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生,呂希祥,韋助榮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11)
隨著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擁有低密度、高強度的鋁合金,正成為汽車輕量化的首選材料[1]。而從安全性考慮,輕量化的一個重要性能指標就是耐撞擊性。汽車碰撞過程中,損傷形式和斷裂機理伴隨著空間位置的不同而變化。采用非線性損傷失效理論的材料本構模型,結合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擬車用鋁合金型材的斷裂失效行為是切實可行的[2]。
目前,吳瑤等[3]對3003鋁合金建立廣義增量應力狀態(tài)依賴性損傷模型(Generalized Incremental Stress State Dependent Damge Model, GISSMO)方程,通過杯突實驗驗證其相較于Modified Johnson-Cook(MJC)方程,可得到更高的實驗匹配度。XIAO Y等[4]在四種不同的合金上,運用一種新的擴展迭代有限元方法,獲得GISSMO中的參數(shù),估計合金的斷裂性能??祖嫉萚5]設計了7種失效實驗物理試樣,標定不同應力狀態(tài)的失效行為。借助Nakajima成形極限實驗與有限元反求方法標定6016鋁合金的GISSMO斷裂準則的參數(shù)。劉文等[6]將彈塑性材料模型與損傷演化模型耦合,構建碰撞仿真的本構模型,可準確反映側墻結構碰撞過程的彎曲、褶皺變形與損傷積累,直至局部出現(xiàn)失效。崔躍杰等[7]研究結果表明采用“VonMises +GISSMO”組合的材料模型能很好地預測門內加強梁三點彎曲實驗力-位移曲線和零件折疊形貌。JOHNSEN J[8]使用*MAT_258號材料搭建GISSMO本構模型,與采用厚度損傷正則化(Through-Thickness damage Regularization, TTR)模型,并在三點彎曲試驗上驗證了兩種失效模型的有效性。
本文基于GISSMO理論構建6061-T6材料失效本構模型,通過LS-DYNA軟件仿真模擬,對動力電池包擠壓破壞實驗進行研究。
GISSMO連續(xù)介質材料失效本構模型基于J-C模型發(fā)展而來[9]。GISSMO模型是非線性損傷累積的冪律函數(shù),模擬由于孔隙成核和聚結導致的延性損傷[7]。損傷準則采用路徑相關斷裂準則,損傷值D(0<D<1)的累積增量ΔD表達式為
式中,m為非線性損傷累積指數(shù);εf為等效塑性應變失效值;Δεp為等效塑性應變增量。
在材料塑性應變達到臨界應變之后失效應變之前,材料發(fā)生應力減弱的變量稱為穩(wěn)定性變量F(0<F<1),其增量 ΔF表達式為
材料受損后(即F=1),應力衰減為
式中,Dcrit為當材料不穩(wěn)定因子F=1時,對應的損傷因子D值;n為應力衰減指數(shù),當D≥Dcrit時,應力才開始修正。
根據(jù)每種樣件不同的應力三軸度值[10-11],純剪切實驗(η=0.159)、單軸拉伸試驗(η=0.333)、中心孔 D8試驗(η=0.384)、中心孔 D15試驗(η=0.404)、缺口 L10實驗(η=0.43)、缺口 L15實驗(η=0.468)、脹形實驗(η=0.666),設計物理實物樣件,如圖1所示。除脹形實驗需配合自行設計的工裝進行擠壓脹形實驗外,其余樣件均進行常規(guī)的靜態(tài)拉伸實驗。6061-T6鋁合金材料各實驗對標情況如圖2所示。

圖1 失效實物樣件尺寸

圖2 失效樣件的仿真對標
通過軟件仿真對標,獲得不同應力三軸度所對應的失效應變值[9,12-13],即失效曲線如圖3所示。

圖3 失效應變與應力三軸度關系曲線
網格尺寸對GISSMO模型斷裂失效區(qū)域影響較大,故基于基礎網格尺寸(1.0 mm)計算結果,構建網格影響因子與網格尺寸關系曲線,以使該失效模型適用于不同網格尺寸。該分析過程可認為是優(yōu)化過程,故可利用 LS-OPT軟件迭代優(yōu)化得到最優(yōu)的網格影響因子[14-15]。
采用三點彎曲試驗進行校準參數(shù),是一種有效的驗證方法[2,5,7]。單個擠壓型材件結構簡單,方便仿真快速對標,同時也能反映出其在箱體中成組件時,復雜應力三軸度的變化過程。故通過對擠壓型材件進行三點彎曲實驗,可仿真逆向獲得材料斷裂時刻前的應力三軸度云圖,如圖4所示。再將關鍵區(qū)域(破裂區(qū)域)單元的塑性應變與應力三軸度值一起繪制在失效曲線(圖3)中。通過對比實際破裂的位置,調整失效曲線使其覆蓋所有散點值,使破裂的點位于曲線上方,未破裂的點位于曲線的下方,從而矯正失效模型,彌補單個小樣件應力三軸度變化范圍較窄,無法獲取更多應力三軸度值散點分布的情況。通過矯正后的失效模型,才能對型材件的破裂做準確模擬,如圖5所示。

圖4 型材件的應力三軸度云圖

圖5 型材件局部破裂情況仿真與實驗的對比
針對電池包在汽車運行過程中易受到碰撞、擠壓等破壞變形,國標[16]規(guī)定了擠壓實驗相關要求。本實驗采用半圓柱擠壓頭,方向為豎直,為使箱體產生更多的材料破裂,更好地研究材料破裂行為,實驗對象為空箱體,截止條件不設置力而設置位移。
采用顯示動力學分析軟件 LS-Dyna進行模擬分析。通過觀察力位移曲線,相較于無失效本構仿真,采用GISSMO失效本構模擬可以得到比較準確的模擬,曲線的吻合度良好,如圖6所示。當周圍材料斷裂不再連接,中間區(qū)域便殘留下來,這種細節(jié)也得到高度還原。斷裂后材料的整體變形,也得到很好模擬,如圖7所示。

圖6 擠壓分析力與位移關系曲線

圖7 邊框破裂情況實驗與仿真對比
通過本文所述試驗和仿真模擬結果分析可得到如下結論:
1)通過設計對應著不同應力三軸度水平的物理樣件,開展靜態(tài)拉伸、脹形實驗獲得當前應力三軸度水平狀態(tài)下的失效塑性應變,得到6061-T6鋁合金基本的GISSMO材料失效本構。
2)通過型材件的三點彎曲實驗,仿真對標逆向得到應力三軸度的全場分布,輸出關鍵區(qū)域單元的散點圖,矯正失效應變曲線。
3)觀察到擠壓分析的模擬,力位移曲線的吻合度較高,材料破裂的位置、區(qū)域面積等細節(jié),也得到了高度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