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董國賓

天空薄藍,晶瑩剔透。綠竹林和常青樹上,翠色蓬蓬,陽光歡逗。溫馨的日子宛若清夢,如花綻放。
美好時光里,我家買了新房,寬敞,靜雅,小區里的紫丁香散發著時令氣息。新樓房準備裝修了,全家人頗是開懷,每個人都發散思路各抒己見。兒子說:“干脆裝飾得時尚一些,明媚有朝氣,亮麗又清新,讓現代元素走進我們家。”妻子說:“我看莊重古樸的風格更適合我們,還是讓我們家注入古典之美吧。”我一臉沉思,目光在時光的隧道里穿梭,沉默良久。
鳥鳴嚶嚶,紫燕翻飛,新房裝修在一個晴麗的日子里動工了,不久之后,我們家喜遷新居。親朋好友前來道賀,對我家新居裝飾風格大為贊賞。可我這小室,裝飾得不華麗,也無古色,我只把鄉土風情搬了過來,讓濃濃故土鄉韻走進了我們家,親朋好友為何感言良多?
輕風從窗縫里擠進來,溫溫的,柔柔的,好像誰說了一句開心的話,直鉆進我的心窩里。我家居室的東墻上,是一面醒目的“竹籬笆墻”,一根根綠竹并排站立,上面爬滿粉紅色的牽牛花。竹籬笆墻壁紙平整地固在墻壁上,像一朵歲月的云掛在天空,我一下子又走進往昔的歲月中。
那年月,鄉下的娘在籬笆院里舂米、劈柴,歲月的蒼痕爬上額頭,娘仍披著星月日夜操勞,在故土里不停歇地打磨四季。牽牛花開時節,白雞在籬笆墻邊啄食,瓦楞草在頭頂上隨風擺動,我跑過去采了幾朵粉蝶一樣的牽牛花,然后拿了小板凳,坐在籬笆院里背唐詩。娘放下手中的活走過來,撫摸著我的額頭說:“兒啊,要好好讀書,將來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多為國家出力,建設好咱的家園!”
在城市的新房里,不出家門,我就能看到鄉下娘的影子,還有籬笆墻和柴垛,還有一個個寒冷摧不彎的脊背和笑臉。
新居的陳列柜里,放置著一件與眾不同的擺放品。它非貴重古玩,也非雅致擺件,而是一個構型簡單的小木犁。小木犁簡樸,手臂一般長,像簡明的枝杈,犁刀硬實而有力,我越看越覺得,它擺放在我家最相宜。
鄉下時光里,一灣清水旁的那塊黃土地上,父親總是牛一樣頂著烈日拉動犁鏵,翻卷出浪花一樣的泥土來。父親揮一把汗水,辛勤地勞作,等到秋風吹過原野,我家的籬笆院里就堆滿了金燦燦的苞谷。在鄉下,父親是一頭累不倒的牛,我家有了小木犁,我天天能看到父老鄉親甩不掉的影子和鄉情。
一抹晚霞中,一個個大南瓜臥在秋天里,散發著濃濃的秋色和笑意。這是新居廚房的壁掛,上面還書寫著兩行行草小字:“夏色日當頭,秋有南瓜香。”
那年,我家的菜地遇到了蟲害,大片南瓜沒了收成,日子本就緊巴的我們家眼看要斷炊了。娘站在地頭上,愣了半晌沒說出一句話。艱難的日子里,全家人癟著肚子硬是挺了過來。第二年,通過艱辛勞作和科學種植,我家的南瓜在秋陽中喜獲豐收,娘的眼里噙著淚水,終于“呵呵”地笑出聲來。
新生活中,我又回頭走到時光的另一頭,把那段艱難的歲月找出來,鐫刻在城市的居室中,在幸福的日子里,再揣味一下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路。
新時代走來了,舊時光不能忘,我給城市的新樓房親自設計了鄉土風情裝飾風格,把曾經的時光和故土鄉韻搬到城里來,時刻給自己提個醒:把握本色,在每一天里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