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全面實施國家《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大力推動教師整體發展,努力造就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新征程中,如何進一步落實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戰略目標和關于“要堅持立德樹人,引導每位學生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的教育思想,真正使發展高質量班主任成為學校和班級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加快培養“大愛情懷之師”的班主任隊伍步伐,已經成為從專業化班主任發展為“大國良師”班主任的重要時代關切。
本期指向班主任塑造大愛情懷之師的育人美德主題,班主任在走向“大國良師”的修煉道路上,自覺追求“大愛大德大情懷”的角色境界,堅定選擇在立德樹人過程中,努力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無私奉獻給充滿“大愛”的事業。“大愛”即博愛,是對任何事物都存有愛意。懷有大愛之心,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礎。“情懷”是充滿著某種感情的心境。這里的“大愛情懷”主要是指班主任始終將大愛之心作為自身立德的核心內涵,以高尚的心境、高雅的情趣和寬廣的胸懷,廣泛而無私地關愛所有學生和同仁,堅持以大愛之心為人、做事、育人,努力成為充滿慈愛之心、滿懷純真愛意、富有人格魅力、彰顯大愛智慧的大愛之人。
培塑大國良師班主任的大愛情懷是對教育目標豐富內涵的一種概括,體現著一種高尚的人道精神、一種崇高的慈善情懷、一種純樸的育人美德和一種人生的修養品質。其實,教育的真諦就是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學生引路人的班主任,在廣大學生心田上播下愛的種子,培養一種愛的能力,孕育美好的情感,促進每個學生的個性和諧,進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這就是最重要的“大愛”。擁有這種大愛情懷,需要班主任以特殊的“教育愛”,敞開胸懷去履行教書育人的道德義務與責任,從而體現立德樹人的本質回歸和初心觀照。
班主任爭做大愛情懷之師的本意歸根結底是一種大愛心向、大愛姿態、大愛行為,更是一種大愛素養的體現。正是基于這種認知與情懷,很多師者在教書育人中,具身詮釋了“大愛大德大情懷”的豐富內涵。正如曾經是優秀班主任的時代楷模張桂梅,扎根滇西貧困山區,因公而忘私,舍己而愛人,猶如一股清流滋養著大山女娃,使許多瀕臨輟學的女孩“逆天改命”,成就了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感人至深,催人淚下。她以自己特有的大愛情懷之師的典型行為去接納每一個不同背景、差異的學生,最大限度地實現了“成全每一個”學生的大愛育人價值。弘揚班主任大愛情懷之師的育人美德,需要關注以下三點:
1.追求大愛育人的高位境界。修煉班主任大愛情懷之師的育人美德,要具有向往大愛的崇高精神境界。班主任是學生精神生命的重要創造者,只有具備大愛精神,才能更加熱愛育人事業, 也只有熱愛育人事業,才能真正愛學生。大愛情懷是班主任師愛的靈魂。要以仁愛精神、大愛美德,用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真正“博學于文,守之以禮,仁而愛人,持而久之”,成為“大愛教育”的執著者。用大愛精神之光照亮育人之路,用情懷境界之力開創美好未來。
2.弘揚大愛育人的人格品性。修煉班主任大愛情懷之師的育人美德,需要培育大愛的人格品質特征。一方面,在履行班級育人中,力求良師無類,關愛學生無差異、無盲區、無死角;大愛無我,“愛無我,終成大我;利他之心,終成大器”,為學生做示范、樹榜樣。另一方面,用生命點滴書寫自己大愛情懷的育人故事,凸顯出一名普通班主任、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博大情懷魅力,用自己的真情和努力點燃每一個差異學生的希望之燈。
3.彰顯大愛育人的行動力量。修煉班主任大愛情懷之師的育人美德,需要落實大愛的系列育人行動。班級活動育人是班主任大愛情懷生動實踐的載體。要系統建構班級大愛主題的實踐活動,如“家國情懷:我的深切體悟”主題班會活動;“我的家鄉非遺文化探秘”班級綜合實踐活動;“愛國,從身邊事做起”主題班隊活動;“我的利他志愿者擔當”班級項目探究活動等。積極營造濃濃的大愛氛圍,使班主任的大愛情懷之師建設充滿生機活力。
辜偉節? ?中國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首任副主任,江蘇省教育學特級教師、教授級高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