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涵,丁文斌,徐伊可,鮑潤成,李金偉,張 鑫,2*,馬國利,2
(1.濱州學院 航空工程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2.山東省航空材料與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 濱州 256600)
無人機在日常生活與軍事領域的應用相當廣泛,例如日常檢測、邊境偵查和航空測繪等。但無人機存在續航時間短、偽裝效果不佳等問題。為解決該問題,結合風箏發電設計了自發電仿生風箏系統,風箏在空中飛行時利用風能與太陽能發電,并不間斷地提供給風箏上的任務載荷,進行長時間的工作,同時借助風箏的長久駐空能力,完成相應的檢測、偵察等任務,例如信息偵查、地形勘察和圖像傳感等。結合仿生技術,使風箏能夠在空中實現隱蔽偽裝。在測試中,風箏達到一定空中高度就可穩定飛行,不需要人為長時間操作,便可在地面一直讀取檢測的數據,做到實時、不間斷和長時間監測偵察。同時,又充分地利用了清潔能源,達到了節能減排的效果。
本設計基于仿生空中無人偵察監測系統,通過利用無人飛行器上的相關裝置,研究一款在高空利用風能進行發電并進行相關任務的風箏裝置。利用風箏作為載體,合理地搭載發電系統與機載檢測設備,進行空中作業。該裝置通過STC89C52 單片機芯片實時檢測各個供電支路的電能狀態數據,根據所處環境條件來選擇不同的發電方式。風能發電供電裝置,包括扇葉、對風裝置、傳動裝置和發電機,搭配太陽能電池板,保證電能的持續供給。優化風箏結構,使風箏平穩飛行且發電裝置穩定發電,提高風能利用率。通過發電設備,源源不斷地將電能輸送給單片機、攝像頭和傳感器等任務載荷,在空中完成相應操作任務。自發電仿生風箏系統不僅能在空中充分利用清潔能源發電,并且還能提供給機載裝置使其各設備進行工作,對地對空進行長時間偵擦與檢測。利用該系統續航時間長、自主供能和偽裝便捷等特點,在邊境等地區實現監測偵察等任務,尤其在軍事上具備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測試中,風箏在空中達到一定高度就可穩定飛行,不需要人為長時間操作,便可在地面一直讀取檢測的數據,做到不間斷檢測。在不間斷檢測的同時,又充分地利用了清潔能源,達到了節能減排的效果。解決風箏的穩定性是一難題,風箏的空中搖晃會導致地面接收數據不穩定,所以風箏在空中平穩尤為重要,為保證信號的傳輸,必須采用平穩性強,受風波動影響小的風箏。同時為保證風箏的偽裝效果,要盡可能減小風箏大小,但減小風箏蒙面面積必然影響風箏迎風面積,導致風箏穩定性下降,操控難度上升。對此,應盡量對風箏外表偽裝進行改進,使用與監測區域環境相融合的顏色對風箏進行偽裝,例如天空晴朗,可以利用藍色與白色進行偽裝,也可采用透明復合材料設計風箏。為便于對風箏飛行姿態與穩定性觀察,本文中系統載體為顏色較為鮮艷的風箏。根據對風箏飛行姿態與飛行性能的研究,采用三角形風箏飛行性能較好,經濟更加實惠,可適當增大羽翼面積,采用彈性復合纖維做撐桿,來提高風箏的飛行穩定性。
在確保風箏發電效果下,提高偵察能力,可以增加多種檢測裝置,采集更廣泛更精準的數據。隨著任務裝置重量的增加,也應增加載體風箏的受風面積,提高風箏的升力,可采用尼龍綢等輕盈韌性高的材料來做風箏蒙面,來減輕風箏質量。利用風箏作為載體,本設備可以固定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長時間作業,解放雙手。利用清潔能源的不間斷供給,不需要更換電池,綠色環保。自發電仿生風箏系統不僅節約了人力物力,更節省時間。并且材料來源廣泛,制作成本低,操作簡單,不需要特殊培訓,也間接節約了成本。檢測裝置不受限制,可根據檢測所需增加相應的設備,沒有固定要求,簡單化的同時實現了多樣化,功能更加豐富,如圖1 所示。

圖1 自發電仿生風箏系統總體設計框圖
發電裝置由風力發電裝置和太陽能發電裝置組成。風力發電裝置由水平風力發電機與垂直風力發電機組成,發電壓范圍在0~24 V,實驗最大功率達到80 W,最大電流達到200 mA。太陽能發電裝置由兩塊太陽能電池板組成,最大電壓12 V;最大發電功率4 W;最大發電電流334 mA。總發電裝置最大發電電流534 mA,通過升壓模塊,最大輸出電壓48 V;效率大于93%。繼電器是一種電子控制器件,其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輸出回路),通常應用于自動控制電路中,其實際上是用較小的電流去控制較大電流的一種“自動開關”。故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和轉換電路等作用。繼電器起到對蓄電池過沖保護作用,保護電池。LM2596S 帶數表顯示降壓穩壓電源模塊:輸入電壓2.5~35 V;輸出電顯壓1.25~35 V;輸出電流3 A;轉換效率92%。將電壓降壓穩壓后輸入單片機使任務載荷工作,如圖2 所示。
以STC89C52 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STC89C52 單片機是一款基于8 位處理芯片的系統。芯片內集成了通用8 位中央處理器和ISPFlash 存儲單元,具有在系統可編程(ISP)特性,配合PC 端的控制程序即可將用戶的程序代碼下載進單片機內部,速度更快。STC89C52 系列單片機是單時鐘/機器周期(1T)的兼容8052 內核單片機,是高速/低功耗的新一代52 單片機,全新的流水線/精簡指令集結構,內部集成MAX810 專用復位電路。單片機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等構成,相當于一個微型的計算機,可以控制多個模塊,實現智能化。單片機的最大優點是體積小,可放在儀表內部,成本低,如圖3 所示。

圖3 單片機原理圖
傳感器監測系統以52 單片機作為核心控制器,主要應用傳感器技術、單片機控制技術、串口通信技術、超聲波測距技術和藍牙信號傳輸技術。溫濕度傳感器、紅外檢測模塊和煙霧傳感器作為任務載荷,構成檢測控制系統,該系統可分為主控制電路、液晶顯示接口電路、串口通信接口電路、溫濕度傳感器接口電路和藍牙信號發射電路。使用的主要器件有52 單片機、溫濕度傳感器SHT11、LCD12864 液晶顯示模塊、人體紅外檢測模塊、煙霧傳感器、藍牙發射模塊、圖傳設備和繼電器等。52 單片機整理數據后通過藍牙模塊傳送至地面接收器(手機)。52 單片機系統由微控制器、時鐘電路、復位電路組成,速度快。內部集成MAX810 專用復位電路,2 路PWM(脈沖寬度調制),8f 路高速,10 位A/D 轉換(250 K/S,即25 萬次/秒),針對電機控制,強干擾場合。PM2.5檢測儀采用模數轉換芯片,數據更加精準,價格合適,同時具有斷電自動保存數據功能。有EEPROM 功能,外部中斷I/O 口7 路,傳統的下降沿中斷或低電平觸發斷,并新增加支持上升沿中斷的PCA 模塊,PowerDown 模式可由外部中斷喚醒。通用的全雙工異步串行口,如圖4 所示。

圖4 自發電仿生風箏系統監測系統
通過風箏搭載風力發電裝置、太陽能板和任務載荷,實現風能和太陽能利用與執行相應任務。解決風箏的穩定性是一難題,風箏的空中搖晃導致地面接收數據不穩定,風箏在空中平穩尤為重要,為保證信號的傳輸,必須采用平穩性強、受風影響小的風箏。同時為保證風箏的偽裝效果,應盡可能減小風箏面積,在確保風箏發電效果下,提高偵察能力,因此可以增加多種檢測裝置,采集更廣泛更精準的數據。利用風箏作為載體,本設備可以固定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長時間作業,解放雙手,利用清潔能源的不間斷供給,不需要更換電池,綠色環保。本設計不僅節約了人力物力,更節省時間。并且材料來源廣泛,制作成本低,操作簡單,不需要特殊培訓,也間接節約了成本。檢測裝置不受限制,可根據檢測所需,增加相應的設備,沒有固定要求,簡單的同時實現了多樣化,功能更加豐富(如圖5 所示)。

圖5 自發電仿生風箏系統整體實物圖
該自發電仿生風箏系統具有以下優點。
1)選用風箏作為飛行載體,設計自發電自供給的仿生風箏系統,實現了低成本、長時間駐空。
2)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可回收性強,綠色環保。
3)普及性較高,便于偽裝與偵察。
4)操作簡單不需要特殊培訓。
5)采集風能與太陽能轉化為所需的電能,有效利用清潔能源,做到節能減排。
6)應用廣泛,上到軍事科技,下到日常生活。
本文主要闡述了低成本空中長久監測偵察飛行器的設計與實現。該系統在空中長久監測偵察上不同于以往使用的飛行器,在空中充分利用清潔能源,實現設備長久工作,讓監測偵察時間不局限于電池電量,實時監測偵察的數據可無間斷傳輸到地面設施,而且還可根據檢測的需求增加不同的模塊進行監測,得到所需要的數據。采用仿生風箏為空中載具,可以駐空長久飛行。在研究中,設備獲取的信息不間斷地提供給地面,得到完整精確的數據,增強數據的可分析性。該設備能夠對地面和空中進行長時間的監測偵察,解決了監測偵察時間短的難題,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