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綱要》提出,到2025 年,質量整體水平進一步全面提高,中國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產業質量競爭力持續增強,建成一批具有引領力的質量卓越產業集群;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水平顯著提升;品牌建設取得更大進展,并形成一大批質量過硬、優勢明顯的中國品牌。
在推動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方面,《綱要》指出,增強質量發展創新動能,集中實施一批產業鏈供應鏈質量攻關項目,突破一批重大標志性質量技術和裝備。加快低碳零碳負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高耗能行業低碳轉型。
強化質量發展利民惠民,完善質量多元救濟機制,鼓勵企業投保產品、工程、服務質量相關保險,健全質量保證金制度。
同時,提升產業集群質量引領力,組建一批產業集群質量標準創新合作平臺,加強創新技術研發,開展先進標準研制。依托國家級新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培育形成具有引領力的質量卓越產業集群。
在增加優質服務供給方面,《綱要》指出,提高生產服務專業化水平,統籌推進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科創金融、供應鏈金融發展,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升級的精準性和可及性。積極發展多式聯運、智慧物流、供應鏈物流,提升冷鏈物流服務質量,優化國際物流通道。規范發展網上銷售、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
《綱要》要求,加快產品質量提檔升級,推動臨床急需和罕見病治療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提速,提高藥品檢驗檢測和生物制品(疫苗)批簽發能力,并提升仿制藥與原研藥、專利藥的質量和療效一致性。
《綱要》指出,要優化消費品供給品類,加快升級消費品質量標準,推動消費品質量從生產端符合型向消費端適配型轉變。加快傳統消費品迭代創新,推廣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推動基于材料選配、工藝美學、用戶體驗的產品質量變革。鼓勵優質消費品進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質和單位價值。
在提升建設工程品質方面,《綱要》明確,提高建筑材料質量水平,加快高強度高耐久、可循環利用、綠色環保等新型建材研發與應用,推動鋼材、玻璃、陶瓷等傳統建材升級換代。開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點領域建材專項整治,促進從生產到施工全鏈條的建材行業質量提升。
《綱要》強調,促進生活服務品質升級,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引導網約出租車、定制公交等個性化出行服務規范發展。促進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等新模式規范有序發展,鼓勵超市、電商平臺等零售業態多元化融合發展。
此外,在推進質量治理現代化方面,《綱要》指出,要健全質量政策制度,健全覆蓋質量、標準、品牌、專利等要素的融資增信體系,強化對質量改進、技術改造、設備更新的金融服務供給,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質量創新的金融扶持力度。