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宇豪,閆 悅,王潤澤,丁 欽,孔 麗
(吉林化工學院 石油化工學院,吉林 吉林 132022)
白光二極管(簡稱WLEDs)由于節能、環保和壽命長等優點在照明、顯示等領域被廣泛應用[1]。WLEDs 的傳統合成方案是用GaN/InGaN 基藍色LED 芯片+合成Y3Al5O12:Ce3+(YAG:Ce)黃色熒光粉[2],該方案由于缺少紅光發射成分存在顯色指數偏低等問題,其解決方案可采用效率較高的紫外LED+可被其激發的紅綠藍熒光粉[3]。紫外線根據波長分為3 種基本類型:UVA(長波紫外線,320~400 nm)、UVB(中波紫外線,280~320 nm)和UVC(短波紫外線,100~280 nm),紫外LED 用的熒光粉多為UVA 和UVB 用熒光粉,而UVCLED 用熒光粉研究較少[4]。因此,合成一種可被UVC 激發的高性能熒光粉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稀土摻雜硅鋁酸鹽熒光粉具有化學物理性穩定性好、發光性能優異等優點,被廣泛研究[5]。本文采用高溫固相法制備了一系列熒光粉CsAlSi2O6:Eu2+,對其晶體結構與發光性能進行了研究。
按照Cs(1-x)AlSi2O6:xEu2+的化學計量比分別稱量原料Cs2CO3(A.R.)、Al2O3(A.R.)、SiO2(A.R.)、Eu2O3(99.99%)(均為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生產),于研缽中研磨,使原料混勻磨細,轉入坩堝中,在5%H2+95%N2的氣氛的管式爐中煅燒3 h,自然冷卻至室溫取出,研磨得樣品。
采用X 射線粉末衍射儀(Bruker 公司生產的D8 Focus)收集樣品的XRD(X 射線粉末衍射)數據,輻射源為Cu 靶Kα,λ=0.154 04 nm,電流為40 mA,電壓為40 kV,掃描速率為4°/min,掃描范圍為15~65°,步長為0.02°。
樣品的激發光譜、發射光譜及熒光壽命衰減曲線均由英國愛丁堡公司生產的FS5 型熒光光譜儀測試完成,測試條件如下:激發源為150 W 氙燈,測量范圍為150~700 nm。
CsAlSi2O6的結構圖如圖1 所示。由圖1 可知CsAlSi2O6具有空間群Ia3d 的立方結構,每個Cs+離子與12 個氧原子配位,三維剛性框架由SiO4(或AlO4)四面體單元構成,其晶胞參數為a=b=c=13.66 A?,α=β=γ=90°,V=2 552.8 A?3。

圖1 CsAlSi2O6 的晶體結構
圖2給出Cs0.85AlSi2O6:0.15Eu2+、CsAlSi2O6和CsAlSi2O6標準卡片的XRD 圖譜。由圖2 可見,樣品CsAlSi2O6、Cs0.85AlSi2O6:0.15Eu2+與CsAlSi2O6的標準卡片(JCPDS 290407)的峰位基本一致,這表明在實驗條件下合成的樣品具有CsAlSi2O6的結構,稀土離子Eu2+的摻入不會破壞基質的晶體結構。

圖2 Cs0.85AlSi2O6:0.15Eu2+、CsAlSi2O6 和CsAlSi2O6 標準卡片的XRD 圖譜
為了進一步研究樣品的晶體結構,通過GSAS(General structure Analysis System)程序對CsAlSi2O6及其結構進行了精修,CsAlSi2O6(JCPDS 290407)的標準結構作為初始模型。圖3 給出了CsAlSi2O6的精修圖,×、實線分別表示測試和計算的樣品XRD 圖。CsAlSi2O6晶體細化結果為χ2=1.026、Rwp=1.34%、標準偏差Rp=1.325%,擬合結果χ2小于6、Rwp小于15%、Rp小于12%時可以認為擬合效果較好,樣品為純相。因此細化結果表明,所有實驗峰都滿足反射條件,一定濃度的稀土離子Eu2+摻入不會破壞CsAlSi2O6的結構,進一步確定了Cs0.85AlSi2O6:0.15Eu2+的純相。

圖3 CsAlSi2O6 精修圖
圖4 給出了熒光粉CsAlSi2O6:Eu2+在室溫下的激發和發射光譜,監控波長為420 nm,激發波長為274 nm。激發光譜位于200~400 nm 的寬帶,最強峰位于274 nm;發射光譜位于400~600 nm 的寬帶,最強峰位于420 nm,半寬度達到100 nm,歸屬于Eu2+離子的4f65d1→4f7躍遷。由此可見,熒光粉CsAlSi2O6:Eu2+可與UVCLED 匹配發射藍綠光。

圖4 熒光粉CsAlSi2O6:Eu2+的激發光譜與發射光譜
圖5 給出了熒光粉Cs(1-x)AlSi2O6:xEu2+(x=0.005、0.01、0.03、0.05、0.07、0.10、0.15)的發射光譜。由圖5可知,熒光粉Cs(1-x)AlSi2O6:xEu2+發射光強度隨著Eu2+濃度的增加先增加,直到達到最大強度時,Eu2+的摻雜濃度為5.0 mol%,繼續增加發光中心Eu2+的濃度,熒光粉的發射光強度開始降低,即發生了濃度猝滅[6]。為了進一步探究CsAlSi2O6:Eu2+的濃度猝滅機制,本文采用以下公式來計算熒光粉的臨界距離Rc,可用式(1)來計算

圖5 Cs(1-x)AlSi2O6:xEu2+(x=0.005~0.15)的發射光譜
式中:N 為陽離子的數量;xc為Eu2+離子的臨界濃度,即為猝滅濃度;V 為晶胞的體積。對于熒光粉CsAlSi2O6:Eu2+:N=16、V=2 551.85A?3 和xC=0.05,由公式(1)計算可得臨界距離:Rc=18.27 A?,臨界距離大于5 A?,所以濃度猝滅機制屬于電多級相互作用。電多極相互作用力可分為3 種:①電偶極-偶極相互作用;②電偶極-四極相互作用;③電四極-四極相互作用,可由公式(1)確定[7]。
式中:x 為發光中心的猝滅濃度;I 為發光強度;θ=6、8、10 分別對應電偶極-偶極、電偶極-四極或電四極-四極相互作用;K 和β 是常數。公式(2)可簡化,并得到lg(I/x)與lg(x)的關系,其圖為直線,該直線的斜率為-θ/3。熒光粉Cs(1-x)AlSi2O6:xEu2+的log(I/x)對log(x)關系曲線如圖6 所示,其斜率為-1.5,則θ 的值為4.5,最接近6,該熒光粉中Eu2+離子濃度猝滅現象的電多級相互作用中的電偶極-偶極相互作用。

圖6 熒光粉Cs(1-x)AlSi2O6:xEu2+(x=0.005~0.15)的log(I/x)對log(x)的依賴性
熒光粉CsAlSi2O6:Eu2+具有空間群Ia3d 的立方結構,每個Cs+離子與12 個氧原子配位,由AlO4/SiO4四面體單元構成。熒光粉CsAlSi2O6:Eu2+最強激發峰位于274 nm,發射光譜位于400~600 nm 的寬帶,可與UVCLED 匹配發射藍綠光。
熒光粉Cs(1-x)AlSi2O6:xEu2+的猝滅濃度為5 mol%,臨界距離是18.27 A?,發光中心躍遷是電偶級-偶級躍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