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





在許多人的認知中,鼬科動物是一群小可愛,它們有著圓潤又明亮的小眼睛,小巧玲瓏的身軀和毛茸茸的尾巴,不用刻意賣萌就討人喜歡。
但鼬不可貌相,別看它們毛茸茸的,還有一點兒呆萌,它們可是冷酷的肉食動物,有著犀利的獵殺本領,在可愛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冷酷的心。
白鼬:小家伙還有兩副面孔
白鼬在鼬科家族里算得上“顏值擔當”了,腦袋圓圓、耳朵圓圓、眼睛圓圓,小巧玲瓏,嬌俏可人。在網上流傳甚廣的表情包中,白鼬都是一身雪白的毛發,其實它們的毛色是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的。冬天全身雪白,只有尾巴尖有一點黑色的毛,到了夏天,背面毛發就變成了灰棕色,但腹部和四肢內側仍是白色。
別看它們長得人畜無害,實際上是捕獵高手,從鼠到鳥、從魚到昆蟲,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就沒有它們捕捉不了的獵物。但它們最有名的稱號還是“兔子克星”,別看兔子蹦跶得快,卻敵不過機智靈活的白鼬。白鼬一旦發現獵物,便伸長脖子匍匐靠近,然后迅猛出擊,用尖銳的犬齒刺入獵物頭部,迅速置獵物于死地。可以說是冷酷無情,一擊必殺了。
新西蘭曾因為兔子泛濫成災,引進白鼬,想讓“兔子的克星”白鼬抓捕一些兔子,以此來維持生態平衡。結果由于白鼬的食譜范圍過廣,不僅沒完成減少兔子數量的任務,還把不少其他物種“吃”瀕危了。對此白鼬表示:“咱也不知道哪些是不能吃的啊,這鍋咱可不背。”
海獺:仰泳及胸口
碎大石專業選手
海獺主要生活在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是海洋中最小的哺乳類物種。它們有著濃密的皮毛,用于抵擋寒冷的海水,密度可達每平方厘米12.5萬根。海獺也是萌系選手,在2013年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選的世界最可愛物種排行榜中位列第五。
海獺有著獨特的睡覺姿勢,它們常常成群結隊地仰躺著漂浮在海面上,用海藻纏繞身體,或者四肢抓緊海藻,以防在睡夢中被海浪沖走或是沉入海底。它們還有個絕活:胸口碎大石。海獺喜愛吃貝類、鮑魚、螃蟹等海鮮大餐,但是這些海鮮堅硬的外殼又難以用牙齒咬開,便隨身攜帶石塊,遇到喜愛的食物,它們就用前肢抓住食物在石頭上猛烈撞擊,直到把食物堅硬的外殼敲碎。不得不說,海獺還是靠著一點智慧生存的。
蜜獾:“網紅”平頭哥就是在下
和其他“萌系殺手”不同,蜜獾在網絡上以“無比暴躁”的形象而聞名。它們曾以“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的稱號被收錄在《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
蜜獾主要生活在非洲、西亞和南亞地區,在鼬科動物中屬于體形比較大的那類,它們有著強壯的身軀和厚實的皮毛,可以保護它們在“掏蜂窩”的時候不被蜜蜂蜇傷。沒錯,蜜獾因為喜歡吃蜜蜂幼蟲和蛹而得名。
暴躁的蜜獾總是喜歡做有挑戰性的事情。除了做出掏蜂窩這種危險行為,它們還喜歡吃蛇,捕食對象從大蟒蛇到毒蛇,無所畏懼。蜜獾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對蛇毒有抵抗力的動物之一,可以說是鼬科動物中最具戰斗力的一種了。
臭鼬:別靠近我,會哭的
臭鼬雖然名字不怎么好聽,但是外表還是十分討喜的,它們有一身黑白相間的醒目的皮毛,還有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
別看它們長相純良,就連美洲獅這樣兇殘的大型猛獸,除非餓急了,否則見了它們都要繞道而行。因為臭鼬會通過噴射一種惡臭的液體來保護自己,這種液體會導致被襲擊者淚流不止,甚至能引起暫時性失明。所以千萬不要輕易招惹臭鼬,否則一定讓你嘚瑟著來,哭著走。
黃鼬:偷個雞而已,
怎么還成“仙”了
說起黃鼬,可能很多人不明所以,但是說起“黃鼠狼”,可謂家喻戶曉。它們還有一句專屬的歇后語: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黃鼬是個分布范圍十分廣泛的品種,遍布我國大江南北。它們的體形比白鼬大,全身皮毛呈棕黃或橙黃色,喜歡半夜行動,也是捕獵的一把好手。除了耳聰目明、嗅覺靈敏,還是“鐵鼬十項”全能選手,能靈巧地鉆過各種洞穴和縫隙,精通“縮骨功”,游泳爬樹、飛檐走壁也不在話下,本領了得。
黃鼬的食譜很廣,我們所了解的就是黃鼬最喜歡吃的食物是雞,但在野外,它們也會捕食野兔、老鼠、魚、昆蟲等。沒肉吃的時候,松子也不挑剔。可以說是吃啥啥香,不怎么挑食。
除了物理攻擊,黃鼠狼也會化學攻擊,它們會從臭腺中釋放出一股臭味分泌物,若是被這種“化學武器”擊中頭部,還會導致中毒,輕者頭暈惡心,重者甚至會昏迷,倒地不起。也許正是因為黃鼬臭氣攻擊的屬性,民間傳聞它們能控制人的神志,便賦予了其“黃大仙”的稱號。
(摘自《課堂內外》202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