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_本刊記者、通訊員 吳麗芳
為推動“清廉開?!苯ㄔO走深走實,進一步濃厚廉潔文化氛圍,使黨史紅色廉政故事深入人心,營造廉潔自律、崇德向上的社會氛圍。開福區紀委監委、清水塘街道工委、紅色搖籃黨建聲音館策劃推出“廉潔是福之清水塘畔話清廉——歷史中的清廉故事”,深受廣大市民好評,現摘發其中部分革命先輩、優秀共產黨員領導干部的勤政廉潔故事予以整理刊發。
張富清,1924 年12 月出生,陜西洋縣人,1948 年3 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8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 年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1985 年1 月在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副行長崗位上離休。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他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他塵封功績60 多年,直到2018年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采集中,他的事跡才被發現。2019 年6 月,先后獲得“時代楷?!薄叭珖鴥炐愎伯a黨員”等榮譽稱號;9 月,獲得“共和國勛章”。

佩戴“共和國勛章”的張富清(劉德國 攝)
張富清老兩口的家位于來鳳縣建行宿舍樓。近四十年過去了,樓上樓下、左鄰右舍都已翻修一新,老兩口的家還是老樣子。墻腰上淡黃色的油漆斑駁脫落,水磨石地板被磕出不少小坑,客廳里依舊擺著那張磨損的沙發,廚房里厚實的鐵鍋架在簡易的煤氣灶上,窗戶一開就是天然的抽油煙機。
“吃得好、住得好,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沒有什么要求了?!闭勂鹕顥l件,老兩口卻總是淡淡一笑。
兒女們也早已習慣了家里的簡樸。在卯洞工作期間,他們一家住在一座年久失修的房子里,一大一小兩間,共二十多平方米,三張床擠了兩個大人、四個小孩。父親張富清那時候分管財貿和機關工作,但從來沒給家里安排得好一點兒。大姐患有腦膜炎,多年看病花錢,他們也從沒找組織特殊照顧。
做人要知足,懂得感恩,不給組織添麻煩,是張富清一家常常念叨的話。他們的秘訣是“比”:和過去比,和困難群眾比,和犧牲的戰友比,一比,就覺得很知足,很幸福。
2018 年,因患白內障,張富清接受了人工晶體植入手術。按規定,張富清的醫療費用可以在離休單位全額報銷。結合病人和家屬的實際情況,醫生在手術前征求張富清和家人對人工晶體的意見?!叭斯ぞw有很多檔次的,根據您的實際情況,我們建議您選用7000 元到15000 元左右的,當然,也還有更好的……”
“那就7000 元的!”還沒等醫生說完,老人家就選定了。手術前幾天,張富清在與同病房一名病友的聊天中得知,對方選的人工晶體竟是3000 多元價位的。得到“機密信息”,張富清立即去找醫生,堅決要求給自己換成3000 元的?!八亲再M,所以選便宜的,您是公費,可以考慮7000 元的?!贬t生勸他?!叭罕娔苡玫奈以趺床荒苡茫抗M也是國家的錢,能省一點就省一點!”張富清態度堅決。
張富清的先進事跡被廣為宣傳后,榮譽接踵而至,一家人的生活卻依舊平靜、恬淡。饅頭、油茶湯、黃豆合渣、青菜,是老兩口吃習慣了的,剩下的第二頓接著吃,絕不浪費,舊衣服也依舊不允許丟。二老穿戴整潔,相扶而坐,笑聲朗朗。
變化也不是沒有。“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張健全說,“獲得榮譽后,父親總念叨著要怎么更多回報黨和國家、人民,我們也要把這份從小耳濡目染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的精神踐行好、傳承好?!?/p>
廖漢生是我國的開國中將,于1911 年11 月14 日出生于湖南桑植。在開國元帥賀龍的領導下,從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逐漸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將領。
全國解放進北平之前,毛主席對所有干部說:“大家都頂住了槍林彈雨,好不容易有了光明的未來,但是更要警惕糖衣炮彈,這才是腐蝕人心最厲害的武器?!惫黄淙?,后來還是有個別干部倒在了糖衣炮彈之下。但畢竟是少部分,大部分干部的清廉讓人動容,這一輩的革命家都有一種精神,是為了人民利益舍小我成全大我,廖漢生將軍就是其中一位。
因為戰爭的原因,廖漢生和自己的女兒失散了多年,全國解放后好不容易才相認,讓女兒有了完整的家。女兒知道自己父親是開國將軍,于是就想讓父親幫忙介紹個工作,但是廖漢生將軍一口回絕了,盡管他對這個失散多年的女兒滿心愧疚,沒有盡過父親的責任,但是,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原則。
他自己覺得新中國剛剛建立,可以說是百廢待興,身為開國將領更是應該以身作則,公器怎么能私用呢?要對得起天下的百姓啊,不能有什么特權,自己的子女也就是普通百姓,應該和大眾一視同仁;另一方面,老一輩人的內心都有堅定的信仰,這些信仰讓他們不愿意去破壞黨的事業,要是以權謀私,那就是違背了信仰,雖說自己對女兒有虧欠,但是女兒不管做什么都是為國家貢獻,哪怕是種地也是如此,并沒有太大分別。
這是幾乎所有老一輩革命家都擁有的高貴品質,他們內心深處只有國家和人民,從來做事情都是公私分明,絕不占用公家的資源。這樣的品質讓人動容,也是我們后代人最缺乏的,需要大家繼承和發揚。
新中國成立后,黃克誠先后被任命為中央軍委秘書長、國防部副部長、總參謀長、中央書記處書記等職。黃克誠經常教育親戚們:“不要打他的牌子、旗子,不準利用他的關系開后門、走關系,要靠自己奮斗成才?!薄安灰プ鋈嗣穹磳Φ氖拢灰プ隼习傩胀春薜氖隆薄?/p>
黃克誠的家鄉在湖南永興縣油麻墟下青村,是一個貧困山村。由于家境窘迫,黃克誠讀書全靠親戚的資助。1920 年春節過后,他考取了衡陽省立三師,鄉親們送衣、送物、送錢、送米,由哥哥用一個舊木箱挑著,送他去衡陽求學。在衡陽省立三師,黃克誠走上了革命道路。1928 年湘南暴動后,黃克誠被敵人列為“暴徒首領”懸賞通緝。于是,他和兩個戰友來到家鄉附近的太平山上打游擊。白天,黃克誠和戰友在山上活動,大嫂把飯送到了指定的地方。她時而用籃子裝飯,裝成上山扯豬草;時而用提桶裝飯,假裝去澆菜。后來,敵人多次圍村抓人,黃克誠都是在大嫂的機智掩護下脫離險境,逃出包圍圈。新中國成立后,雖然黃克誠身居高位,但是大哥、大嫂一直堅持在家務農。村里人紛紛勸大哥找黃克誠謀個差事,大哥卻說:“他當他的官,我種我的田?!?/p>
大哥大嫂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兒子黃開衡身上。新中國成立后,大嫂對兒子說:“你去找二叔吧。聽說他在長沙城里做了大官。也許,他能幫你找份好工作,找條出路?!秉S開衡終于見到了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的二叔黃克誠。黃開衡就直截了當地說:“二叔,我要工作?!薄澳愕奈幕潭仍趺礃??”黃克誠問?!爸蛔x過一年書。”黃克誠想了想,語重心長地對侄兒說:“不錯,大哥大嫂對我有恩,我真的好想念他們??墒?,你文化這么低,干什么工作合適呢?依我看,你還是去煤礦挖煤,怎么樣?”黃開衡連連搖頭:“我不去挖煤。我要去讀書?!秉S克誠說:“讀書?好!就去考湖南革命大學吧?!钡诙?,黃開衡去參加考試,要求寫一篇文章,題目是《什么是新民主主義》。黃開衡從來沒學過,根本無從下筆,結果沒考得上。黃克誠當時正兼任湖南革命大學的校長,卻并沒有為他開綠燈。黃克誠對侄兒說:“我看,你還是去衡陽鐵路當個工人吧,當個信號工,怎么樣呢?”但黃開衡還是堅持要去讀書。見侄兒決心這么大,黃克誠就把他送到長郡中學,在那里讀完初中和高中。臨行前,黃克誠對侄兒說: “我只能給你指一條路,至于怎么走,就靠你自己了?!秉S開衡讀書十分用功,高中畢業后,考入中南政法大學(學院)。后來,他向二叔提出想從岳陽麻袋廠調到長沙工作,黃克誠沒有答應。
1979 年國慶前夕,堂弟黃時申去北京看望黃克誠。臨走時,鄉領導委托黃時申給黃克誠帶去30斤茶油,算是鄉親們的一點心意。黃克誠看了堂弟捎帶了禮物,語重心長地說:“請客送禮不利于恢復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正人先正己嘛!”并叫堂弟將禮物帶回。黃時申感到很為難,離開時借故把茶油留下了。黃克誠得知后,立即讓工作人員按市值折錢匯給鄉領導,并親筆寫信告誡家鄉的黨員干部,不要再搞請客送禮之事。
1948 年冬天,人民解放軍發起了著名的平津戰役。在戰役進行中,葉劍英領受了接管北平的重任。1949 年2 月2 日,北平和平解放,葉劍英與平津前線司令部及華北局、北平市其他領導人一起進駐北平。
葉劍英在領導市政建設中,要求政府工作人員正人先正己,作為一市之長,他自己則率先垂范,克己奉公。

葉劍英紀念館
當時,葉劍英領導接管的舊北平市黨政軍機構的物資,在倉庫里堆積如山。其中,有各種各樣的高級家具,有成千上萬件毛毯、被服,還有珍奇古董、名人字畫等。一天,軍管會物資部長童陸生報告葉劍英:“現在物資部分配得差不多了。我給軍委機關分了一批東西,其中有些被服和辦公用具,每個領導干部都分配一些,您要些什么?”葉劍英嚴肅地說:“我是軍管會主任,又是市長,領導接管了這些物資,怎么能自己給自己分配呀?我不能搞特殊! ”
有一次,北平警備司令部副政委莫文驊向葉劍英匯報說: “警備部隊守衛的一座倉庫里有一批車子,可戰士們一輛也沒有動用。他們成天跑路,能不能給他們解決幾輛值勤用車?”葉劍英反問:“批一些車子給他們,以便值勤完全應該??墒?,現在要東西的單位太多,我們軍管會所屬單位應該以身作則,起模范作用。寧肯咱們自己吃點苦,也要盡量把東西分給別的單位才好。我們之間的個人關系很好,但是權力不能私相授受??!老莫,你說對嗎? ”
葉劍英在廉潔奉公上“以身先之”,也要求下屬這樣做,決不許任何人“以身害之”,即使是小事也不放過。市政府有一個留用的舊職員,經??磻虿毁I票,戲院很有意見。事情反映到葉劍英那里,他指示有關部門進行調查,結果這個人還有其他腐化行為。于是,葉劍英果斷決定將這個舊職員開除,并要求將此事登載在《人民日報》(北平版)上,以此為例教育更多人。
作為黨和軍隊的重要領導人,葉劍英從不放松對子女的教育,長女葉楚梅對父愛記憶猶新。1946年,解放戰爭拉開了序幕。葉劍英親自送女兒到部隊,經受炮火的洗禮。她滿懷深情地說,是他老人家把自己引上了革命道路,使自己確立了為實現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的人生目標。葉劍英還常常通過書信督促教育子女,引導并鼓勵他們好好地為人民服務,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葉劍英一生堅持真理、艱苦樸素,行廉至潔,他的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是我們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做人做事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