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瞿

據多項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手機市場的換機周期已經達到30個月以上,很多消費者都是一部手機用三年。但是手機用久了多多少少都會開始卡頓,這樣的問題在安卓陣營尤為明顯,特別是那些本來性能就比較普通的入門級機型,用不了多久就扛不住了。
難道只有換新機這一個解決辦法嗎?顯然不是,舊手機還是能夠搶救一下的——作為一名玩機達人,我手上也有好幾款幾年前的機型,它們在我的“調?!敝?,仍然可以流暢運行。今天,我就將自己私藏的玩機寶典送給大家,讓你的愛機能陪你再戰三年!
我們先來看看手機為什么會卡,有部分用戶認為這是因為廠商通過系統升級等各種方式,控制處理器頻率導致卡頓,以此“逼迫”用戶購買新機。真是如此?首先,在手機剛上市時,廠商肯定會將手機性能調校到當前的最佳狀態,盡可能讓首批消費者給出正向的評價,比如跑分高、系統流暢、游戲穩定等。
在產品大面積上市之后,廠商肯定會收到大量反饋,再加上長時間使用之后,手機的軟硬件情況也會發生變化,系統工程師也會根據手機長時間使用情況進行一些調整。適當降低處理器頻率,能有效緩解手機發熱,提高續航時間。
從技術手段上來看,只要廠商愿意,他們甚至可以在夏天到來的時候推送一個系統版本,讓手機不會那么燙手。當年驍龍888就因為功耗過高的問題,讓消費者不太滿意,小米11也為此發布了“降頻補丁”版的MIUI,在部分場景限制了處理器火力全開,讓這個問題得到了緩解。
不僅是小米,蘋果等廠商也都有“降頻門”事件發生,已經是行業中的普遍現象。需要說明的是,廠商進行這些調整,大多是根據用戶的使用情況,結合實驗室數據,權衡利弊之后將系統調整到最利于使用的狀態。從本質上來說還是為了合理降低硬件負擔,特別是長時間使用之后,電池的損耗是不可逆的,降頻后能夠延長手機續航時間,整機壽命也能得到一定提升。

只是通常情況下,廠商不會在更新公告中明確提到“降頻”等信息(畢竟消費者看到了也不會開心),才讓部分用戶有了越升級越卡的感覺。
仔細想想,因為系統異常卡頓被迫換機,相信用戶大概率會選擇其他品牌,同時也會告訴身邊的親友,讓大家都別買,對品牌口碑反而是一種傷害,在社交平臺如此發達的今天,相信手機廠商應該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就我從業多年的經驗來看,造成手機卡頓,最大的原因其實是來自第三方App。其中又分為兩大類,一是占用資源過多,二是流氓應用。
現在的App 功能越來越豐富,視頻軟件都能做直播,直播平臺又加入電商功能,電商軟件卻想做社交……功能越多占用系統資源就越多,再加上手機經常會常駐多個大型應用,自然就不堪重負了。
建議大家選擇一些“平替”版應用,比如騰訊QQ,就可以用TIM 代替,類似的還有微博和微博輕享版、愛奇藝/優酷的海外版等,都是保留了主要功能的輕量級應用,能有效降低系統負擔。
流氓應用則包括廣告、自啟動、偷跑流量、靜默安裝應用等各個方面,任何一項都會導致軟硬件資源被惡意占用,手機自然會越來越卡。這一切大多在后臺進行,用戶不注意的話較難發現。

不少安卓手機都提供了應用管理功能,不同系統位置會有所區別,一般在系統設置→應用管理,或者在官方的“手機管家”中檢查,將不必要的應用,特別是有敏感權限的應用全都刪掉就能解決多數問題。
如果你懶得一個個排查,不妨備份重要資料之后直接恢復出廠設置,再重新下載必備應用,一次性清理所有的緩存文件以及不需要的App,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極為有效,能解決90% 的軟件問題。要提醒大家的是,安裝App一定要通過官方應用市場下載,也不要使用WiFi 助手、第三方清理工具等,這些軟件多次登上黑榜,可能會讓你的手機變得更卡。
排查完軟件,甚至是恢復系統之后都沒什么效果,那可能就是硬件問題了。
如果刷朋友圈、看短視頻都沒問題,只是玩大型游戲時會出現卡頓,多半是性能已經跟不上了,遇到類似情況,也只能降低游戲畫質試試了。
對于異常降頻問題,就是手機升溫后觸發了溫控墻,系統為了保護硬件進行的調控。當你發現每次都是手機發熱就會卡頓,那就試試散熱背夾,多半能解決這個問題。
內存方面要分兩種情況。一是存儲空間(ROM)已經快用完了,也會增加系統尋找/ 讀取文件的時間,畢竟太滿≈太慢,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內存擴容服務,安卓、蘋果都有,選擇靠譜的店鋪即可;二是運行內存(RAM)不足,打開多個進程就會卡頓,建議試試“內存融合”功能(多數安卓機型都有,只是名稱不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
前面提到的電池損耗導致的卡頓,一般電池健康度在80% 以下,系統偵測就會更敏感,在運行大型應用或者溫度稍高的時候就會介入。手機用了兩三年之后,發現續航和流暢度明顯下降,多半是電池問題。更換電池門檻不高,不少品牌都有“99 換原廠電池”服務,官方電池較貴的話,第三方電池也能再戰個兩年——切記選擇有資質的正規品牌,盡可能避免自燃等意外發生。
做完這些功課,你的手機應該就會好用很多了。最后還可以進行一些設置項的微調,讓性能都用在刀刃上。
比如現在大部分手機都會強調美觀度,在系統中做了許多的動畫效果,不需要的話將它關閉即可。先在“關于手機”中快速點擊5 次版本號,然后進入開發者模式,將窗口動畫縮放、過渡動畫縮放等按需求減少或者直接關閉,可能視覺效果沒那么好,但也能提高一定的流暢度。
另外就是多數應用的“App 后臺刷新”也可以關掉,僅保留微信等需要隨時在線的應用,就能有效解決后臺自啟動問題。需要的時候手動打開也不影響正常使用,對前臺應用流暢度有一些幫助。
同時也可以關閉軟件自動更新,不光占用后臺資源, 在更新后也會越來越臃腫, 即使是新版本推出了不得不用的功能, 再手動升級也沒問題。
此外,可根據需求關掉語音助手、雜志鎖屏、用戶體驗計劃等,這些服務或者應用都會在后臺占用部分系統資源,蚊子雖小,但也都是肉,老手機性能本來就不太夠了,能省則省,加起來還是能擠出不少系統資源的。
類似的設置項還有很多,比如開發者選項中的強制GPU 渲染、允許后臺進程數量等,都可以盡可能地降低手機的軟硬件負擔,達到更流暢的體驗。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品牌的機型中,可能這些設置的路徑以及名稱不太一樣,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微調,如此一來,你的手機就可以保持最佳狀態再戰三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