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
摘要:隨著科技進步和環保需求的日益凸顯,新能源汽車逐漸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交通出行的新選擇。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其帶來的安全隱患也逐漸出現,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火災事故。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屢見不鮮,不僅造成了重大財產損失,甚至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相較于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火災事故具有不同的特點,對其進行有效撲救需要更高的技術要求和應對策略。因此,針對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討新能源汽車火災原因和特點,分析現有的撲救技術和方法,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評估,以期為提高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效率,減少火災事故帶來的損失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技術戰術
一、新能源汽車火災原因和特點
(一)新能源汽車火災原因
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由于其特殊的動力系統和組件,火災誘因有所不同[1]。電池故障:新能源汽車大多使用高能量密度的鋰離子電池。雖然這些電池在技術上取得了顯著進步,但一旦電池內部出現短路、過熱、過充或過放等情況,很容易導致電池熱失控,最終引發火災。據某權威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電池故障約占新能源汽車火災的60%。高壓電系統故障:不同于傳統汽車的12V或24V系統,新能源汽車的高壓電系統工作電壓高達幾百伏。這意味著任何絕緣材料的破損、接觸不良或電火花都可能引燃車輛內的其他可燃材料,從而引發火災。統計數據顯示,高壓電系統故障導致的火災約占20%。外部因素:盡管新能源汽車技術在不斷進步,但外部因素仍然是火災的一個重要誘因。這包括交通事故、惡劣的氣候條件以及不恰當的充電方式。例如,充電過程中的火災約占5%,而行駛過程中的事故導致的火災占15%。
(二)新能源汽車火災特點
與傳統汽車火災相比,新能源汽車火災表現出的特點更為復雜和嚴重。燃燒速度更快、溫度更高:由于新能源汽車采用的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一旦電池發生熱失控起火,其燃燒速度會迅速加快,且火焰溫度極高。這也意味著一旦火災開始,其蔓延速度會非常快[2]。復燃率較高:傳統汽車火災被撲滅后,很少會出現復燃情況。新能源汽車火災中,即使火焰一度被撲滅,由于電池內部可能仍存在未完全反應的能量,火災復燃率相對較高。統計數據顯示,大約10%的新能源汽車火災在初次撲滅后會出現復燃,這無疑增加了滅火難度。有毒煙氣產生:電池燃燒時,會產生大量具有毒性、腐蝕性及易燃性的氣體,如一氧化碳(CO)、氰化氫(HCN)、氫氟酸(HF)等。這些有毒氣體不僅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還會給救援工作帶來極大困難和危險性。
二、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要點
(一)滅火劑選擇至關重要
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火災的主要源頭,其易燃易爆特性使得火災難以控制。為確保撲救效果,應確保水源充足,并考慮使用F-500型泡沫滅火劑與Firesorb這類新型滅火助劑,它們能迅速縮短鋰電池燃燒時間,提高滅火效率。泡沫滅火劑在此方面效果有限,因為它可能阻礙鋰電池內部熱量散發,并受到鋰電池釋放的可燃氣體和氧氣影響[3]。
(二)科學固定作業,確保安全
救援人員接近事故車輛時,需根據車輛狀態、火勢及外部環境,判斷是否需要采取固定措施。以45度角接近車輛,避開可能的行駛路徑,防止車輛突然啟動造成傷害。根據車輛的具體姿態,避開動力電池包的泄壓面(口),同時警惕輪胎突發爆炸。
(三)迅速切斷電源,防止電擊
救援人員的首要任務是迅速切斷事故車輛電源,包括將鑰匙開關調至OFF位置,利用電池組座和電源分離的閥門開關斷開電源控制線,并拔掉連接車輛動力控制器內部接口的保險絲。
(四)破拆需謹慎,避免擴大損失
破拆作業是撲救過程中的最后選擇。在破拆前,必須確保動力電池包高壓電和超級電容器已斷開,并對高壓部件進行驗電測量。破拆時應避開高壓部件和線束,盡量利用車輛門窗進行疏散救生。
總之,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展,我們面臨的火災挑戰也在增加。只有充分理解火災特點,掌握科學、專業的撲救方法,才能確保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4]。
三、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措施
(一)提前介入接警環節
在接到新能源汽車火災報警時,指揮中心應立即詢問車輛品牌、型號、是否有被困人員及其傷勢等關鍵信息。同時,迅速調取新能源汽車資料庫,掌握車輛的動力電池種類、容量、最高電壓等核心數據。與當地經銷商保持緊密溝通,確保獲得相關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并為接警基層站提供實時安全提示和全程指導。
(二)迅速調集力量
優先調集適應大流量、大噸位的泡沫和水罐消防車以及搶險救援消防車等關鍵車輛。裝備器材如電絕緣裝具、漏電探測儀、紅外熱成像儀等也應迅速到位。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集公安、交管、電力、城建等部門協同作戰,并請求事故車輛廠家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支持。若事故發生在地下車庫、公路隧道等密閉空間,還需調集排煙、照明等特殊裝備。
(三)進行現場詢情和火情偵察
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應迅速查清火災規模、被困人員數量及位置,特別是動力電池的受損情況。注意查看車輛特殊標識,明確車輛類型,為后續救援行動提供關鍵信息。
(四)科學組織救人行動
當車廂內有人員被困時,首要任務是營救被困人員。根據車輛變形情況,選擇合適的破拆方式,迅速消除周圍火焰,為被困人員創造逃生條件。在破拆過程中,要注意使用噴霧狀水保護,防止因金屬碰撞產生的火花引發二次火災或爆炸。
總之,面對新能源汽車火災,我們不僅要有專業的撲救技術,還需要科學的戰術措施。從接警到救人,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心組織和迅速反應,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5]。
四、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案例分析
通過實際案例分析,進一步揭示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的實際情況,并提供數據支持。
(一)案例選擇
筆者選取2022年7月4日發生在宜賓市江源半島的一起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作為案例。該事故涉及一款市場主流的電動汽車,在充電過程中突然起火,造成了較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二)火災撲救過程分析
1.響應速度:消防站在接到報警后,迅速出動,到達現場用時10分鐘。這種快速響應在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中非常重要。由于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因此快速響應可以減少對周圍環境和人員的影響。
2.滅火操作:消防隊員在到達現場后,首先切斷了車輛電源,然后使用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滅火器和高壓水槍進行滅火。這種操作避免了火勢擴大,降低了財產損失。
3.人員疏散:在滅火同時,消防隊員還協助疏散了周圍的人群,確保了人員安全。這顯示了在火災撲救中,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同樣重要。
通過這個案例,可以看到在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中,快速響應、專業的滅火操作和有效的人員疏散都是至關重要的。這些措施能夠有效控制火勢,減少財產損失,并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三)撲救效果評估
該火災事故在消防隊員的及時處置下得到有效控制,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均得到較大程度降低。根據統計數據,該次火災撲救的效率較過去傳統汽車的火災撲救提高了20%,進一步證明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的專門技術和方法的有效性。
(四)數據支持
根據宜賓市消防救援支隊的記錄,2022年共發生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12起,其中90%的火災在消防隊員到達現場后10分鐘內得到有效控制。而在過去5年中,這一比例僅為70%。數據對比顯示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技術和方法改進的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具體案例和相關數據,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的實際情況及其對專門技術和方法的需要。只有采取科學、有效的撲救措施,才能更好應對新能源汽車火災帶來的挑戰。
五、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的挑戰和對策
盡管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的技術和方法已漸趨成熟,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戰。
(一)面臨的挑戰
電池復雜性和多樣性: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種類繁多,每種電池都有其獨特的燃燒和爆炸特性。這給消防隊員在現場判斷和選擇適當的滅火技術和方法帶來了困難。高壓電系統:新能源汽車的高壓電系統增加了火災危險性。在滅火過程中,消防隊員需要迅速、安全切斷電源,但某些車型的電源系統設計可能使這一操作變得復雜。毒性煙氣:鋰離子電池燃燒產生的有毒煙氣,如氰化氫(HCN)、氫氟酸(HF)等,對消防隊員和周圍人群構成了威脅。在封閉或半封閉的空間里,這些有毒煙氣可能迅速聚集,增加了救援難度[6]。缺乏專業培訓和設備:目前,針對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的專業培訓和設備仍相對匱乏,使得消防隊員在面對新型火災時可能缺乏必要的經驗和工具。
(二)對策和建議
1.加強電池知識和培訓。應增加對新能源汽車電池的課程講解,使消防隊員了解不同類型電池的特性和滅火方法。同時,對于在職消防隊員,應定期進行相關培訓,確保他們掌握最新的電池技術和滅火方法。
2.研發專用設備。消防部門應與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合作,研發針對新能源汽車火災的專用設備,如高壓電安全切斷設備、毒性煙氣防護裝置等。
3.強化安全標準。應制定更嚴格的安全標準,要求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提供明確的安全指南,并配備相應的滅火設備。同時,應強制新能源汽車在發生火災時自動切斷電源,以降低救援難度。
4.社區應急響應計劃。應制定針對新能源汽車火災的應急響應計劃,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行動流程。此外,還應提供必要的訓練和模擬演練,以提高社區在火災發生時的應對能力[7]。
結語
根據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的原因和特點,應采取不同于傳統汽車的撲救技術和方法。對新能源汽車火災的撲救技術和方法進行不斷改進和優化,以適應不同類型電池的火災特性。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的挑戰包括電池復雜性和多樣性、高壓電系統安全問題以及毒性煙氣威脅等,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通過加強專業培訓、研發專用設備以及制定嚴格的安全標準等措施,我們可以有效應對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情況。然而,盡管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仍然存在許多未知的領域和挑戰。例如,如何更有效預測電池火災的發展趨勢、如何進一步提高滅火劑和設備的效率以及如何更好保護消防隊員免受毒性煙氣的傷害等問題,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此外,還需要加強公眾對新能源汽車火災的認識和預防意識。通過教育和宣傳活動,可以讓公眾了解新能源汽車火災危險性,并教授他們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和設備以及在火災發生時如何自救和互救。
總之,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是一個復雜而重要的課題,需要我們不斷研究和探索。通過改進技術和方法、加強專業培訓和設備研發以及提高安全標準等措施,我們可以更好應對新能源汽車火災帶來的挑戰,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同時,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如何更好預防和應對新能源汽車火災,以適應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8]。
參考文獻
[1]中國消防協會.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技術指南[M].消防出版社,2022.
[2]李紅星,張曉明.新能源汽車火災原因與撲救策略研究[J].火災科學,2023,28(02):23-29.
[3]陳小山,趙海峰.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火災特性及撲救技術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23,18(04):45-48.
[4]姜紅亮,王永富.新能源汽車火災風險及滅火救援對策研究[J].中國消防,2022(S1):82-84.
[5]張家瑜.提升新能源電動汽車火災救援能力的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7):74-76.
[6]王賢剛.新能源汽車火災原因及其滅火救援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1):78-80.
[7]張光俊.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技戰術探討[J].城市與減災,2022(03):39-42.
[8]蔡昊燃.新能源汽車火災特點及滅火劑選配[J].山東化工,2022,51(06):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