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煤礦安全改造專項管理,提升中央預算內投資效益,促進煤礦安全生產,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應急管理部、國家礦山安監局正式發布修訂后的《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管理辦法》稱,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實施周期為2023-2025 年,設立的目的是支持煤礦企業提高防災治災抗災能力,提升煤炭開采本質安全水平,夯實煤礦安全生產基礎,促進煤炭安全穩定供應,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該專項投資安排方式為投資補助,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專項資金以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有關中央企業為單位按年度統一申報。專項資金用于計劃新開工或續建項目,不得用于已完工項目。
《管理辦法》提出,煤礦安全改造應本著企業負責、政府支持的原則,多渠道籌集資金。煤礦安全改造項目資金來源以煤礦企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為主,符合條件的項目中央和地方政府給予適當補助。煤礦企業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安全生產實際需要,足額提取安全費用,保證煤礦安全改造項目企業自有資金及時到位。未按照有關規定提取和使用煤炭生產安全費用的項目,專項資金不予支持。
《管理辦法》明確,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用于支持以下建設內容:一是夯實煤礦安全生產基礎。以防范重特大事故為重點,開展瓦斯、火災、水害、頂板、沖擊地壓等重大災害治理,完善綜合防治措施,提高煤礦防災治災抗災能力;開展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加強職業健康保護等。二是提升煤炭開采本質安全水平。推廣應用煤礦智能化、自動化技術裝備和信息基礎設施,減少井下高危崗位作業人員;建設智能化監測監控系統和瓦斯、水、沖擊地壓等災害預警系統等。三是創新變革煤炭生產方式。推廣應用充填開采、保水開采等煤炭綠色開采技術裝備,推廣礦區煤層氣地面抽采、關閉煤礦瓦斯抽采,改造建設瓦斯綜合利用設施,加大瓦斯綜合利用,促進煤炭生產方式創新變革;支持煤礦內的存煤設施改造,提升煤礦生產彈性。
《管理辦法》提出,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可對以下情形予以重點支持:災害嚴重、安全欠賬多且效益欠佳的煤礦企業;貫徹落實國家煤炭增產保供政策較好的煤礦企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送受兩端地區的煤礦;智能化建設示范煤礦;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率超過50%的地區和煤礦企業;欠發達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的煤礦;其它符合國家和地方重點支持政策的煤礦企業或煤礦。
《管理辦法》將全國產煤地區和中央企業分為三類,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占項目總投資的地區(中央企業)平均比例執行以下上限控制標準。
第一類:河北、江蘇、山東、福建地區和中央企業,不超過15%。
第二類: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地區,不超過20%。
第三類: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廣西、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地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不超過25%。
《管理辦法》明確,單個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比例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25%,補助額度最高不超過3000 萬元。項目單位被依法依規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的,專項資金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