擬建筑結構,對商業綜合體的防火設計進行全面模擬和評估,包括火災發生后的疏散情況、防火設施布局、建筑材料選擇等,從而優化設計方案,提高火災防控效果。因此,科學設計大型商業綜合體布局與防火分隔需要考慮多個方面因素,包括布局合理性、防火構造設置、疏散通道規劃等。通過科學設計,能夠有效降低火災發生概率,減少火災對人員和財產安全造成的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危險性及相關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研究中,深入分析了人員分布密度、易燃物與可燃物數量、電氣線路組件安裝與配置結構以及建筑裝飾材料的易燃性等關鍵因素。針對這些危險性,提出了構建健全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體系、嚴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加強消防意識教育培訓以及科學設計大型商業綜合體布局與防火分隔等多層次的防范策略。通過本研究,不僅為商業綜合體的火災防控提供了系統性的理論分析,也為相關管理者和決策者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案。期望這些對策能夠在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進一步提升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火災防控水平,確保人員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敖蕾.地下商場火災危險性及消防監督管理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3(07):59-61.
[2]馮建偉.商用地下建筑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探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3,9(05):92-94.
[3]馬泓坤.大型商場消防安全問題及防火監督管理措施探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3,9(03):106-108.
[4]林偉偉.商場消防系統中噴淋及消火栓的安裝與調試[J].江西建材,2022(12):223-224.
[5]任波.商用地下建筑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研究[J].今日消防,2022,7(11):63-65.
[6]周虎成.探究商用地下建筑消防監督管理工作[J].今日消防,2022,7(03):55-57.
[7]陳思思,王帥.商用地下建筑消防監督管理工作要點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1(28):171-172.
[8]周桓鋒.大型商場消防監督管理的重要性研究[J].今日消防,2021,6(0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