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
[摘 要]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不僅是知識和技能學習的活動,還是融合感性和理性的創造性活動,更是培育幼兒創造力、審美素養的完整經驗活動。幼兒園創造性美術教育課程的構建能夠有效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推動幼兒園高質量發展。幼兒園創造性美術教育課程的構建需要建構知、情、意、行相統一的課程目標,建構由內而外不斷擴展的課程內容體系,建構從局部到整體的課程資源開發體系。幼兒園創造性課程的實施需創設促進幼兒創造力發展的環境,提供方便可用的支持性材料,采用多樣的教學策略,提升創造性美術教育課程實施的效果。
[關鍵詞] 創造性美術活動;幼兒美術教育;幼兒園課程
藝術的本質在于創造,藝術創造力可以更好地啟動個體在科學、文化等領域創造力的發展,[1][2]這種內蘊審美與創造之間的一致性在兒童身上得到了良好的結合。[3]創造力作為兒童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培育兒童的重要目標,它旨在將人類個體從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而提升個體生命質量。幼兒藝術創造力的發展與其感性經驗基礎以及原發性思維密切相關,[4]而幼兒園美術教育則是觸發兒童原發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幼兒園美術教育是幼兒還原生活經驗、表達對美的感知、寄托情感與愿望以及抒發想象的過程,其主要目標在于培養幼兒對美的感知、欣賞和表達能力,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美術教育中豐富的語言輸入、多樣化的美術媒介、自由表現機會的提供等都為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提供了支持。[5]可以說,幼兒美術教育是承載發揮兒童創造力,提升兒童審美素養的重要內容。[6][7]然而,這種極富創造力的美術教育活動,在當今幼兒園教育場域中仍難逃技能教學的窠臼,幼兒的審美素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美術教育環境的創設和美術材料的提供仍不夠完善,教師的美術教育素養以及評價能力明顯不足。如何通過美術教育提升幼兒的創造力水平是本文意欲探索的關鍵問題。
一、創造性美術教育課程的基本價值
(一)培養幼兒創造力品質
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實現幼兒創造力品質發展是幼兒教育的追求之一。創造性美術教育作為一種以創新美術教育活動為載體、以實現幼兒創造力素養發展為旨趣的育人理念,為達成幼兒創造性思維及其品質目標提供了路徑。臺灣學者劉文潭認為,創造力既可表現為好奇和想象力,還可體現為概括、分析和批判能力,或者利用偶發事件找到新發現的能力。[8]這一論述將藝術活動中的幼兒創造力發展從單一的美學范疇拓展到了個體發展的一般層面,并涵蓋了個體發展在感性與理性兩個層面的要求。無疑,這極大豐富與發展了以幼兒創造力發展為核心的創造性美術教育的深刻內涵。首先,創造性美術教育致力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想象力和好奇心是驅使幼兒進行新的嘗試的內在動力,創造性美術教育應該通過提供新的視覺形象來不斷激發幼兒對新事物的想象,促使他們以不同的視角來看待世界的多樣態表征。其次,創造性美術教育致力于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創造性美術教育通過豐富幼兒的經驗感知和對事物本質的認知來促使幼兒從多個角度來思考問題,以此實現對認識對象的深刻把握。再次,創造性美術教育致力于培養幼兒的分析和批判能力。創造性美術教育必須在感性的基礎上發展幼兒的理性能力,讓幼兒能夠將意識捕捉到的各種具有創造性的觀點或想法經由縝密的分析而轉化為具體的創新行為。最后,創造性美術教育致力于培養幼兒高度獨立的創新人格。創造性美術教育應該要使幼兒發展出內在的創新品格,時刻樹立創新的意識和信念,并具備將創新意識付諸實踐的能力和意志品質。
(二)促進幼兒教師綜合素養發展
創造性美術教育對教師的專業素養甚至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造性美術活動指向的不僅是如何去感知美、欣賞美、表達美和創作美,而是要通過優化提升幼兒的思維品質和經驗水平來改變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方式。幼兒教師需要具備創造性美術教育的知識、創造性美術教育的能力、創造性美術教育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首先,幼兒教師需掌握創造性美術教育活動的知識,擁有豐富的經驗儲備,比如美術的基本知識、美術教育的基本知識、兒童美術教育的特征、兒童審美基本知識等。[9]二是幼兒教師應具備開展美術教育活動所需的技能技巧,比如具有較強的繪畫能力、手工工藝造型能力、進行藝術創作活動的實踐能力等。三是幼兒教師應有一定的幼兒美術教育理念,有著健康的審美情趣,注重美術作品中的情緒情感表達等。創造性幼兒美術教育不僅是教師基本素養的展現,更為重要的是要教育幼兒學會審美,學會美的體驗。這一更高的要求促使幼兒教師在美術教育活動中需要具備高階的審美素養,促進幼兒教師綜合素養的發展。
(三)推動幼兒園高質量發展
創造性美術教育活動區別于幼兒園的常規美術教育活動,它在認知上深化和拓展了美術的價值范疇,將藝術與創造力聯系起來,這就使得美術活動中的感性經驗不再僅僅是一種個體性經驗,而是進一步上升為普遍性的思維活動,讓幼兒可以在個性中發現規律,在規律中發現個性。[10]這一將審美素養作為培養幼兒的新思路與幼兒園創造性美術教育課程一脈相承,在二者合力之下,幼兒園美術課程的內容來源廣泛,課程組織結構嚴密,課程時間靈活,課程評價多元,能更好地支持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深度發展,推動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高質量發展。
二、創造性美術教育課程的構建
(一)課程目標建構
幼兒園創造性美術教育課程的目標構建應首先關注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將審美素養作為培養的重點,同時注重兒童完整經驗的整合。具體來看包括:培養幼兒的興趣、想象和創造力;培養幼兒的感性、天性和個性;引導幼兒學會欣賞、創作和評價;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培養幼兒良好的審美情趣,發展幼兒的核心素養。二是幼兒園創造性美術教育課程應有一定的認知目標,具體包括:了解美術教育課程所需的材料,如筆、紙、顏色等;了解美術相關的活動,如繪畫、手工等;了解美術作為藝術所蘊含的知識與經驗。三是幼兒園創造性美術教育課程應能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幼兒的技能,具體包括:能初步運用身體動作來進行美術活動;能在美術活動過程中進行互動交往;能初步表達對美的評價和認知;等等。
(二)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是實現課程目標的載體,也是課程實施的抓手。幼兒園創造性美術教育課程內容體系的組織需要充分設計和組織,以達成培育兒童創造性、提升兒童審美素養的目標。幼兒園創造性美術教育課程構建以幼兒生活場域為抓手,以兒童活動為重點,以兒童游戲為基本方式構建課程內容結構。一是構建園內園外、班內班外、課內課外相互聯系的課程實踐場域。幼兒園內進行“課堂美術教育”“美術主題展”“美術活動區”,以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主體性,創造條件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培育幼兒自主審美素養。幼兒園外充分挖掘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資源,“親子美術教育”“戶外美術寫生”“美術節日參與”等課程實踐,塑造個性化的幼兒美術教育活動體系。二是對課程進行統整,實現課程意義和價值的最大化。將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和探索性課程進行有機整合。其中基礎性課程以課堂活動為主要表現形式,它的占比設置為60%;拓展性課程包含主題活動和家園活動兩種,其占比為20%;探索性課程包含社團活動和游戲活動兩種,其占比為20%。
(三)課程資源
地方文化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要素,將其開發出來并應用于美術教育活動這一過程本身就是發展創造性的過程。[11]一是以幼兒園為圓心,探尋園內教育資源。幼兒園應充分發揮幼兒的智慧,引導幼兒創造美術教育的資源;培育幼兒教師的美育素養,調動幼兒教師參與美術教育活動、創作美術作品的積極性。二是以社區為半徑,挖掘近鄰的教育資源。比如地處巴渝地區,可充分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如舞動的銅梁龍、石上臉譜、大足睡佛、川劇臉譜和北碚剪紙,風景名勝如洪崖洞、磁器口、重慶古城門、江邊古鎮和吊腳樓,飲食文化如火鍋、重慶小面和串串,人文風情如索道傳情、苗族文化、壇中木、曬衣節、陶藝、古鎮曬布、扇中色和巴國古文。三是以中華文化為背景,尋覓幼兒美術教育資源。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通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既能豐富幼兒美術教育資源,又能培育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創造性美術教育課程的實施
(一)創設良好環境,為幼兒創造力發展營造浸潤式吸收氛圍
具有創造性的環境能夠支持幼兒更好地發展創造力。[12]美術活動以美術作品本身豐富的色彩、多樣的構型與新事物的創造產生聯結,啟迪著兒童不斷在既有形象的基礎上去突破認知的局限。幼兒的這種創造并不一定是發現人類未曾發現的新事物,只要突破了其既有的經驗和認知水平,我們就可認為其行為是具有創造性的。[13]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拓展幼兒的經驗范疇、鼓勵幼兒自主創作對兒童個體而言就是創造。一方面,創設富有創造力的物質環境,可將地方特色文化、傳統文化和生活化美術材料有機地融入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亦可將富有創意和想象力的美術作品布置于幼兒園的環境中,打造兒童友好的幼兒園美術教育環境,讓幼兒在豐富多樣的畫面或物體形象當中去體驗世界的多樣性。另一方面,創設富有創造力的人文環境,構建和諧、平等、友好的師幼關系,充分挖掘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讓幼兒及其家庭參與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體驗參與的樂趣和滿足感。
(二)開發與利用生活化活動材料,為幼兒創造力發展提供支持條件
生活化的材料具有低結構性,以原生態或者多樣化的方式投入到幼兒的美術活動當中,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個性化美術創作興趣,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兒的美術想象力與創造力。為此,幼兒園一方面可以通過對生活化材料進行分類,為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依據材料的不同屬性,生活化材料可以分為生活材料、廢舊材料和自然材料等基本類型。教師在對材料進行分類后應該引導幼兒認識不同材料的功能特性,讓他們在進行美術創作活動時創造性地運用不同的材料。另一方面,因為幼兒的經驗域并不寬廣,此時教師可以先嘗試為幼兒提供一些材料的組合方式供幼兒參考。教師應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并通過不同的材料將他們腦海中的形象表達表現出來。開發和運用低結構生活化材料可以很好地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一物多用在幼兒的運用下甚至可能產生“無中生有”的結果,這便實現了發展幼兒創造力的目標,而不僅僅是在藝術上創造了新的美術形式。
(三)采用多樣的教學策略,提升創造性美術教育課程實施的效果
創造性美術教育活動應該改變以往單一的美術教學策略,選用貼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教學、音樂教學和情境教學策略來組織美術教學活動。美術作為一種感性和理性高度融合的活動,愉悅和有代入性的情境是激發個體創作靈感的基本條件。具體而言,游戲教學策略可以采取聽游戲、想游戲和說游戲三種基本類型,其目的在于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來想象和表達他們心目中的美。音樂教學則是將音樂富有表達力的聲音轉換為美術作品中的線條、構圖以及色彩,將音樂傳遞出來的情感以完整的畫面意境呈現出來。這種藝術的轉換的作用在于,它是以整體的方式喚醒幼兒個體的心靈與靈魂,從而讓他們得以以更具個體性的方式來表達自我。情境教學則借助具體的故事情境、畫面意境或者角色體驗來激發幼兒的美術創作熱情,以便讓幼兒自身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美術創造活動中去。
參考文獻:
[1]衣新發,胡衛平.科學創造力與藝術創造力:啟動效應及領域影響[J].心理科學進展,2013,21(1):22-30.
[2]錢初熹.以美術教育構建面向21世紀的創造力[J].藝術百家,2010,26(3):48-53.
[3][4]王懿穎.藝術教育與兒童創造力的發展[J].教育研究,2005(08):72-77.
[5]黃立安.綜合美術活動對幼兒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影響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5:167-181.
[6]許鴻.論幼兒美術教育的目標[J].東北師大學報,1994(05):91-94.
[7]王昆,鄭競翔.美術教學中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學前教育研究,2014(09):70-72.
[8]劉文潭.中西美學與藝術評論[M].北京: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363.
[9]黎平輝,鄧秀平,陳文俊.人的轉型與幼兒園教師角色新定位[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1,37(6):64-71.
[10]鄭勤硯.以審美素養和創造力為核心的美術教育[J].美術觀察,2017(04):11-13.
[11]石文燦.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創造力培養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2.
[12]葉平枝.從蒙臺梭利的兒童觀論學前教育的重要價值[J].學前教育研究,2011(06):27-30.
[13]劉云艷.幼兒好奇心發展與教育促進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4.
[14]符麗.幼兒園引入民間藝術的價值及其課程實踐——以豫南彩繪泥塑“泥叫吹”為例[J].學前教育研究,2022(09):87-90.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reative Art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SONG Yue
(The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of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400050 China)
Abstract: Art relates to creation, and the ultimate destination of artistic activities will be to create. Kindergarten should achieve a breakthrough in art cognition, and regard art education activities as a combination of sensibility and rationality of higher?鄄order intellectual activities to cultivate children’s artistic literacy and creativity. Creative art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reativity, but also improve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system and develop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creative art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 one is to establish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separating art and creation, the other is to innovate the content organization and practice path of art educa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 creative art activities, art education for children,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責任編輯:劉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