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曾長秋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強調,必須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高度,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這是我們扎實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政策依據,也是我們對黨員干部進行廉政教育的最新材料。
廉潔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東漢著名學者王逸為《楚辭·章句》注釋:“不受曰廉,不污曰潔。”也就是說,不接受他人饋贈的錢財禮物,不讓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即為廉潔。人們常說的“淡泊人生蓄以明志,清廉處世方能致遠”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 “位不在高,廉潔則名”……就是對“廉潔”的描述和稱頌,從而形成了“廉潔文化”。
何謂廉潔文化?即是廉潔的理論和行為方式及其相互關系的文化總和,是關于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的總概括。其基本特征:一是主體的大眾性,主要表現為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潔氛圍,以健康向上的廉潔文化充實社會公眾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權力性,主要表現為掌握社會公共權力的管理者廉潔自律,恪守宗旨,執政為民;三是實施的職業性,主要表現為各職業階層的從業人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四是組織的公共性,主要表現為機關、團體等社會公共組織處事公道正派,誠實守信,廉潔高效。
從上可知,廉潔文化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共產黨人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黨內政治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以革命文化為源頭、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主體、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黨性的文化。它既來源于中華優良傳統,也體現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即要求提倡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為民服務、清白做人的精神。在全社會提倡它,可以凈化社會風氣、有力地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當前在構筑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的過程中,我們應高度重視廉潔文化的建設,筑牢廉潔思想防線。

與廉潔文化相近的概念是廉政文化,后者是廉潔從政行為在文化和觀念上的客觀反映,折射出一個政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廉者,政之本也。”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黨的關鍵在從嚴治吏。因為,黨風政風問題直接關系民心背向、關系執政黨的生死存亡。全面從嚴治黨,既要靠治標,猛藥去疴,重典治亂;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養文化,守住為政之本。
可是,由于黨面臨“四大考驗”(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和“四種危險”(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當前的廉政問題成為制約現代化建設的瓶頸、成為建設民主法治國家的攔路虎。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紀檢監察機關查處涉及教育醫療、養老社保、執法司法等民生領域的腐敗問題超過65 萬件。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具體體現在一些黨員干部不能秉公辦事、不能抵擋外在誘惑,甚至吃拿卡要、冷硬橫推,不擔當不作為。如果過不了廉潔自律這一關,就很難保證其做一名清官、好官。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斗爭就一刻不能停。”為此,要繼續吹響反腐倡廉的沖鋒號,從中央到地方的反腐倡廉工作要進入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的常態化階段。進行廉政文化建設,我們必須在“打虎” “拍蠅” “獵狐”等方面齊發力的基礎上,對廣大黨員干部開展持久的廉潔自律教育,養成浩然正氣,促進黨風和社會風氣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需要。
黨風問題關系執政黨的生死存亡,新時代如何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新時代10 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此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要求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開展廉潔文化建設,督促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保持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在全社會培育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黨中央出臺的一系列有力舉措,營造了以文化人、以文潤德、以文養廉的濃郁氛圍。2022 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指出,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帶頭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這是“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首次出現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公開講話中,彰顯了我們黨堅持自我革命、反腐倡廉的決心。
隨著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逐步深化和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建設廉潔文化的具體要求被固化下來。《中國共產黨章程》把“清正廉潔”與“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一道,明確為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的基本素質。《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把“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單列一款,強調“建設廉潔政治,堅決反對腐敗,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務”。《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緊扣廉潔自律主題,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堅持正面倡導、重在立德,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了看得見、摸得著的高標準,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道德情操。黨中央最近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更是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三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進行部署。
思想建設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黨員干部要把廉潔自律作為思想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通過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線,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確保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移其志、不迷其心、不忘其本。對于身處基層的黨員干部來說,要努力做到:重小節,在慎初中堅持住自我;嚴私德,在慎獨中耐得住寂寞;樹家風,在慎微中守得住平淡;防“圍獵”,在慎欲中經得住誘惑。為了筑起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線,黨員干部要有擔當意識、群眾意識和底線意識。即:第一,心中有擔當,提高政治本領。在兩個一百年過渡的重要歷史時期,結合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心中有群眾,為群眾辦實事。作為基層干部,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關注群眾訴求,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決懲治民生領域的“微腐敗”,破除黑惡勢力背后的“保護傘”,讓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第三,心中有底線,堅守清正廉潔。打鐵必須自身硬,在行使權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約束上嚴之又嚴,“手電筒”在照別人的同時,更應該時常照自己,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
總之,文以化人,廉以養德。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也是廉潔文化建設的“除草劑”。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也永遠在路上。我們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開展經常性的廉潔自律教育,同時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大環境。只要我們在新時代把反腐敗工作推向持久深入,就能兌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絕不是一句空話”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